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管的施工方案?



				
				
koko乔纳
61494 次浏览 2024-05-30 提问
89

最新回答 (4条回答)

2024-06-01 17:45:04 回答

1、施工前配合监理、总包单位进行室内找平层的检查工作,如现场不具备施工条件(如存在地面平整度不够、地面标高不符合要求、地面杂物堆放等情况)或具备条件的工作面量无法满足地板采暖工程进度计划,在此情况下不应进行地板采暖施工。
2、采暖工程施工时先将分、集水器以水平方向按图纸尺寸要求固定于墙壁上。
3、与前一项同时进行的是铺设聚苯板,其具体要求如下:
3.1、将厚度×高度=20mm×60mm(由甲方确定)的苯板条沿室内墙体周边安装;卫生间及室内不做导热地盘管部分不做边界保温带。
3.2、铺设20mm厚苯板要求做到平整、搭接严密;卫生间及厨房根据图纸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预留卫生洁具及厨房案台位置。
4、按施工图放线定位,应符合图纸要求,要求地暖管距墙尺寸不得小于100mm,即将沿墙地暖管定位于距墙≤100mm,放线时在满足房间地暖管间距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予以合理调整。
5、按图纸要求铺设地暖管:地暖管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径的8倍;在铺设中直管段每隔600mm设塑料扎带;弯曲管段沿走向距离不大于350mm设塑料扎带;铺设S形地暖管时在弯曲部位应设两处塑料扎带,如有翘起现象,需用水泥钉固定或重物压平,在卫生间及厨房不得用水泥钉固定管材,以防破坏防水层。
6、地暖管与分、集水器连接前应测量好连接尺寸,用专用管剪断口,管口断面应垂直于管轴线,断口处应对残渣、毛刺进行修整清理,分、集水器与地暖管接口为卡箍式自锁紧连接,将管头插入后拧紧锁母。
7、全部安装完毕后,进行一次压力试验:在进水口连接临时水源,打开进水球阀、排水球阀,注水、排气至出水口无气泡后,存水打压,用手动试压泵缓慢加压,升压时间不少于15分钟,达到试验压力1.2Mpa,停止加压,稳压1小时不漏水,并在其后补至0.6Mpa,10分钟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为合格。此项工作需经自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此间需及时作好试压记录并经监理验收签字。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2024-06-01 17:45:04 回答

一、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准备
1、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前应具备埋管区域的工程勘察资料、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并完成施工组织设计。
2、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前应了解埋管场地内已有地下管线、其它地下构筑物的功能及其准确位置,并应进行地面清理,铲除地面杂草、杂物和浮土,平整地面。
3、地埋管及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具有质量检验报告和生产厂的合格证。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检查并做好管材保护工作。
二、地埋管施工工艺
1、管路焊接与钻孔系统
管路选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首先把每卷HDPE管拉直,根据埋孔的深度裁管。开启电熔器,待其温度达到300~400℃。采用短单U接头将两根裁好直管连接在一起,形成垂直U形管。并把焊好的U型管的进出口用热熔封住,防止污染物进入U型管。这种由管材厂家根据订货方的尺寸要求做好U形接头管,施工时可以直接使用成品,可以保证高质量和施工的方便。
按图纸在地面标号打井的位置,并把钻井机器分别开到这些标定的位置处开始打井。埋孔的口径与选用的钻头的大小有关,不同的土壤结构选用不同材质的钻头。打完井后立即下垂直U型管,并回灌回填土,同时从埋孔中取出钢管。实践证明,若这些工序不连续进行,埋孔内的泥浆会润湿土壤,时间间隙过长,埋孔周围的土壤会淤积包裹在钢管的周围,严重情况会导致取不出钢管、此井只能作废。同理,若不及时下管,埋孔内的泥浆会淤积在一起,以至U型管下到一定深度就下不去,也就浪费了以下深度的埋孔。
2、耐压实验、净化和冲洗
U型管道应在运至工地后即用空气试验。这将有助于检验管道是否因加工不良而存在有可能渗漏的气孔。每一个垂直U型管在下管前应用水试压检漏,试验压力为16m水柱(按环路最低点的静压水头不超过管子额定破坏压力来考虑),稳压4h。在这段时间内,可以接收的压降应不大于5m水柱。将U型管密封并插入埋孔,立即灌浆。用卷边/盖顶熔接密封。完成导管灌浆之后再稳压1h。
3、    回填和灌浆
垂直U型管埋地换热器系统中的埋孔应使用导管灌浆,本系统使用的导管是打井的钢管。对灌浆的选择取决于地下条件、灌浆材料的特性和埋地换热器预期运行温度。灌筑合适的灌浆可以加强土壤和热交换器之间的热接触,防止污染物从地面向下渗透,和防止各含水层之间水的移动。
灌浆材料一般使用泥浆或者水,回填材料一般使用膨润土或者沙子,都应在钻井完成和安装了U型管后立即进行。为尽可能减少每一批灌浆配料之间的准备时间,应使用大容量的灌浆混合器/分离储存灌。工程上采用一种最经济的做法是在埋孔附近挖一个大坑,在这个坑中搅拌泥浆或膨润土,让污水泵从大坑内吸取回填土从导管中向埋孔灌浆。并要求导管的内径不小于25mm,其前端带有一个光滑的叉子,叉住U型弯头,与U型管一同下到井底。      灌浆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3.1监督检测灌浆的运行操作,保证灌浆以正确的比例被充分混合,并有足够的粘性以便用泵将其冲入深井;
3.2灌浆要充分利用工地上能容易使用的设备,如埋孔的钢管做导管;挖坑代替泥浆储存灌等;
3.3正位移泵最适宜于将灌浆向下充入埋孔;
3.4灌浆泵的吸入管内径在75~100mm之间比较适合,灌浆导管内径应不小于25mm;
3.5水泥基料灌浆应由纯水泥和重量比为5%的膨润土粉组成。
3.6水与水泥取0.55比0.6的重量比即可满足要求。
4、水平管道连接
打完所有的钻井、埋管垂直U形管、回填都结束后,就是开挖水平沟与水管连接安装。水平沟是沿着每组埋管进行开挖,一般深度为-1.5米,宽为1米。确保水平沟的底面平整。
平沟开挖完,如有沟内有积水,必须用污水泵排除污水。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使得每组钻井内的每口井之间为同程形式,每组钻井之间也为同程形式。把每口钻井内的U形管焊接入主管道上。再把每组钻井的主管道接入分水器与集水器上。在装备水平管路之前应对其进行试压。装配完毕后,即回填分别在各自地沟中或同一地沟中分开的供回水管线。在回填地沟之前,需用16m水柱的压力做系统试压。分水器集水器与进机房的供回水主管道连接图。
三、注意事项
1    所有埋地管道应采用热熔或电熔连接。管道连接应符合《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的有关规定。
2    垂直地埋管换热器的U型弯管接头,宜选用定型的U型弯头成品件,不宜采用直管道煨制弯管接头,也不宜采用两个900的弯管对接的方式构成U型弯管接头。
3    U型管的组对长度应能满足插入钻孔后与环路集管连接的要求,组对好的U型管的两开口端部,应及时密封。
4      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时,应避免雨水和施工用水浸入管沟或钻孔。
5      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安装时,应防止块石等重物撞击管身。管道不应有折断、扭结等问题,转弯处应光滑,且应采取固定措施。
6     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回填土应细小、松散、均匀且不含石块及土块。回填压实过程应均匀,回填土应与管道接触紧密,且不得损伤管道。
7       垂直钻孔揭露多层地下水时,应采取回填封闭措施。当钻孔孔壁不牢固或者存在孔洞、洞穴等导致成孔困难时,应设护壁套管。
8      垂直地埋管换热器安装应在钻孔钻好且孔壁固化后立即进行。需采用灌浆回填时,应将灌浆管和U型管一起插入孔中,直至孔底。下管过程中,U型管内宜充满水,并宜采取措施使U型管两支管处于分开状态。
9      U型管安装完毕后,应立即用灌浆材料回灌封孔。当埋管深度超过40m时,回灌应在周围临近钻孔均钻凿完毕后进行。
10      灌浆材料宜采用膨润土和细沙(或水泥)的混合浆或专用灌浆材料。当地埋管换热器设在密实或坚硬的岩土体中时,宜采用水泥基料灌浆。
11    地埋管换热器安装过程中应进行水压试验。安装前后应对管道进行冲洗,充注防冻和防腐液前,应进行排气。
12    室外环境温度低于0℃时,不宜进行地埋管的施工。
四、    埋管换热系统的检验与验收
1            地埋管换热系统安装过程,应由相关国家授权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验,并提供检验报告。检验内容应符合以下规定:
1.1管材、管件等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1.2    钻孔、水平埋管的位置、深度以及地埋管的直径、壁厚及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1.3    回填材料及其配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1.4    水压试验应合格;
1.5    各环路流量达到平衡要求;
1.6    防冻剂和防腐剂的特性及浓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7    循环水流量及进出水温差及流态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水压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
2.1        试验压力:当工作压力小于等于1.0MPa时,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小于0.6MPa;当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应为工作压力加0.5    MPa。
2.2        垂直地埋管换热器插入钻孔前,应做第一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15分钟,压力不降,不渗不漏;将其密封后插入钻孔,完成灌浆之后再稳压1小时,压力不降,不渗不漏,则认为合格。
2.3        水平地埋管换热器放入沟槽前,应做第一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小时,压力不降,不渗不漏,则认为合格。
2.4        垂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环路集管装配完成后,回填前应进行第二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2小时,压力不降,不渗不漏,则认为合格。
2.5        环路集管与机房分集水器连接完成后,回填前应进行第三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2小时,压力不降,不渗不漏,则认为合格。
2.6        地埋管换热系统全部安装完毕,且冲洗、排气及回填完成后,应进行第四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12小时,压力不降,不渗不漏,则认为合格。
2.7        水压试验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过程中应随时观察与检查不得有渗漏;不得以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
2.8        对回填过程的检验应与安装地埋管换热器同步进行。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2024-06-01 17:45:04 回答

该是中国十四化建的吧。埋地管线施工方案一般是根据甲方要求,或者设计院设计来进行。如果两者都不是,而是自己负责的一小段埋地管线的话,那就更好说了。你可以自己采购管道防腐材料,然后找两个工人,即可搞定。防腐工作其实很简单普通家装工程  连接好  直接铺设填充层就可以了  工装领域  可以预制管道井(沟)  再铺设管道  最后上方铺设遮盖物  另一种是直埋  也是预先设置管道井(沟)  铺设管道  然后直接用填充物填充  这种直埋的方式应注意填充物不能损坏管道  以管道周边以细沙

2024-06-01 17:45:04 回答

1.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基础施工→安装管道→底座及接头施工→基坑回填。     
2.施工准备     
管道施工前清除路基范围内妨碍施工的杂物,平整场地,测定并放出管道基坑中心线、边线及高程,设置基坑平面位置及高程控制点,并用灰线画出基坑的实际形状。     
3.基坑开挖     
(1)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机,开挖时注意控制基坑边坡坡率和基底标高,由人工清底。基坑开挖边坡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情况确定为1:0.75。     
(2)弃土不得妨碍开挖基坑及其他工作,弃土堆坡脚距基坑顶缘的距离不小于基坑的深度。     
(3)基坑开挖不间断,达到高程及时自检,并报请临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避免基底暴露过久。 
4.管道的质量要求     
(1)管道两端节面平整并与其轴线相互垂直。 
(2)内外管壁应平直圆滑。 
(3)如有蜂窝可适当进行修补。     
(4)预埋雨水管道及污水管道为混凝土加筋模压管,雨水管道坡向为从高环内侧向外侧下降,污水管道为从高环外侧向内侧下降。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9094405174255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