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种植技术哪位掌握有?



				
				
吃素的杨小肉
66208 次浏览 2024-06-09 提问
25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11 08:53:28 回答

香樟树种植之及时栽植,特别注意经过修剪的香樟树苗要立即栽植,如果运输距离较远要用湿草和蒸腾抑制剂保湿。否则,香樟树会很容易流失它本身的水分而干枯变黄。  
香樟树种植对坑穴有哪些要求呢?首先坑穴要足够大,同时要保证穴内洁净,穴底要用原起挖地土壤或细土垫层,多次填土至穴顶,并在树苗周围堆成一个围堰方便浇水以及美观。  
香樟树种植中的浇水工作,不论是阴天或晴天种植香樟树,都应及时浇透一次定根水。如果遇到干燥、曝晒的天气要每7天左右灌一次透水。连续3~4次即可。  
除了介绍以上几种香樟树种植方法之外,还要注意栽植时间,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在春季春芽苞将要萌动之前定植。在梅雨季节可以补植。秋季以9月为宜。冬季少霜冻或雨量较多的地方也可冬植。

2024-06-11 08:53:28 回答

樟树是樟科常绿乔木。叶互生,卵形,上面光亮,下面稍灰白色,离基三出脉,脉腋有腺体。初夏开花,花小,黄绿色,圆锥花序。核果小球形,紫黑色,基部有杯状果托。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地,以台湾为最多。植物全体均有樟脑香气,可提制樟脑和提取樟油。木材坚硬美观,宜制家具、箱子,又为绿化树、行道树。
栽培一般香樟田每亩种植600-700株,而适当密植田每亩种植量可达1200-1400株。这样一可提高土地利用率;二可以密压草,提高肥料利用率;三可调节光照,确保植株挺拔;四可通过整枝,减少无效消耗,促进顶端生长。
移植  折叠
经过人们反复试验,认为香樟树苗一年生后最好进行移苗。切忌选用留床苗,因为选用种植留床苗尚无成功的例子,故应选择移栽培养数年的苗木。苗木移栽密度按0.5米×0.3米进行。移栽后,可保持苗木合理密度,为起苗带护根土作准备。同时可促使侧根,须根发育,有利于香樟的成活率。移栽次数越多,根系越发达,成活率越高。注意陕南和江苏1年生香樟糼苗易受冻害,移时要剪掉晚秋梢,用稻草覆盖保墒。出圃苗以地径2-4厘米为宜。苗木主干树皮应呈绿色,若树干呈黑褐色,说明树苗老化,不宜栽植。去枝数量按移栽培养的年数而定,大体分为三层次:移栽3-6年的剪去整体枝条数的1/2;移栽7-10年的剪去3/5;移栽11-14年的剪去4/5。修枝方法是对树体1/3以下侧枝全部剪除。2/3以上树体选留其侧枝方位分布匀3-7个层次。
栽植坑穴深度、长度及宽都要达到50-60厘米。栽植深度以地面与香樟苗的根颈处相平为宜。栽植时,护根土要与穴土紧密相联,回土不紧、不实会形成吊空。因此,当大苗入坑后,要边真边踩实,直至土壤真至坑口饱满为止,并做到坑土内紧表松。

2024-06-11 08:53:28 回答

1.采种:
  采种宜选择生长发育良好的25~50年生的香樟母树,香樟果实于10~11月份成熟,农历为霜降,果皮由青转红呈紫黑色,熟即自落,应及时采收,落地时间过久就不能用,且易受鸟类危害,但采种过早,发芽率低,处理困难且不易贮藏。果实采集后应立即进行处理,避免堆集发热而损伤种胚,浸水2-3天擦去果肉,洗净后拌草木灰脱脂12-14小时,再洗净晾干,出种率25-30%,种子千粒重120-130克,每公斤7,600-8,000粒,发芽率80-90%。种子混沙湿藏至翌年春播,兼有保持发芽力和催芽的作用。
  2.育苗:
  圃地以略具庇荫及避风的环境为好。樟树的种子发芽极为迟缓,因此在播种前应进行种籽预备处理,干藏的种子要催芽,可用温水浸种,混沙贮藏的种子最好用0.5%过锰酸钾浸泡二小时,这样发芽更好,播种的时间一般在二月中上旬。如春季气温低,有晚霜的地区可推迟到三月中旬,无霜地区可采后即播。播种时可采用条播,一般沟深三厘米左右,每米长播种40-50粒,每亩播种量20-30斤,用腐殖土或火烧土覆盖,厚约1.5厘米,并盖草。种籽发芽后复土二至三厘米为宜,条距25厘米左右,发芽所需时间较长,一般播种后40-50天才开始发芽,持续50-60天以上,幼苗出土。发芽很不整齐,经湿藏的种子约20-30天发芽而且很不整齐,可在播种前用温水间歇浸种催芽。
  出土后不必遮荫,幼苗具数片真叶时开始间苗,苗高10厘米左右定苗,每米长留苗10-12株。7-9月为苗木生长旺盛期,注意追肥及抗旱。一年生苗木高约30-50(80)厘米,可出圃造林。幼苗越冬时要设风障或在苗行中填塞碎草以防寒。苗木主根粗壮长而侧根稀少,起苗时防止根部撕裂,栽植时可截干或适当剪去枝叶,以提高成活率。为了促使侧根形成,可在幼苗形成2-5片真叶时,用锐利铲斜切深5-6厘米,截后充分灌水。也可用幼苗出圃造林,即催芽春播后,梅雨季节用高约7-12厘米,具5-6枚真叶,根长8-15厘米,并已形成侧根的幼苗直接造林,趁阴雨或雨前栽植,造林效果有时比一年生苗好。  为了加速幼苗生长,播种整地前应施基肥(品种不限),苗木出土后及时追肥和间苗,一般每米开一播种沟,苗株十株为宜,其它管理同农作物,次年春季根据植树要求,确定株行距移植培育。
  3.幼苗:
  留土萌发。子叶2,半球形,淡黄色,黑色种皮常宿存于子叶外部。胚芽伸出土面,幼茎由绿色渐变为紫褐色,具初生不育叶4-6,互生,线形,长1.2-3毫米,白色,或最上1片,微呈叶片状,绿色。茎长6-7厘米以上生发育叶长卵形,长2.5-3.8厘米,宽1.2-1.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羽状脉,近基部两侧脉特别明显,薄革质,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色较淡,具白粉。叶脉长5-6毫米,紫色。下胚轴极短,不明显。主根发达,有4条侧根于主根基部轮生,水平展开,褐色。
  4.移植造林:
  南方地方地区多用裸根苗穴植种,苗木处理上有剪叶,不剪叶截干三种,为了保证成活,通常应该选去叶子,以减低蒸腾量,栽植时期在没有特别严重霜冻的地区。从一月开始,至新梢萌发都可移植,在苏南地区都用大苗带土栽植成活率较高,此法适用于零星栽植。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7784199714660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