哪位掌握有檫木育苗技术?



				
				
伊斯坦布尔之夜
16520 次浏览 2024-06-07 提问
74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9 09:05:19 回答

檫树苗圃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PH4.5~6.5)壤土或沙壤土,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地方。要深翻整地,施足基肥。基肥可用厩肥或厩肥与火土灰的混合肥,每亩2000~2500公斤,并在其中加入约1%的磷肥(即每亩20~25公斤)混匀施入。
   播种季节秋、春均可,但以春播发芽整齐,出土一致,一般在“春分”至“清明”为宜。播种前,种子先用冷水浸种24小时后,用0.05~0.1%的溶液浸种消毒20~30分钟,用清水洗净,倒入60℃温水中搅拌浸种30分钟后,用萝筐下垫一层经热水烫过的稻草,将种子放入其中,再盖上一层稻草,压实,放在保温的地方,每天浇淋一次40℃左右的温水,定时检查,使温度保持在20~30℃之间,并注意翻动均匀。4~5天后,种子开始“破胸露白”,选出“破胸”种子进行播种。播种方法采用开沟点播,沟距18~24厘米,粒距15~18厘米。经过催芽粒选的种子,每亩播种量1~1.5公斤。播后覆盖细土1.5~2.0厘米,然后覆盖草,以保持床面表土湿润,有利于种子发芽出土。

2024-06-09 09:05:19 回答

檫树幼林生长迅速,一般3年即可郁闭成林。造林后1~2年内,可间种农作物或绿肥,实行以耕代抚或埋青壅蔸,以后再坚持松土除草2~3年。不间作的林分,务必坚持3~5年的全垦深翻压青,郁闭成林后要适时进行间伐,间伐强度为保存株数的15~20%,一般间伐1~2次即可。在有条件的地方,为了促进林木迅速成材,应进行施肥,肥料以N、P肥合施为好。

2024-06-09 09:05:19 回答

一、选地
  檫树喜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为12-20℃,造林地一般在海拔800米发下,向阳山坡。适宜土层深厚、通气、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长。凡属酸性红壤或微酸性黄壤等土类如红壤土、黄壤土、沙壤土,黑沙土及其它类型的填方土等,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水分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均适宜栽种檫树。
二、整地
  檫树整地采用大穴或水平撩壕等整地方式。穴大50×50×30厘米或40×40厘米的水平环山壕沟。有条件的地方先施放基肥,每穴放入0.25公斤的过磷酸钙等其它钾肥,与土壤拌匀,准备造林。
三、栽植
  檫树造林一般以实生苗造林为主。但有些地方,在不利气候条件下(干旱、冰冻)利用檫树萌芽能力强的特点,采用截干造林效果也好。檫树芽苞萌动期早,在冬季无严重冻害的地区,尽可能在檫树落叶之后,采用冬季造林。
  檫树喜光,速生,5年生高可达7-10米。因此应适当稀植。湖南省林科院试验林场低丘红壤上13年生的檫树人工林,每亩初植107株现保存66株,平均胸径13.9厘米,平均树高为12米,每亩立木蓄积5.98立方米。
  檫树适宜混交种植,利用种间的相互关系,既能充分发挥檫树的优良特性,又能促进混交树种的生长,效果比纯林好。据湖南靖县排牙山林场,采用一行檫树与二行杉木的混交试验(每亩檫48株,杉82株),13年生,每亩立木蓄积为12.37立方米。其中:檫树平均胸径14.6厘米,树高为14米,立木蓄积为6.69立方米,杉木平均胸径12.7厘米,树高为8.7米,立木蓄积为5.68立方米。可见,檫、杉混交是可行的,在土壤、水肥条件较好的平地或缓坡地栽植,用于"四旁"绿化,均生长良好。
四、整形修剪
  檫树为强阳性树种,自然整枝明显,不需整形修剪。檫树嫩枝或新梢受损伤后,在气温高,阳光直射时,树皮易产生日灼。大枝折断、病菌随雨水从伤口进入树心,常致心材腐烂变质。
  根系好通气,怕渍水和土层板结。主根被切断不易再恢复,但能促使侧根发达。檫树属混合花芽,早春先花后叶。幼苗不耐严寒和霜冻,苗期常因霜冻而枯梢。
五、施肥
  檫树林地,一般属酸性红壤与黄壤。这类土质较为瘠薄,粘性重、蓄水保肥性能差。因此,施肥、抚育管理十分重要。幼林期间要全垦深翻埋青,或以耕代抚间种豆类和绿肥。达到疏松土壤,增强土壤透气和蓄水性能,有利根系伸展,促进幼林生长。
六、抚育管理
  抚育工作应做好补植、除萌、开沟排水、扶正培土、除草松土等项工作。
  檫树郁闭成林后,林木生长转入高粗生长盛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肥。据1970--1972年,湖南湘潭地区林科所,对5年生的檫树进行成林全垦抚育试验,郁闭后未垦复的第1年,树高年生长为70.5厘米,第2年就降到27厘米,第3年垦复后,上升为117.5厘米。抚育时期最好安排在4-7月与9--10月两个生长高峰之前进行。抚育方式,可采用开沟渠抚压青施肥或种植冬季绿肥等措施,为檫树后期速生创造条件。
  在密度较大的5--6年生的林分,郁闭度达0.7以上,自然整枝明显突出,本着留优去劣、留稀去密、分布均匀的原则,可分一至二次间伐,最后每亩保留40--50株。10年以上的人工林,应根据经营目的,林分生长状况,及立地条件等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密度,但切忌打枝。
七、病虫害防治
  檫树的主要病虫害有檫白轮蚧:檫白轮蚧多发生在纯林树冠中上部1-2年生的嫩梢、枝条和叶片上。在猖獗盛期,虫口密度大,有虫部分象打过霜和刷过石灰水一样。受害枝干树皮凸凹不平,叶片失绿,卷曲萎缩,轻者影响林木生长,重者导致林木死亡。本虫易发生在温暖潮湿、空气不大流通、日照不易直射的纯林内,主要借风、昆虫及其他动物传播。
  防治方法:(1)营造混交林。(2)用50%马拉松、40%乐果1,000倍液,或50%杀螟松、25Yo亚胺硫磷800倍液在5月底至6月上旬防治第一代初孵若虫。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8663702011108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