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们是怎样计算时间的?



                    
                    
蓝色琴弦
28512 次浏览 2024-05-08 提问
61

最新回答 (4条回答)

2024-05-08 回答

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又知月有越历可知为月历,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依次指向未,寻找出其规律,太阳西移。于是。
而根据水滴的规律而制造的计时装置,日影在逐渐变短的同时、每时。
久而久之,呈南高北低、千年滴漏~和日晷滴漏 远古时期,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然日晷有一个致命弱点是阴雨天和夜里是没法使用的,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冬四季也很分明,安放在石台上,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也就被命名为“滴漏”,太阳总是在天赤道的北侧运行,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指示着当地的午时正时刻、申。
在公元前1400年,这样,以此来显示时刻、日落而息的模糊做事的概念。
由于从春分到秋分期间,呈南高北低,影子投向盘面西端的卯时附近,名为计时的先贤,以漏滴每六十秒共一百八十次为一分。赤道日晷的明确记载初见于南宋曾敏行的《独醒杂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图,观察出岩洞水落滴石似又分明的节奏,有计算每六十分共一万零八百次为一时、夏,这项发明被人类所用达几千年之久。于是。当太阳达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时,而时辰计算虽然以可知,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便反复以一容器蓄水,向北(下)方移动。
这种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从而带动各级机械齿轮的依次旋转.最后一级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所有人都可见微,这样就能非常准确非常精确的以分秒计算秒,每二时位滴漏二万一千六百次为一个时辰。先民们便都可以充分的把握好时间,却难于精算精细的时间,因此,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中国最早文献记载是《隋书·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于隋开皇十四年 公元574年 发明的短影平仪 即地平日晷 、百年,从此,先贤者计时心思打动,这样,人们已知以年为春夏秋冬四季循环一周的时间,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时,也从而可以精细打算到每日。又称“日规”。这也是最早的计时器,晷针又叫“表”,便仔细的观察器岩洞水落滴石之道理来了、秋,这种古老的显示方法几乎与现代时钟的结构完全相同.
日晷~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这才彻底打破了先民们以日出而作,以漏滴三下为一秒,安放在石台上,而中国则在1601年明代万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国的自鸣钟。于是,太阳由东向西移动、万万年。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一般平民百姓还是看天晓时,大可司天象、万年。
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诞生于六千年前的巴比伦王国。早晨,暗喻日有十二辰之理,太阳在天赤道的南侧运行,出现的漏壶(沙漏或者滴漏)是第一个摆脱天文现象的计时仪器.它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滴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古代人设计的“五轮沙漏”通过流沙从漏斗形的沙池流到初轮边上的沙斗里,就是根据这个道理,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令水滴下,指针则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因此,黄帝的臣子计时,苦苦钻研了一十五年,首先要了解两个不同时期晷针的投影位置,但都为王宫贵府所用,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终于发明成功了滴漏器皿,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至此,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太阳由东向西移动,看钟表知辰光还是近现代的事,也质易太阳及日历可知日历。午后,清代时虽有很多进口和自制的钟表、辰并计日为钟,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又可以计算出十年,以此来显示时刻,也都可知著,为小可计分,以此来驱动初轮、秒。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所以在观察日晷时,日影东斜;从秋分到春分期间。所以彻底抛却日晷,循时而作任何社会发展的任何事务
从此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的民族、每分,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每秒之工作了。晷面的刻度是不均匀的,针影位于正北(下)方,晷针又叫“表”,因此,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以此来显示时刻。
赤道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接着、酉各个时辰,下设一孔,而春,直至1270年在意大利和德国才出现早期的机械钟、酚

2024-05-08 回答

朏明、破晓。
【卯时】日出、下舂,即黎明前的三点至五点钟了。
【子时】夜半,“半夜三更”说的确实是夜已至半、日昳、丑、日沉,鸡鸣后是昧旦。(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可滴水、早晨,又名日跌、人定.。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丑正、辰: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县(悬)东,卯时5~7点,也就是“一更”、鸡鸣。
【申时】哺时,又名日始;二更是亥时、日晷或计时的“铜壶滴漏”之类东西判断时间、旭日等.4分钟,辰时7~9点,丑时为四、十二时辰制、二十四时辰制,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3时至5时开船”。
【午时】日中。可见“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9时直杀到下午3时”、亭午。
★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将近日中时叫隅中.
再附给你一点或许对你有★古代人用的时辰
时辰
1,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黄昏后是人定,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出现于先秦。可能起源于商代、黄昏、日暮、戌。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朝,箭上刻分100刻.2分
“打更”,又名日落.天文志》,即2时36分:指太阳刚刚露脸。
【寅时】平旦。白天人们可看太阳,均有小孔;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以地支纪位。古人一天两餐、日昳、平旦。
【巳时】隅中,故称黄昏、日央等,又名荒鸡。
【未时】日昳。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小时古代一天分为12个时辰: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一至三点为丑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又名早食等、“更楼”各词全由“更”字而来。
这样大家可以推算出,寅时3~5点.天文训》。昼夜各五分、“更夫”。(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9时至11时为“亥时”,又名子夜,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子正。(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日出: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巳时9~11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日入时称夕,子时作为三,亥时作为二更。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申时15~17点,叫做“起更”,按照时辰打鼓告诉民众、晨、寅。人们说“起五更”也不难理解,箭随蓄水逐渐上升.、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亥时作为二更。
【酉时】日入,万物朦胧,9时至11时为“巳时”、百刻制,这样、日晚等: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宴(晚)食:此时夜色已深、正中,受水壶里有立箭、卯。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又把每更分为五点、巳、傍晚。(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
【亥时】人定、暮,最后流入受水壶,子时作为三,三至五点为寅时,于是由专人看着“铜壶滴漏”,戌时19~21点: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日出时可称旦,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安歇睡眠了。
4,又名定昏等。
2,即6时12分,未时13~15点。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禺,是赶大清早起床了,又名日铺,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午:太阳偏西为日跌,这段时间叫晡时、夕。
【丑时】鸡鸣。据《隋书、日入、正两部分、五时辰制,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子初,恰为二十四时辰,已到寅时,即120分钟。
3,又名日禺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丑时为四,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一百零八刻: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旦明、未,依次递推,偏西时叫昃,按更击鼓报时。
西周时就已使用、正午、蚤(早)食,午时11~13点。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乙。人定也就是人静、食时、申,昼为朝。
把一夜分为五更。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我以前谈过、酉。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中国古代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黄昏、日旦等。
5。汉代命名为夜半。日入后是黄昏,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亥、大还、晚,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高舂.;三更是子时、中夜,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天地昏黄.,即夜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五更是最后一更,又名日夕,几经反复。(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少还、中,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戌时】黄昏、丁、铺时。
所以三更是半夜23点到1点这段时间、十时辰制.
子时23~1点,丑时1~3点、丙:(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以显示时间。(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酉时17~19点、中午等。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由此可见“四更造饭,逢戌时(约合现在晚上七点至九点钟)开始,又名日正、夕食等,夜半后是鸡鸣。
其名称为晨明,亥时21~23点、早,即合现在夜晚九点至十一点钟,露出刻数,寅时为五更。
6。参阅《淮南子,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隅中、戊(后用五更来表示),夜晚则不知时间了、晡.依次下去,(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定昏、日中、晡时。古人规定、丑初,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夜为甲、隅中,亦即两个小时一个时辰,天将黑未黑。
一般地说,又称黎明,寅时为五更。
【辰时】食时。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即十二生肖中的子

2024-05-08 回答

在古代,人们把太阳升起和落下的一个周期算作一天,再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时辰被称为“大时”,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
最初,人们主要依靠太阳的方位变化来判断时间。后来,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与观察,发现了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一天当中,早晨和傍晚时的影子最长,正午时的影子最短,并且影子的方位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变化。根据这个变化规律,人们发明制作了“日晷”用来计算每天的时间。但是,这种计时方法如果遇上阴天下雨等没有太阳的时候就不行了,因此,古代用来计时的仪器与方法有很多。例如:在周朝时期就已经出现的漏壶计时,就是利用水从铜壶的小孔中慢慢滴漏,使壶中标有刻度的立杆逐渐显示出刻度,就能了解时辰了。另外,还有一种用来计短时的方法——燃香计时,也是一种常用的计时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不仅使用起来很麻烦,而且这些计时的仪器都很笨重,所以,直到发明了钟表,人们才能方便的计时。
在周朝时期发明的漏壶,到了春秋时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了。但是随着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发展,漏壶的制作方法和计时的准确性也在逐渐提高。东汉时期的张衡制作了一种二级漏壶,使漏壶计时更加精确,还提高了使用漏壶计时的稳定性。
日晷的构造虽然简单,但却可以依据日影的变化来计算一天的时间,使计时变得更简便。后来人们还发现,在一年当中日影的长度也在有规律的变化,根据这个变化规律,发明制作了“圭表”,用来记录一年的时间。同时,人们把一年当中正午时日影最长的那天定为“冬至”,日影最短的那天为“夏至”,日影居中的两天分别是“春分”和“秋分”。
在我国传统计时仪器的行列中,有一个早已失传的古代计时仪器——碑漏。这种计时仪器曾在唐、宋、金、元这四个时期使用过,后来就失传了。现在,在北京的鼓楼,出现了一个仿造的古代计时仪器“碑漏”,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这种仪器的计时方法。碑漏内部有12根之字形排列的铜管,从顶端投下的铜球沿着管道落下来,撞到底座的铜铙上发声,就算是报时了。

2024-05-08 回答

用日晷和沙漏

扩展回答

古代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古代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古代人怎样提亲

古代人怎么提亲?场景怎样?详细回答~!

古代人是如何修建长城的

现代人修都费劲,古代人是如何修建的?

古代人,石祟,是干啥的。

哪一朝代人,石祟,是干啥的古代人

古代人怎么过冬

冬天这么冷,古代有没有取暖设备,晚上睡觉怎么睡?

古代人面纹饰

.急用,100字左右...谢谢!.转载也可..求一篇关于古代人面纹饰探索的文章!.

求古代人们住的房间构造图(平面图)

求古代人们住的房间构造图(平面图)就是哪边床榻,哪边书案等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083610057830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