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新闻 > 蚤休图片分享及功效的介绍

蚤休图片分享及功效的介绍

查看: 7016| 评论: 262 |2024-05-18

功效 介绍 分享 图片
摘要:蚤休这个词可能对大家来说有点儿陌生,但是对于医学界,尤其是中医界的朋友来说应该再熟悉不过了,从医学方面的许多古典古籍中都有提到过蚤休,比如《本草汇言》就有提到,

蚤休这个词可能对大家来说有点儿陌生,但是对于医学界,尤其是中医界的朋友来说应该再熟悉不过了,从医学方面的许多古典古籍中都有提到过蚤休,比如《本草汇言》就有提到,“蚤休,气味苦寒,虽云凉血,不过为痈疽疮疡血热致疾者宜用,中病即止。”《本草正义》中对蚤休的功效有这样的说法:“清解肝胆之郁热,熄风降气,亦能退肿消痰,利水去湿。”可见从古代,医学界就对蚤休有了很多研究。

中药蚤休为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金线重楼及其数种同属植物的根茎。

【采集】

全年可采。挖取根茎,洗净,削去须根,晒干或烘干。

【药材性状】

干燥根茎呈灰黄至灰褐色,圆柱形,略扁压,长4.5~8.5厘米,径2.5~3.5厘米,节结密生,呈盘状隆起,棕色鳞叶多已脱落,残留须根及其痕迹。茎基处下陷,时有灰白的残茎,周围密被棕色菲薄鳞叶。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平坦,粉质,黄白色至浅灰黄色。气微,略有辣味。以粗壮、干燥者为佳。产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等地。

【性味】苦辛,寒,有毒。

【功用主治】

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治痈肿,疔疮,瘰疬,喉痹,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蛇虫咬伤。

蚤休<a style=图片" />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5~15克;磨汁、捣汁或入散剂。

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涂。

【宜忌】

体虚,无实火热毒,阴证外疡及孕妇均忌服。

选方:

①治风毒暴肿:重台草、木鳖子(去壳)、半夏各50克。上药捣细罗为散,以酽醋调涂之;凡是热肿,熁之。(《圣惠方》重台草散)

②治妇人奶结,乳汁不通,或小儿吹乳:重楼15克。水煎,点水酒服。(《滇南本草》)

③治耳内生疮热痛:蚤休适量。醋磨涂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喉痹:七叶一枝花根茎1克。研粉吞服。(《浙江民间草药》)

⑤治小儿胎风,手足搐搦:蚤休为末。每服25克,冷水下。(《卫生易简方》)

⑥治慢惊:栝蒌根10克,白甘遂5克。上用慢火炒焦黄色,研匀。每服一字,煎麝香,薄荷汤调下,无时。(《小儿药证直诀》栝蒌汤)

⑦治肺痨久咳及哮喘:蚤休25克。加水适量,同鸡肉或猪肺煲服。(《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⑧治新旧跌打内伤,止痛散瘀:七叶一枝花,童便浸四、五十天,洗净晒干研末。每服三分,酒或开水送下。(《广西药植图志》)

蚤休图片

⑨治脱肛:蚤休,用醋磨汁。外涂患部后,用纱布压送复位,每日可涂二至三次。(《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⑩治蛇咬伤:七叶一枝花根10克,研末开水送服,每日二至三次;另以七叶一枝花鲜根捣烂,或加甜酒酿捣烂敷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验方:

1.带状疤疹:七叶一枝花根、殊砂根根各适量,雄黄少许,研末,白酒调搽患处。

2.痛肿疗毒:鲜七叶一枝花根6~10克,冷开水半碗擂汁,白糖调服,每日一次;另用七叶一枝花根适量,研末,加面粉适量,用陈醋调效,每日换药一次。

3.跌打损伤:七叶一枝花根3~10克,水煎服;药渣同酒糟捣烂外敷。

4.无黄疽型肝炎:七叶一枝花根10克,虎刺根45克,猪瘦肉120克,水炖,服汤食肉。

5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及出血性疾病如胃溃疡出血,外伤出血:七叶一枝花15克,三七10克,白芨15克,研粉冲服,一次三克,一天三次

蚤休图片

6宫颈炎引起的血性白带,月经过多:党参15克,七叶一枝花15克,翻白草30克,仙鹤草3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2--20剂。

临床应用:

①治疗慢性气管炎将重楼根茎去皮,捣碎、磨粉压片。每次3克,每日2次,饭后服。10天为一疗程,共服三个疗程,每疗程间停药3天。

共治疗250余例。第一疗程治疗174例,有效率78%;第二疗程治疗122例,有效率96.7%;全程治疗92例,有效率为97.3%。

蚤休图片

②治疗神经性皮炎将蚤休根茎研成细粉,以香油或热菜油调敷。糜烂湿润病变可以粉剂直接撒布。一般治疗2~8天即可止痒,皮损逐渐消退。

③治疗外科炎症用蚤休块根制成每毫升含生药2克的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4毫升,每日2~3次。治疗过敏性皮炎、痈疖、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结炎共37例,痊愈27例,好转6例,无效4例。

说了这么多,有的朋友忍不住问,那么它到底有什么用呢?蚤休的功能有很多种,比如,清热解毒,平喘止咳,消肿止血等。在我们生活中可以治疗疔疮,喉痹,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蛇虫咬伤,跌打损伤等常见疾病。朋友们,虽然医学界越来越发达了,但是我们平时还是要注意饮食安全,多吃蔬菜和一些营养食品,多多锻炼身体,保持一个强健的体魄,虽然古人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我们还是尽量别生病,别吃药,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开心的心情吧!

文章精心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转载旨在使信息更广泛地传播以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http://www.kejigs.com/zixun/1e1b9f61c3696cc1.htm。
  • 蚤休的功效与作用知识大全

    蚤休是一种生活中常用的药材,有着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作用。经常作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蚤休还能用于跌打损伤的治疗。其实蚤休是这种植物的别名,它的学名叫做七叶一枝

    功效 作用 知识 大全
  • 附片图片及附片功效分享

    导语:中医治疗时一个比较完整的医学治疗体系,具有针灸、把脉等重要的分支,中医治疗之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沉淀,首饰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其中中草药的使用就是一个非常重

    功效 分享 图片
  • 大黄图片及功效

    中国医学承载了传统的中国医药文化和调理理论,其中最为繁琐的要数各种中医草药了。很多草药我们知其名、见其身,但对它们的来源、产地、分类、功效等方面都不甚了解,但是

    大黄 功效 图片
  • 胡瓜图片及功效

    说到胡瓜,大家可能会有些生疏,其实胡瓜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黄瓜,黄瓜的原名就叫胡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带回来的,后来在后赵才改名为黄瓜。黄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尤其可以补充水分、美容养颜,所以很多美女会经常用黄瓜片来做美容。接下来小编会为大家分享一些黄瓜的生长环境、功效等方面的知识

    功效 图片
  • 大麦图片及功效

    大麦与小麦一样属于禾本科植物,是我国古老的粮食品种之一,它的种植历史已经有几千年。大麦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在世界上的种植总面积仅次于小麦、玉米和水稻。

    大麦 功效 图片
  • 藕节图片及功效

    说到藕节大家都不会很陌生,那种夏天会开花会张莲蓬的植物,最重要的是藕节是美食,可以做成不同的种类补充我们身体所需的能量。通过几张藕节的图片加深大家的印象,让我们

    藕节 功效 图片
  • 血竭图片及功效

    血竭您听说过吗?我们有的香料和染料就是用血竭做的您知道吗?血竭还有的叫做海蜡,有的叫做麒麟血以及木血竭等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血竭。什么是血竭?血竭其实就

    血竭 功效 图片
  • 桑椹图片及功效

    桑葚果肉、桑葚酒……生活中我们总会看到这种可爱的水果做成的食物,这种原产于中国的食物现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成为人们争相捧在手心中品味的紫色果实。那么,关

    桑椹 功效 图片
  • 香瓜图片及功效

    香瓜,对于大众人来说可能并不是很熟悉。香瓜是以甜味和香味故得名,又由于过高的甜度和糖分,因此它最初只能生长在干旱缺水的地方,因此它最开始分布在非洲热带沙漠地区,

    香瓜 功效 图片
  • 橙子图片及功效

    导读:橙子非常常见,又颇得大家喜爱。橙子营养丰富,但要让大家聊一聊橙子的功效和作用,却很多有人能娓娓道来。本文土巴兔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橙子的功效,并为大家呈

    橙子 功效 图片
  • 射干图片及功效

    射干为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为不规则的块状,斜伸,黄色或黄褐色须根多数,带黄色。茎直立,茎高~.米,实心。射干是中医中常用的一种中草药。射干的功效、祛痰止咳用于咳壅

    射干 功效 图片
  • 青果图片及功效

    你听说过一种叫做青果的水果吗?这样听起来可能你会有些不太熟悉,青果有一个别名,那就是橄榄。有人会问为什么橄榄会被人叫做青果呢?那是由于这种果实一般情况下发青的时

    青果 功效 图片
  • 茯苓图片及功效

    我国几千年的中医文化,中药文化也博大精深,茯苓也是在我国的中药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茯苓,又叫作玉灵、万灵桂、茯灵,是由于真菌生长的干燥菌核,通常是寄生在赤松或者马尾松的树根上,形状就像甘薯或者球状,外表是淡棕色或黑褐色,内部是粉色或是白色,通过精心制作后称作白茯苓或是云苓。

    茯苓 功效 图片
  • 红枣图片及功效

    红枣,生活中我们再也熟悉不过的一种食物,它不仅对身体有益,还能补足我们身体中缺少的气血,中医都说“一天吃仨枣,一辈子不显老”。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红枣的功效

    红枣 功效 图片
  • 话梅排骨的做法及功效分享

    【话梅排骨的做法及功效分享】  导语:话梅之所以叫做话梅,是因为起初人们在聊天时把它作为零食,当人们说话说得口干舌燥时,是一颗话梅有助于唾液分泌,可以解决口渴的问题。话梅是开胃利口的,吃了话梅可以帮助消化,而排骨呢,通常会跟油腻 ...

    话梅 排骨 功效 做法 分享
 
已有 2 人参与

会员评论

页面运行时间: 0.0601370334625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