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说在任期内将房价控制在合理价位,房价在未来二到三年会是涨还是跌呢?



                    
                    
后果你在哪儿
76780 次浏览 2024-06-17 提问
134

最新回答 (6条回答)

2024-06-17 回答

楼主既然挂了50分,我就把我认为一定会正确的答案告诉你,虽然字数会比较长,但是一定能够让你读懂中国的房地产现象!!另外说一下,文章是原创!!
如果温总理按照他这句话中的意义贯彻到底,我能够保证他一定会失败!到最后的结果无非是两个,一个是房价照样高,老百姓照样买不起;第二个结果就是房价随着中国经济的奔溃而奔溃,房价暴跌,老百姓却更穷。为什么?因为按照总理的思路,还是想让老百姓全民购买商品房,而不是提供保障性住房给老百姓,所以必然失败。
中国房价之殇,其实保障房的缺失赋予了商品房这种金融商品一个硬性消费的强大支撑力,导致商品房价格过高。
如果听起来难懂,我就给你打个比方,车
一般人出行,通常是坐公交,租车,打的,或者电瓶车自行车等方式,只有有钱人才能自己买车,如果我是一个中产阶级,稍微有点宽裕,可能买辆差一点的车,几万块钱,加上每年养车1万5,大概5年的成本是三万多块钱,在一般的二三线城市,出行是比较方便的。如果我觉得买车不划算,每天打的的话,平均一次10元钱,一年可以打三千次的士。这样作为我本人来说,选择性比较强。
但是如果有一天,的士公交都被取缔了呢?要坐车只能买车了,后果会怎么样?后果肯定是汽车的售价水涨船高,因为你的出行是离不开汽车的,除非你提早1个小时出发上班,否则你就只能买车,那汽车的售价可不是调控就可以调住的哦。
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就是那么一个原理。
住房分两种,第一种是保障性住房;第二种是商品房。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用国家的土地,建造的房屋,一般又分为经济适用房、廉租屋、公租屋、棚改房等等。居住人没有对房屋的所有权,居住价格也相对便宜,经济适用房的价格,一般国家设定为当地人均年收入的六倍,但是不能转卖,要卖也是能原价卖还给政府。保障房的建设,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人人有房住的目标,这也是一个正常政府的基本义务(保证公民的衣食住行教育)。
商品房则是另外一种概念,商品房的所有人拥有房屋的所有权以及土地的所有权(在中国例外,是土地使用权),私人房屋及私人土地的升值后带来的财富也由个人拥有(产生财富后纳的税称之为房产税),所以,商品房是一种典型的金融产品(这里请注意,为什么炒大蒜是违法的,炒房子是合法的,就是因为大蒜不是金融产品,然而商品房是金融产品),是一种很正常的投资渠道。
那么搞清楚了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差别,我们在来说说商品房和保障房之间的关联。
刚才我提到了房产税,没错房产税正是连接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之间的关键点。
政府为了达到居者有其所的目标,就必须为中、下产阶级的人建造保障房,(首先给你住的地方,然后再由你自己决定,是要多努力赚钱买商品房,还是赚多少花多少潇洒走一生,你自己决定)那么政府造保障房的资金怎么来?当然是房产税了!
那么什么是房产税呢?可以这么理解,商品房的所有者,因土地的增值,而得到的利润当中,缴纳部分的税。
而缴纳房产税本身不会对商品房的所有者带来任何不利的影响,因为土地增值了,有钱赚了才达到纳税的标准,所以商品房的所有者会很愿意纳税给政府,而政府索取了房产税后,就有这个资金去建造保障房。所以,在一般国家的一般情况下,保障房和商品房是个共生的关系,商品房的价格越高,保障房的建设就越完善,而且还不单单收益的是保障房的建设,房产税还被用于地方治安和教育事业。所以毫不夸张的说,合理的征收房产税,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居住环境。
但是这是一般的情况,中国情况特殊,是不适合房产税的,因为其他国家征收房产税的目的不是让商品房的房价跌,而是让商品房的房价涨,再拿涨的部分取出税来补贴保障性住房,而中国目前是要让商品房的房价不涨,所以中国还没有达到征收房产税的先决条件。
中国房地产的现状和形成原因。
刚才说道保障房和商品房是个共生关系,然而在中国则比较特殊。不同的国家,保障房和商品房的比例各有不同,有的是8:2的比例,有的是9:1,但是有个基本点,就是先有保障房的前提,然后有商品房的市场,但是中国却是相反的,保障房比例是1,商品房是9。
那么为什么我们国家的保障房会那么的少呢?
我们应该都记得,现在的80后,小时候和父母居住的房子,很多都是单位里分的。这个分的房子,就是保障房,在我们小时候,保障房的占比足有90%。但是现在基本上都没有了。为什么呢?
那要从98年说起!
中国在98年后,由于改革开放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这里可以详细查阅百度百科:下岗),下岗危机到达最高峰,失业率高,就业率低,当时政府想到的办法,就是停止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增加商品房的建设,然后让原本应该买保障性住房的老百姓自己掏钱去买商品房,政府拿了土地出让金后,再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把城市美化好后,再进行招商引资。而在建设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众多就业岗位,就业问题得到缓解,就业率得到报障后,周边行业(比如钢筋水泥)就得到发展,就业人数多了,零售业生意就好做了,中国经济就得到了喘息的时间。然而这样,必然会产生住房问题。
由于保障房的建设停滞了,商品房的刚性需求则日益凸显,而商品房也是一个金融产品,将一个金融产品赋予强大的刚性需求,其结果是非常恐怖的。我刚才说过了,商品房本身就是一个金融产品,不同于炒绿豆,炒大蒜,绿豆大蒜属于民生食品,炒作这东西是犯法的,属于违反“反垄断法”,抓住要坐牢的。但是商品房本来就是金融产品,金融产品的作用本来就是包含了投资用途,炒房虽然不合情,但是却合理合法。恰好有正值80后年轻人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对于房屋的需求越发的大,故此在近年来,房价来了个大爆发。
商品房的价格高昂,其原因就是保障房的缺失,那些买不起商品房的老百姓,其实本该是应该有房住的,应该住的就是政府提供的经济适用房,或者廉租、公租屋,然后再通过他们的努力,存够钱后,再考虑是否改善居住环境,买上好的商品房,而不是让那些学生一走上社会就面临高额的商品房房价的压迫。
故此,我觉得现在大多数人都把概念弄错了,你去针对房价根本没有意义,那是等大家有钱了以后再去玩的东西,现在大家应该注意的是如何督促政府造保障性住房,这才是关键。而且,如果保障房订畅斥堆俪瞪筹缺船画的数量多了,商品房的刚性需求马上就会降低,改善居住环境的目标也不会太远。至于未来2-3年的商品房走势,那得要看未来保障房的数量增加到什么地步,刚新需求减少到什么地步了。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请追加提问,有问必答

追问您的分析很精彩,但您还是没有做出自己的判断。其实,这个问题就是两个问题:1.温会不会再次食言?2.二到三年它是继续涨上去,还是如温所说逐渐回归理性?谢谢。回答温总理所承诺的不是说会不会食言,而事实上他是做不到的,等同于食言。

如果他的政策不以建造保障性住房为方向,那根本解决不了中国的住房问题。
即使他走对了路线,那也不可能在2-3年见完成以“保障性住房限制商品房价格过高”这个壮举。以中国目前的财政状况,每年建造1000万套的保障性住房已经是极限了(个人认为),比如说今年就计划全国兴建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三年下来就是3000万套,能够解决将近1亿城镇人口的居住问题。但是不要忘记,地方政府对于保障房的建设一定不会百分之百完成,有人估计,今年能够落实500万套保障性住房,就算不错了!再加上保障性住房中的廉租,公租屋很多都是一室一厅的配置,很难满足三口之家的居住,再加上交通和配套一定不会周全,目前有的和计划中的保障性住房,其实用性很让人担心,现在就有多地的公租屋出现了无人问津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商品房依旧是大多数老百姓的首选。

所以我大胆猜测,温总理的承诺应该不会达成,未来三年,房价依然会维持在高位,而政府的政策则会变本加厉的打压
但是在五年以后,如果中国经济没有因为制造业的衰退而崩盘,房价应该会随着保障性住房市场的建立而限制商品房的硬性需求。商品房会出现两级分化的局面,一边是是抵档次房屋会因为需求量的降低而不断掉价,另一边是高档房屋继续涨价。
2024-06-17 回答

信总理的时候俺们这里房价只有5k,总理出手的时候已经1w,估计总理换届的时候1.5总要的

2024-06-17 回答

涨,自然是涨啊,涨符合“大家”的利益。

2024-06-17 回答

明显是涨。因为这不是第一次说了。

2024-06-17 回答

你回答的太对了

2024-06-17 回答

总理说房价远远没打到合理的价位 苯蛋 总理的意思是闲房价太便宜了 后面还有话是巩固房价 什么叫巩固 你上百度查查 巩固的意思在原有的基础上外加的意思 要是房价跌 那叫瓦解高房价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5300092697143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