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施工技术谁了解?



				
				
李斯的雨
25863 次浏览 2024-06-14 提问
135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16 23:32:41 回答

1、地下工程特点 
(1)工程受力特点不同、 (2)工程材料特性不确定性、 (3)工程荷载的不确定性、 (4)破坏模式的不确定性、 
(5)地下工程设计施工信息的不充分性与模糊性 2、地下建筑工程施工特点 
(1)工程深埋地下,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建筑施工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 
(2)地下工程施工作业空间小,工序交叉多,施工干扰较大,管理水平、合理组织很重要 (3)地下工程深埋地下,一旦建成难以更改,要求一次达标,不留后患 
(4)地下工程施工基本不受外界气候影响,但施工劳动条件差,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3、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 
“少扰动、早喷锚、快封闭、勤测量”。 具体:(1)充分保护围岩,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2)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3)尽快使支护结构闭合。  
     (4)加强监测,根据监测数据指导施工。  
4、全断面一次开挖法 
优点:最大限度地利用洞内作业空间,工作面宽敞,能使用大型高效设备,加快施工进度;断面一次开挖,施工组织与管理比较简单;能较好地发挥深孔爆破的优越性;通风、运输、排水等辅助工作及各种管线铺设工作均较便利。 
缺点:大断面隧道施工时要使用笨重而昂贵的钻架;一次投资大;由于使用了大型机具,需要有相应的施工便道、组装场地、检修设备以及能源等;当隧道较长、地质情况多变必须改换其他施工方法是需要较多时间;多台钻机同时工作时的噪音极大。  
5、分断面两次开挖法根据各分层施工顺序不同: 上半断面先行施工法、下半断面先行施工法和先导洞后全断面扩挖法。  
6、台阶工作面法,按台阶布置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正台阶和反台阶两种方法。  
7、矿山法施工选择施工方法的依据: 
a.施工条件 b.围岩条件 c.隧道断面积 d.埋深 f.工期 g.环境条件 (城市时尤其重要)  
8、地下工程支护从支护效果分: 
(1)被动支护形式,包括木棚支架、钢筋混凝土支架、金属型钢支架、料石碹、混凝土级钢筋混凝土碹; 
(2)积极支护形式,即以锚杆支护为主、旨在改善围岩力学性能的系列支护形式,包括锚喷支护、锚网支护、锚梁支护、锚索支护、锚注支护等。  
9、钢拱架支护的特点:
●整体刚度较大,有较大的早期支护刚度; 
●能很好地与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相结合,构成联合支护,受力性能较好; ●钢拱架的安装架设比较方便。 
●钢架的纵向间距,一般不宜大于1.2m 
●两榀钢架之间应设置直径20~22mm的钢拉杆  
10、锚杆作用原理 
(1)悬吊作用:通过锚杆将不稳定的岩层和危石悬吊在上部坚硬稳定的岩体上,以防止其离层滑落。 
(2)组合梁作用:指把层状岩体看成一种梁(简支梁),没有锚固是,它们只是简单地叠合在一起。 
(3)挤压加固拱作用:对于被纵横交错的弱面所切割的块状或破裂状围岩,在锚杆挤压力作用下,在每根锚杆周围都形成一个以锚杆两头为顶点的锥形体压缩区,各锚杆所形成的压缩区彼此重叠形成一条拱形连续压缩带(组合拱)。 
(4)三向应力平衡作用:地下工程的围岩在未开挖前处于三向受压状态,开挖后围岩则处于二向受力状态,故易于破坏而丧失稳定性。锚杆安装后,相当于岩石又恢复了三向受力状态,从而增大了它的强度。  
11、喷射混凝土作用原理  
(1)充填黏结作用:高速喷射的混凝土充填到围岩的节理、裂隙及凹凸不平的岩石中,把围岩黏结成一个整体,大大提高了围岩的整体性和强度。 
(2)封闭作用:当隧道围岩壁面喷上一层混凝土后,完全隔绝了空气、水与围岩的接触,有效地防止了风化、潮解引起的围岩破坏和强度降低。 
(3)结构作用:靠喷射混凝土与围岩之间的粘结力及其自身的抗剪力,形成一个共同受力的承载结构。且喷射混凝土层将锚杆、钢筋网和围岩粘结在一起,构成一个共同作用的整体结构,从而提高了支护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  
12、喷射混凝土的主要工艺参数 :  
工作压力:指喷射混凝土正常施工时,喷射机转子体内的气压力。 
水压、水灰比、喷头方向、喷头与受喷面的距离、一次喷射厚度及间隔时间。  
13、喷射混凝土质量检测:包括强度和厚度的检测。  
14、锚杆的质量检测: 包括锚杆的材质、锚杆的安装质量和锚杆的抗拔力检测。 答案二:长度、间排距、角度、方向、锚固力(或拉拔力)  
15、联合支护在设计与施工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尽量避免围岩松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围岩自乘能力。 
(2)保证实现围岩、喷层和锚杆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结和接触,使三者共同受力,形成共同体。 
(3)选择合理的支护类型与参数并充分发挥其功效。 
(4)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以避免对围岩产生过大扰动,缩短围岩暴露时间。 (5)加强现场监测,以指导设计与施工。

2024-06-16 23:32:41 回答

一、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土方开挖→验槽、地基处理→砼垫层、砖模→基础钢筋绑扎→柱、墙插筋定位→模板支设→基础砼浇筑→墙柱钢筋绑扎→墙柱模板→墙柱砼→板梁模板→板梁钢筋→板梁砼→基础验收→回填土。
二、土方工程:
1、土方开挖:基槽、坑土方采用反铲1.0m3挖掘机大开挖,在土方开挖进程中,土方开挖至设计整板底标高以上10cm,以下部分土方、基础梁土方及积水坑土方采用人工跟谁挖土机开挖,用挖土机将土方一并装车外运。由人工进行开挖清理,防止雨水浸泡。  
2、护坡、基坑排水措施
a、护坡采用1:0.33放坡,开挖前考虑放坡因素测量出土方开挖线,施工进程中有专人进行跟踪测量,修理坡面。
b、坡顶人工修设挡水埂,以确保场外水不进入基槽。
c、基坑排水:采用集中排水法,基坑内在砼垫层下口标高处离垫层边20cm处始设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沟300mm宽,300mm深;集水坑为1m*1m*1m,集水坑周边设置四个,用潜水泵抽入场地内沉淀池,后排入市政排水系统。  3、回填土
a基础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报验,回填土方,并应在墙基两侧两个方向同时进行回填。
b回填土必须选用具有良好工程性质的粘土或粉质粘土。不得用建筑杂物或其他杂填土回填。回填土方式:用机械或人工运土入基槽,人工分层回填,每层厚度200~300  mm,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要求压实系数达到0.9以上,回填土不能泡水,以免含水率过大影响夯实效果。
4、质量、安全、工期措施
 (1)、质量控制
 a、土方开挖应严格按照工程放线尺寸开挖,边坡准确,标高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对超挖部分用基础同标号的垫层浇筑。
 b、排水沟需时刻保持畅通,及时清理集水坑积水,防止水将地基泡坏。
 c、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含水率;防止土含水过多时,打夯产生橡皮土,土太干时,无法夯实;
 d、用细粒土回填,土内不得含有砖块、石头等坚硬物质和有机物质。
 e、回填土过程中应对成品进行保护,不得损坏已完的工作量。
 f、回填标高需根据施工图和甲方要求控制准确。
 (2)安全
 a、基础土方开挖过程中,需安排专人指挥场内车辆行驶;挖机等机械附近严禁站人。
 b、随时观察边坡动态情况,防止塌方造成事故发生。
 c、离基槽边1.5m用钢管搭设栏杆,栏杆高1.2m,周边设置信号灯。
 d、现场照明和使用潜水泵、打夯机等机械时,要防止漏电伤人,需严格按照施工规程施工。

2024-06-16 23:32:41 回答

首先得找到一个地下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于地下工程可以复杂,可以简单,当然,对于简单地下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相对简单,很容易写,因此,其存在问题的概率较小,所以,你可能很难找到较多存在问题。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5376195907592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