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哪个城市被誉为草原明珠?



                    
                    
applealing
11811 次浏览 2024-05-30 提问
124

最新回答 (2条回答)

2024-05-30 回答

锡林浩特市是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上新兴的城市,于1983年改成市建制,是锡林郭勒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国的开放城市。她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特的草原风情,被誉为璀璨的“草原明珠”。全市面积18750平方公里。人口约13万,有蒙、汉、回、满等17个民族,是一座以蒙古族为主 体,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聚居的草原城市。
锡林浩特市原名贝子庙,是因乾隆八年(1743年)所建的喇嘛召庙——贝子庙而得名。这座贝子庙是锡林郭勒盟草原上最大的庙宇之一,占地1.2平方公里。历经七代活佛修建成,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这座庙宇,香火缭绕,佛光普照其建筑重楼复阁,飞檐斗拱,千姿百态的佛像塑造,富丽堂皇的绘画雕刻,辉煌的壁画装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出民族的建筑美和艺术美。
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敦达浩特东约20公里上都河北岸的元朝陪都上都古城遗址,是一座元代古城遗址。始建于1256年,当时命名为开平府,元中统世祖五年(1264年),正式称为上都,又名上京或滦京。由于这座元代古城规模宏大,当地群众见城内建筑台基比比皆是,便称它是“兆奈曼苏默”,蒙语是“108座庙的意思。上都是蒙古统治者第一座有计划营建的城市。从现存哗锭糕瓜蕹盖革睡宫精遗址上看,它继承了唐、辽、宋、金的传统布置和建筑风格。有些殿阁的整个模样,则完全仿照元代以前的手法。像作为宫城内主要建筑的大安阁,就是搬迁了宋代汴京的熙春阁。上都也有独特的民族建筑特点,如上都古城的宫殿与衙署没有严格的区分,各类建筑物的布置没有一定的规律,把大面积苑囿用城墙围起来,并做为都城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从元代开始的创举。在宫城之前布置广场,更是我国城市建筑史上少见的。
上都古城由外城、内城、宫城和关郊组成。外城周长约8.5公里。全部是板筑土墙,外围是濠沟,每面各开两门,门有瓮城和城楼。宫城为皇帝的住所,有大明、仪天、宝云等殿,大安、延春等阁,绿珠、瀛洲两亭及振辰堂等,但是现在仅存有基石。宫城城墙是板筑土墙,外包砌青砖,内砌有石块,周长约2公里。东、南、西各开1门,门上有城楼,四角有角楼。内城是随皇帝避暑的官司员们临时僚署区,城内布局整齐。在东北、西北角各有一大型院落,是上都城内著名的华严寺和乾元寺遗址,现仅存殿基和碑亭。城外东、南、北三面关郊地带,是市肆、居民及仓廪地,有很多遗迹。

2024-05-30 回答

包头?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230449676513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