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久的日光灯管两头会变黑谁知道是什么原因?



				
				
一个胖子0528
21199 次浏览 2024-05-31 提问
130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2 05:57:14 回答

日光灯的灯丝是钨,它的熔点是3410摄氏度,在发光时温度为2000到3000摄氏度之间,灯丝不会熔化,会发生升华,升华的钨蒸气遇到管壁又凝华成固态的钨,使其变黑,而灯丝就在灯管的两头,所以只有两头变黑哦.

2024-06-02 05:57:14 回答

原因:作为灯丝的钨丝,经过高温后会有一部分被升华掉,由于灯管与外界空气接触使得升华的钨丝气体在管壁被冷却而重新变成固态钨,用久后就会使灯壁变黑。我们知道日光灯的启动全靠灯头,也是一盏灯最热的地方,灯丝在此处消耗最大,自然就会出现两端变黑的现象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2024-06-02 05:57:14 回答

原因是灯丝金属先升华成蒸汽,然后又在玻璃壳上凝华,使玻璃壳沾染了灯丝金属,所以发黑.先升华后凝华.日光灯亦称“荧光灯”.一种利用光致发光的照明用灯.灯管用圆柱形玻璃管制成,实际上是一种低气压放电管.两端装有电极,内壁涂有钨酸镁、硅酸锌等荧光物质.制造时抽去空气,充入少量水银和氩气.通电后,管内因水银蒸气放电而产生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使它发出可见光,不同发光物质产生不同颜色,常见的近似日光(荧光物质为卤磷酸钙).荧光灯光线柔和,发光效率比白炽电灯高,其温度约在40~50℃,所耗的电功率仅为同样明亮程度的白炽灯之1/3~1/5.广泛用于生活和工厂的照明光源.
日光灯工作原理  
1.日光灯的点燃过程  
⑴  闭合开关,电压加在启动器两极间,氖气放电发出辉光,产生的热量使U型动触片膨胀伸长,跟静触片接触使电路接通.灯丝和镇流器中有电流通过.
⑵  电路接通后,启动器中的氖气停止放电,U型片冷却收缩,两个触片分离,电路自动断开.
⑶  在电路突然断开的瞬间,由于镇流器电流急剧减小,会产生很高高的自感电动势,方向与电源电动势方向相同,这个自感电动势与电源电压加在一起,形成一个瞬时高压,加在灯管中的气体开始放电,于是日光灯成为电流的通路开始发光.
2.日光灯正常发光  
日光灯开始发光后,由于交变电流通过镇流器线圈,线圈中会产生自感电动势,它总是障碍电流变化的,这时和镇流器起着降压限流的作用,保证日光灯正常发光.
总结镇流器在启动时产生瞬时高压,在正常工作时起降压限流的作用.启动器起自动开关的作用.
在电流加热下,钨丝发射的电子,轰击阳极产生紫外线.荧光物质在紫外丝照射下发出光来,就形成了日光灯的发光.但用久了之后,固态钨也会升华,并凝结在灯管内壁上.
日光灯管使用数月或一年后,往往两端发黑,照明度降低,使用寿命已临完结.如果把日光灯管取下,绕其轴线(灯头两端中心的连线)旋转180度,再插入灯座,即颠倒一下接触极,日光灯管的寿命即可延长一倍,同时也可相对地提高照明度.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229150295257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