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问题?



                    
                    
amy229815572
12307 次浏览 2024-06-17 提问
38

最新回答 (6条回答)

2024-06-17 回答

刘邦最初是当秦沛县泗水亭长.沛县在今江苏.泗水亭长大概是今天泗水地区的保安大队珐耽粹甘诔仿达湿惮溅长.管治安,诉讼等.现在的保安队长什么样他就什么样.
后来他起义杀了秦沛县令,被陈胜封为沛公. 从沛县打到关内,等于从江苏打到陕西.就是"约法三章,鸿门宴"那段.
再来被西楚霸王封为汉王,有说是汉中王.领地差不多就是三国时的蜀+汉中.这段他主要是休养生息,恶补后勤,找人才.
最后楚汉相争,他赢了,当皇帝.

2024-06-17 回答

西汉高祖刘邦
西汉高祖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因为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一、少年“无赖”成豪杰
不爱读书也不爱劳动
刘邦性格豪爽,不太喜欢读书,但对人很宽容。他也不喜欢下地劳动,所以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说他不如自己的**会经营,但刘邦依然我行我素。刘邦长大后,经考试做了泗水的亭长,时间长了,和县里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刘邦的心胸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阳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远远看去,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羡慕得他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
和吕氏结婚
刘邦的妻子是吕公的女儿吕氏,吕公本来不住在沛县,后来和家乡的人结下冤仇,便和家人来到了沛县,因为沛县当时的县令和他是好友。在刚刚到沛县时,很多人便听说了他和县令的关系,于是,人们便来上门拜访,拉拉关系,套套近乎。刘邦听说了也去凑热闹,当时主持接待客人的是在沛县担任县主簿的萧何,他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刘邦根本不管这些,虽然他没有带一个钱去,他却对负责传信的人说:“我出贺钱一万!”
吕公听说了,赶忙出来亲自迎接他。一见刘邦器宇轩昂,与众不同,就非常喜欢,请入上席就坐。这次刘邦不但白吃一顿饭,酒足饭饱之后,吕公又将他盛情留下,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刘邦巴不得成这门亲事,征得父母同意之后,便和吕氏结了婚,这就是以后历史上有名的吕后。汉惠帝就是她和刘邦的儿子,还有一个孩子就是鲁元公主。
利用迷信
历史史料中对于刘邦和其他皇帝一样也有很多迷信的传说,一次,吕后和女儿在地里除草,有一个过路的老人向她们要了点水喝,喝完水讨好地说她们娘俩都是一副贵人相。等老人刚走,刘邦也回来了,吕后便把刚才老人说的话告诉了刘邦,刘邦一听也很高兴,他赶紧又追上了老人,让他也为自己看看面相。老人说刚才之所以说他的夫人和女儿长得贵人相,就是因为他的缘故,而刘邦的面相是贵不可言。刘邦一听高兴极了,拜谢了老人就回去了。
后来,刘邦奉命押送刑徒去骊山服役,但在半路上已经有很多的人逃跑了,刘邦也很无奈,走到丰邑县的大泽休息时,刘邦喝了些酒,然后松开了刑徒们身上的绳子,让他们自己逃命去。但有十几个人不愿意丢下他一个人走,都表示愿意跟着他。刘邦便带领大家逃亡,前面负责开路的人回来告诉他前边有条大蛇拦路,没法通行,刘邦喝得有点醉了,训斥说:“我们这些勇猛之士行路,有什么好害怕的!”他分开众人,自己到了前边,见一条蛇横在路中间,便拔出宝剑将蛇一剑拦腰斩断。又走了一段路后,刘邦觉得头昏,便躺在路旁休息,也等等后边的人。一会儿,后边的人赶了上来,对他说在路旁看见一个老太太哭,问她原因,她说有人把他的儿子杀了。又问为什么被杀,她说他的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刚才变成蛇,却在路边被赤帝的儿子杀了,所以才如此难过。大家当时觉得是老太太说谎,但老太太忽然就不见了。刘邦听说了,心中暗喜,以后便借此来提高自己的威信和地位。
此后,刘邦带着人到处逃亡,但每次吕后都能找到他,刘邦很奇怪,问妻子原因,吕后说他藏身的地方常有彩云缭绕,所以很好找到。刘邦后来便让手下人广为传播这种谣传,很多人便相信了,都想来投奔他。实际上,这种谣传基本上都是在皇帝建立国家之后,有意编造的,以此证明自己与众不同,有王者之气。
由于这些传说,刘邦在当地的威信逐渐提高,跟随他的人也就多了起来,他被当地人称为沛中的豪杰。
沛公起兵
在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率领起义军攻占了陈(现在河南淮阳)以后,陈胜建立了“张楚”政权,和秦朝公开对立。这时,沛县的县令也想响应来继续掌握沛县的政权,萧何和曹参当时都是县令手下的主要官吏,他们劝县令将本县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来,一来可以增加力量,二来也可以杜绝后患。县令觉得有理,便让刘邦的妹夫樊哙去把刘邦找回来,刘邦便带人往回赶。这边的县令却又后悔了,害怕刘邦回来不好控制,弄不好还会被刘邦所杀,等于是引狼入室。所以,他命令将城门关闭,还准备捉拿萧何和曹参。萧何和曹参闻讯赶忙逃到了城外,刘邦将信射进城中,鼓动城中的百姓起来杀掉出尔反尔的县令,大家一起保卫家乡。百姓对平时就不太体恤他们的县令很不满,杀了县令后开城门迎进刘邦,又推举他为沛公,领导大家起事。刘邦便顺从民意,设祭坛,自称赤帝的儿子,领导民众举起了反秦大旗。这一年已经是秦二世元年的九月,刘邦也有四十八岁了。
二、中原逐鹿,独占鳌头
秦的灭亡
秦末农民战争中还有一支强大的力量,这就是原来楚国贵族的后代项羽和叔叔项梁,他们在吴中(现在江苏的吴县)起兵,兵力很快达到了近万人。同时,其他被秦国灭掉的六国贵族后裔们也纷纷起兵,加入了灭秦的行列。
在陈胜被车夫庄贾杀死后,项梁便拥立了楚怀王的孙子心做了楚王,定都盱眙(现在江苏盱眙),后来和章邯率领的秦军展开了激战,开始几次都取得了胜利,结果项梁更加骄横狂妄,别人的话也听不进去,结果被得到援兵的章邯偷袭,大败被杀。章邯在项梁死后,觉得楚国不会再构成大的威胁,于是将主要精力转向了赵国。赵国受到攻击又向楚国求救,楚王在和众将商议之后便决定兵分两路去增援赵国。一路由宋义和项羽率领北上,直接救援,一路则由刘邦率领西进关中,牵制秦军,策应北路援军。楚王和众将约定:谁先入定关中谁就做天下之王。但大家都对做王没抱什么大的希望,因为当时的秦军还很强大,将领们都不愿意冒险西进和秦军决战。项羽为了给叔叔报仇,要求和刘邦一起西进关中,但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大家觉得项羽做事比刘邦要残忍得多,而且又年轻没有经验,刘邦则是个长者,宽厚仁慈,威望较高,所以,最后决定只让刘邦一人领兵西进关中。
开始时,刘邦也不太顺利,但经过几次战役,刘邦步步西进,最后终于兵临城下,到达了咸阳东边不远处的灞上(现在西安东),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只得献城投降,将玉玺亲手交给了刘邦,秦王朝至此灭亡。
立足关中
刘邦很得意地进入了咸阳城,并以“关中王”自居。看着富丽堂皇的宫殿,刘邦有些留恋起来,准备就此住下,享受享受。妹夫樊哙劝他注意天下还没有平定,别忘了秦的前车之鉴。刘邦根本听不进去,直到张良亲自来劝,他这才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刘邦将军队撤退到了灞上。
刘邦到达灞上之后,便召集当地的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废除,这使他得到了民心支持。
项羽在打败章邯,迫使他投降之后,也领兵直奔关中而来,争夺做天下王的资格。等到了函谷关,见刘邦不但已经平定了关中,而且还派兵把守函谷关,不由得大怒,立即珐耽粹甘诔仿达湿惮溅命令英布领兵攻下了函谷关,然后领兵四十万直奔咸阳,驻扎在了戏下(现在的陕西临潼东北的戏水西岸)。刘邦的属下曹无伤对刘邦很不满,为了得到更大的官职,他暗地里派人向项羽挑拨说:“沛公刘邦想在关中做王,然后让子婴做宰相,自己将秦的财物都纳入私囊。”项羽听了不禁火冒三丈,范曾也劝他趁机除掉刘邦这个对手。项羽就下令准备,要在第二天进攻。这时的刘邦在兵力上无法和强大的项羽相抗衡,他只有十万军队,不可能战胜项羽的四十万精兵。最后是项羽 的叔叔项伯“救”了刘邦:项伯和刘邦的谋士张良很要好,见项羽要进攻了,便连夜潜入营中找到张良,让他赶紧走,以免被杀。张良却说不能丢下刘邦,就将消息透露给了刘邦。惊慌之下,刘邦赶忙向张良要计策,张良让刘邦赶紧去见项伯,说明自己没有野心和项羽争夺王位。
于是,刘邦设盛宴招待项伯,还和他约定为亲家。他对项伯说:“我自从入关之后,没有敢占有丝毫财物,将吏民进行登记造册,把府库封存起来,就是等着将军来的。我之所以派兵把守函谷关,并不是阻止将军你们入关,而是更好地守好关中地区,也防止强盗入侵。我和将士们日夜都盼望将军你们能早点来,怎么会有造反之心呢?请您回去务必向项羽将军说明此事,消除误会。”项伯满口答应,然后对刘邦说:“将军你明天一定要到我们的营帐亲自向项羽说明情况,当面赔礼才能得到项羽的原谅。”刘邦听了也答应了。
项伯当天夜里就返回了军营,他对项羽说:“因为沛公先行进入关中,为我们扫除了入关的障碍,我们这才能顺利地通过函谷关,沛公是有功劳的人,我们不应该猜疑他,应该真诚相待。”项羽听了,便决定不再进攻刘邦。
第二天,刘邦如约来到了项羽的军营,只带了樊哙、张良和一百名精锐亲兵。到了项羽的大帐鸿门,当面向迎接他的 项羽赔礼道歉。项羽请刘邦入内赴宴,在酒宴上,双方你来我往,项羽明里暗里杀机不断。项庄在席间借舞剑为名,想趁机刺杀刘邦,没有成功。这就是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由来。后来刘邦借故离开,回到了大营。
鸿门宴之后,项羽便领兵西进,在咸阳城大肆屠杀,秦王子婴也被杀死,秦的宫殿阿房宫被项羽放火焚烧。火烧阿房宫后,项羽分封各路将军为王,共封了十九个诸侯王。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地是巴、蜀和汉中共四十一县,国都为南郑(现在的陕西南郑)。项羽自己为西楚霸王,掌握军队最高统帅权,楚王被尊为义帝。
分封完后,项羽让大家到各自的诸侯国去就职,刘邦也只好到南郑去。项羽只分给了刘邦三万军队,后来又有一些人追随他到了南郑,但总兵力也不足十万,刘邦暂时还无法和项羽抗衡,只能坐待时机。为了消除项羽对他的猜疑,也为了断绝其他王侯从汉中袭击,张良建议刘邦将通向汉中的栈道烧毁了。
楚汉战争
最初,刘邦并没有东进和项羽争雄的打算,但他到了南郑之后,形势的变化促使他下决心东进,和项羽争夺天下。一个原因是将士们不服南郑地方的水土,日夜思念家乡,士气低落。二是项羽封在齐国的田荣嫌项羽分封不公,起兵反叛,这给刘邦创造了进兵的绝好机会。正巧此时刘邦得到了大将韩信,萧何对刘邦说,如果要争霸天下,非重用韩信不可。韩信被封为大将后,提议立即出兵东进:“我们的将士都是山东之人(指函谷关以东地区),现在正好可以利用他们东归回家的强烈愿望,鼓舞士气,东进之后必将建功立业。事不宜迟,应当立即进兵。”
在公元前206年,即汉王元年的五月,刘邦让萧何任丞相,负责管理后方巴蜀地区,他亲自和韩信领兵从陈仓(现在陕西宝鸡东)偷渡,迅速占领了关中全部,至此,著名的楚汉战争正式爆发。
楚汉战争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刘邦处于下风,屡次被项羽杀得大败而归。后来,刘邦离间了项羽和范曾,逐渐占据上风,最后将项羽彻底打败。
刘邦东进之后,曾经趁项羽和齐、赵交战之机拿下了河南,攻克洛阳,然后挥师东进,攻下了彭城。原先项羽打算在平定齐和赵后再和刘邦决战,现在见刘邦攻下了彭城,便领精兵三万急行军赶回,趁刘邦设酒宴庆功之机,在清晨发动袭击,一天之内便将汉军打败,在汉军撤退时,又被项羽追杀消灭了十几万人。到了灵壁(现在安徽宿县西北)东边的濉水又被项羽追上,又丧失十几万军队,濉水竟也被尸体堵塞了。只有刘邦和几十名骑兵奋力逃脱,但他的父亲和妻子吕后却被项羽抓获。原来跟随刘邦的其他路诸侯王见刘邦大败,先后舍他而去。
刘邦退到荥阳之后,得到了萧何从关中派来的增援部队,韩信也收拢打散的军队来会合。汉军又重振旗鼓,在荥阳的南边打败了项羽的军队,两军在荥阳一带开始对峙。后来,刘邦策反了项羽的大将英布,分化了项羽,也使项羽因为要分兵镇压而消弱了兵力。但项羽毕竟不是一般人物,他派兵侵扰汉军的运粮通道,最终将荥阳的汉军围困起来。刘邦无奈,只好向项羽求和,提出以荥阳为分界线,荥阳以西为汉,项羽想答应刘邦,但范曾却不同意,说现在正是消灭汉军的好时机,错过这个机会,放虎归山,就后患无穷了。项羽于是又开始攻打荥阳。刘邦见范曾从中作梗,就采用了陈平的离间计:等项羽派使者来劝刘邦投降时,刘邦就让人先摆出盛情招待的样子,送去精美的食品,等见了使者,又故意惊奇地说:“我们听说是亚父(指范曾)的使者来了,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啊。”接着就将精美的食品拿了下去,换来不好的饭食。结果使者非常生气,回去便告诉了项羽。项羽不知其中有诈,就轻易上当了,从此不再听范曾的意见了,怀疑他背叛自己,私下和刘邦交往。
范曾得知了内情,勃然大怒,他对项羽说:“现在天下局势已定,大王您自己多保重,我还是回家做一个平民百姓吧!”范曾负气离开了项羽,但没有能到达彭城,就因为背上生疮病死在半途。项羽刚愎自用,没有智谋,这是他最后失败的主要原因。
范曾走后,项羽加紧进攻荥阳,刘邦也设法从荥阳突围。大将纪信自告奋勇,替刘邦向项羽假投降,让刘邦趁机逃脱。纪信乘坐着刘邦的车出东门假降,刘邦则从西门出城突围。纪信果然将项羽 的大部分军队吸引住,结果项羽没有抓住刘邦,一气之下将纪信烧死了。
拿下荥阳之后,项羽又占领了成皋(现在河南荥阳汜水镇),刘邦后来集中兵力将成皋收回,然后围困荥阳。项羽回师救援,和刘邦在荥阳东北部的广武山一带相持不下,对峙达几个月之久。项羽急于和刘邦决战,因为持久战对他不利:刘邦的粮草供应顺畅,而他的粮草供应却常遭到彭越的袭击。为了尽早结束战斗,同时迫使刘邦投降,项羽就把原先俘获的刘邦的父亲押到了两军阵前,他对刘邦说:“你如果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的父亲煮了!”
刘邦知道项羽在要挟他,干脆耍起了无赖:“我和你曾经‘约为兄弟’,所以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了。你要是一定要煮了我的父亲,那就请便吧。不过,别忘了给我也留一碗肉汤。”项羽听了气得七窍生烟,当场就下令将刘邦的父亲杀死。旁边的项伯赶紧劝道:“将军,现在谁能得天下还很难说,何况争天下的人都是不顾家人生死安危的,杀了他的亲人也起不到什么作用,相反倒会增加双方的仇恨。”项羽听了,只好命人将刘邦的父亲带回去。
项羽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要刘邦和他单独决斗。刘邦没有上他的当,却说:“我和你只斗智,不斗勇。”接着骂项羽有十大罪状:“第一,你负前约,没有让我称王天下,而是称王蜀汉。第二,你杀死首领宋义,取而代之。第三,你救赵之后,本该息兵,却进军关中。第四,火烧阿房宫,中饱私囊。第五,你杀死秦王子婴。第六,你坑杀秦的投降士卒二十万。第七,对诸侯王分封不公。第八,将义帝赶出彭城,自己占为都城。第九,你暗害义帝。第十,不但以臣杀主,政事也不公平。我现在率领众将领来诛杀你这残忍的逆贼,何必非要和你单独决斗呢!”项羽听了,气得拉弓射了刘邦一箭,结果正中刘邦的胸部。
楚汉双方又对阵了十个多月,因为有关中和蜀地的支援,刘邦逐渐占了上风,而项羽则兵源缺乏,粮草不足,难以和汉军抗衡。在侯公的撮合下,项羽和刘邦定下了停战协定:楚汉以鸿沟(现在河南荥阳、中牟和开封一线)为分界线,东西分治。协定达成之后,项羽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送还。
决战垓下
项羽领兵东返,刘邦也打算领兵回关中。张良和陈平则极力劝说刘邦趁机灭掉项羽,因为这时项羽兵不精粮不足,万一他回到彭城,等于是纵虎归山。刘邦听了赶紧命令追击。同时派人命韩信和彭越火速集结,合击项羽。
在公元前202年的十月,刘邦追上了项羽,但到了固陵(现在河南太康西)时,韩信和彭越的军队还没有到达。项羽向汉军猛烈反击,将汉军击溃。刘邦只得坚守不出,问谋士张良有什么良策。张良说如果能封给韩信齐地,封给彭越梁地,那他们两个肯定会火速进兵的。刘邦马上派人许诺韩信和彭越,在击败项羽后立即封他们为齐王和梁王,韩信和彭越也很快有了回音:立即进兵。同时,楚的大司马周殷也被刘邦派人劝降,淮南王英布领兵也赶来会师。汉军会合各路援军共三十万,和项羽决战垓下。夜里,围困项羽 的汉军唱起了楚国苍凉的歌,使项羽以为汉军已占有全部楚地。走投无路的项羽在大帐中和心爱的虞姬饮酒,乘着酒力慷慨而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放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虞姬当着项羽的面含泪自刎,项羽擦去眼泪,跃马率领八百骑兵趁夜突围。第二天早晨,汉军才发现项羽已经突围而去,刘邦命令灌婴率骑兵火速追击。项羽在渡过淮河后,身边只剩下了一百人,到达阴陵(现在安徽定远西北)时,因为迷路走入大泽之中。从大泽出来后,项羽向东撤退,在东城(现在安徽定远东南)被灌婴的骑兵追上。项羽随从只有二十八人了,和汉军激战三次,杀伤几百汉军后,项羽最后横剑自刎。至此,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结束。项羽虽然失败了,但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素材,戏剧《霸王别姬》使人对这个失败的英雄充满了同情和崇敬。
三、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
称帝建汉
在公元前202年的正月,刘邦兑现了先前的诺言,封韩信为楚王,彭越为越王。受封的韩信和彭越联合原来的燕王臧荼、赵王张敖以及长沙王吴芮共同上书刘邦,请他即位称帝。刘邦开始假意推辞,韩信他们说:“大王虽然出身贫寒,但能率领众人扫灭暴秦,诛杀不义,安定天下,功劳超过诸王,您称帝是众望所归。”刘邦顺水推舟地说:“既然你们大家都这样看,觉得有利于天下吏民,那就按你们说的办吧。”
这年的二月初三,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极大典,定国号为汉。同时,封妻子吕氏为皇后,儿子刘盈为太子。
迁都长安
开始时,刘邦将都城定在了洛阳。
即位的同年五月,刘邦在洛阳的南宫开庆功宴,宴席上,他和众人总结楚汉战争胜败的经验教训。高起和王陵说,刘邦之所以能战胜项羽,就是因为刘邦能与大家同甘苦,共患难,而项羽却自私自利。刘邦说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没有说到点子上。他总结了自己取胜的原因:“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曾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刘邦的总结确实说对了,战争的胜败,人的因素总是最重要的。
后来,刘邦迁都长安是因为一个叫娄敬的士卒的提醒,他从山东赶来见刘邦,说刘邦得天下和先前的周朝不一样,所以不应该像周朝那样以洛阳为都城,应该到关中定都,这样便可以在秦地固守险地,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刘邦将他的意见说给众大臣讨论,但遭到许多人的反对,认为还是洛阳好。最后还是张良同意娄敬的建议,他说关中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退可守,攻可出。刘邦听了表示同意,于是很快将都城迁到了长安。
继承秦的制度
历史上有一种通称,叫“汉承秦制”,即汉朝的规章制度基本上都是继承秦朝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汉朝的统治政策有了大的变化,主要是将原来秦朝的残酷刑法和严厉的治国思想改变了,用一种清净无为的黄老思想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体现在经济方面就是减轻百姓赋税的负担。
汉朝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秦朝的延续,中央是三公九卿,地方是郡县制。(有关内容请参考“秦始皇” )不过,在汉朝的乡一级的地方机构中和秦朝有一点不同,即在各乡的三老中,又选出一个作为县的三老,负责和县级的官吏联系,沟通上下的关系。
在汉朝,除了郡县制外,还实行了封国制,即分封诸侯王到地方建立诸侯国和王国。最初,分封的是异姓王,如韩信等人,主要是为了团结众将取得战争的胜利,到后来,只剩下了长沙王吴芮,其他的王基本上被杀。消灭了异姓王,刘邦又封了九个同姓王,都是刘邦的儿子、侄子和兄弟。他觉得他们会巩固自己的刘姓政权,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也没有起到好的作用,也发生过叛乱。
分封同姓王的同时,刘邦还立下了规矩来约束他们:诸侯王国的政治地位和郡相同,辅佐诸侯王的相国和太傅都要由中央政府来任命,是中央的官吏,不准依附诸侯王对抗中央,否则就要以“阿党附益”(就是诸侯有罪时不举报,反而依附诸侯结成死党)的罪名处罚。同时,还有侯国,地位和县相同,主要是封给建国功臣们的。诸侯国和郡县并立,后来导致了地方政治和法制的混乱,因为王国和侯国有自己独立的司法审判权。
在法律方面的继承,主要是维护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方面的内容,其他针对百姓日常生活的酷法基本上废除了。汉朝的法律主要是《九章律》,这是在战国时期李悝所制订的《法经》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基础上补充了户律(户口管理、婚姻制度和赋税征收)、兴律(主要规定征发徭役、城防守备)和厩律(主要规定牛马畜牧和驿传方面),一般所说的汉律就是指《九章律》。
巩固皇权的措施
刘邦虽然做了皇帝,但他也没有敢对自己的皇位掉以轻心。他在设盛宴招待英布等大臣时,曾经对在场的父亲夸耀说:“原先您老经常说我是个不干活不读书的无赖,没有二哥能理家治业。如今我做了皇帝,您看现在是二哥的财富多,还是我的财富多呢?”不过在享受的同时他也采取措施对皇权进行了巩固。
第一个让他不放心的就是在各地的异姓王。他们都有兵将,有的还有三心二意。第二个问题就是其他将领,为功劳大小和赏赐的多少争斗不止,如果安抚不当,就会投奔那些异姓王作乱。还有原先六国的后代也不能掉以轻心。在中央,丞相的权力对他这个皇帝也构成了威胁。刘邦从做了皇帝,到最后病死,中间有八年时间,基本上都用在了解决这些让他不放心的问题。
他先收拾的是韩信。在公元前201年,即高祖六年,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问怎么办,大家说发兵讨伐。但陈平却反对,他说楚国兵精粮足,韩信又善于用兵,发兵很难取胜。他建议刘邦以巡游云梦为借口,让各诸侯王都到陈县(现在河南淮阳),到那时韩信一定会来,然后再抓他问罪。刘邦依计行事,果然将韩信抓住了。韩信听到对他的指控,大声喊冤:“古人说的果然不错:‘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经平定,我这样的人也早就该烹杀了。”刘邦将韩信押到了洛阳,但又没有明确的证据,便释放了他,但降成了淮阴侯。这使韩信怀恨在心。
第二年,韩信谋划让陈豨在外地反叛,使刘邦亲自前去平叛,然后自己在都城袭击太子和吕后。但还是事情败露。吕后采用了萧何的主意,将韩信诱骗入宫抓捕,最后在长乐宫斩首,留下一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成语。
除了韩信,其他诸侯王如彭越等人也被消灭,只剩下了长沙王吴芮。
对于其他将领,刘邦也颇费心机。开始,刘邦先是分封了萧何等二十余人官职,但众将领因为互不服气,争功不止,刘邦就没有封官。一次,在洛阳南宫,刘邦看见众将坐在沙地上不知在说什么,问身边的张良怎么回事,张良说他们在谋反。刘邦问为什么,张良说怕他以后不会封他们高官。刘邦又问怎么办,张良就问他最恨的人是谁,刘邦说是雍齿,因为他虽然功劳多,但太张狂,自己曾经想将他杀掉。张良听了就让他封雍齿为侯,这样,大家就觉得被刘邦记恨的雍齿都能受封,他们就更不用着急了。于是,刘邦大摆庆功宴,封雍齿为什方侯,还当场命丞相和御史抓紧时间草拟论功行赏分封的名单。张良的计策果然奏效,众将的心都安定了。
对于六国的后裔,刘邦则将他们和地方的名门望族共十几万人全部迁到关中居住,置于中央控制之下,消除了后顾之忧。
关于丞相的过大权力,刘邦通过把萧何下狱来打击削弱相权。在刘邦平定了英布叛乱回到长安后,萧何提议把上林苑开放,让百姓去耕种,因为上林苑基本上已经荒芜,并不是养兽供皇帝狩猎的地方。刘邦一听就恼了,硬说萧何拿了商人的贿赂,所以才替他们说话,借百姓之名为商人牟利。刘邦将萧何关进了监狱,几天后,有大臣问丞相犯了什么罪,刘邦却为自己狡辩说:“原先李斯做秦国的丞相,凡是功劳都归始皇,不好的事都由自己承担。但现在丞相萧何却接受了商人的贿赂,替他们求我开放上林苑,刁买人心。因此要治他的罪。”通过打击元老功臣萧何,刘邦在削弱相权的同时将皇帝的权力提高了。
在巩固强化皇权方面,刘邦也是想尽了办法,一是通过尊父亲太公为太上皇,二是通过对季布和丁公的处理。这两件事最终达到了他的目的。
在经历了春秋和战国长期的混乱之后,又经历了短期的秦朝统治,再加上秦末战争,这使得人们心中没有忠君的观念,还保持着战国以来就形成的“士无常君,国无定臣”的思想,这不利于皇权的巩固。刘邦通过尊重父亲来教育大臣和百姓遵循礼法,尊重长辈,效忠君主。
刘邦和父亲太公在一起住,为了向大家表示他孝顺,每五天就去拜见一次。太公觉得没什么,也习惯了。但太公的属官却觉得不合适,就劝他说:“俗话说,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当今皇帝是您的儿子,但他也是人主。您虽是他的父亲,但也是他的大臣。让他这个主人拜见您这个大臣,不合礼仪。况且这样也显不出皇帝的威严。”
等刘邦再拜见

2024-06-17 回答

亭长,类似于村长、乡长的职务

2024-06-17 回答

亭长
少年无赖

2024-06-17 回答

亭长
e130000 几乎连刘邦的3代都说出来了````````晕``

2024-06-17 回答

亭长

扩展回答

历史的问题

谁知道刘邦在做皇帝之前是干什么的
问题补充:具体一些,是哪个地方的

历史问题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第几大奇迹?

历史问题

世界上最著名的海盗,和海盗的兴起?~

远古历史问题

旧石器憨工封继莩荒凤维脯哩时代既然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何以确定大致时期(距今约250万年~距今约1万年)?
元谋人又何以置于此时期?
问题补充:拜托 1楼
我似乎问的是旧石器时代诶!!!!!!

历史问题 龙图腾

这中组合,是由哪些动物形象组合而成的我们常说我们是龙的传人,能够说明什么问题,请问中国较晚期的龙的样子,那么

初中历史问题

介绍文艺复兴

一个历史问题

战国时期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世界历史的三个问题!急!

谁建造了 英国国教会 , Whywho created the Church of England?
What was the Glorious Revolution? 结果怎样,为什么? What was the result?
What were the ideas that characterized the Enlightenment period and how did it affect Socuety? Why was it considered important

碗的历史

朝代不同的样子,历史由来碗从古代到现在的变化,在不同时期!!

墨尔本的历史

同标题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8760690689086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