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抗震加固措施都有什么?

抗震加固措施有什么?就是我们日常居住的房屋,要如何加固的
奔跑de小土豆
19292 次浏览 2024-06-06 提问
85

最新回答 (5条回答)

2024-06-08 16:15:26 回答

一般抗震加固的工程有挡墙,喷射混凝土,植入锚杆等等,可以按照工程资料的表格选择对应的表格,每个施工项目和施工地点表格都不一样,填的资料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是看到表格里面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填写,像挡墙等参照防护工程资料表格,锚杆等参照隧道工程表格

2024-06-08 16:15:26 回答

抗震措施包括抗震计算时的内力调整措施和各种抗震构造措施。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和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甲类、乙类、丙类、丁类)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确定其地震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能与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不同,可能提高或降低。详细参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具体规定。
追问这些我都知道,但是到底什么时候用什么,举个例子吧,谢谢啦
回答例如,某地区7度设防(0.10g),某医院建筑,框架结构,乙类建筑(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加强抗震措施),按规范7度确定地震作用,8度抗震措施。
在PKPM  satwe输入参数时,抗震烈度加速度7度,0.10g,框架等级由三级升一级输入二级(框架等级的升高相当于升高一级抗震措施,即8度抗震措施,不同框架等级影响内力计算中的系数取值以及采取的抗震构造措施)。
某些情况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与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不同,此时可以在satwe中设置是否提高抗震构造措施。
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3中规定
6.1.3  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的确定,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抗震墙的抗震等级可与其框架的抗震等级相同。
注:底层指计算嵌固端所在的层。
2  裙房与主楼相连,除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外,相关范围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板对应的相邻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裙房与主楼分离时,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
3  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
4  当甲乙类建筑按规定提高一度确定其抗震等级而房屋的高度超过本规范表6.1.2相应规定的上界时,应采取比一级更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注:本章“一、二、三、四级”即“抗震等级为一、二、三、四级”的简称。
理解浅薄,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4-06-08 16:15:26 回答

加大截面法、粘钢板法、粘碳纤维布法
分别采用房屋整体加固、区段加固或构件加固,加强整体性、改善构件的受力状况、提高综合抗震能力。

2024-06-08 16:15:26 回答

一般的来说,砖混结构的抗震结构设计,是圈梁和构造柱。具体的加固措施,可以看这本图集,比较权威。03SG611: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图集编号03SG611图集名称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定价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图集咨询图集购买内容简介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图集主要内容是针对砖混结构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构筑物的静力加固和抗震加固,包括裂损结构补强加固、结构功能改造加固、单体构件加固、结构连接加固及结构总体布局加固等。本图集按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围护结构三个组成部分分类编排,按单体构件、结构连接及总体布局示出。单体构件按柱、墙、砖过梁、混凝土大梁、楼板、阳台、围护墙及附属构件等绘制。本图集的编制,依据现行国家相关鉴定加固标准、规范和规程,着重于可靠性和适用性。  结构加固前应进行可靠性鉴定,明确加固原因、加固内容和重点。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按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原则选择加固方案。单体构件加固一般可以选择和制定出明确的加固方案。结构总体布局、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以及结构整体性加固,则要求对结构的总体受力状态和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对比,方能制定出合理的加固方案。  对于砖混结构砖砌条形基础裂损加固,本图集提供了补强注浆法;对于地基加固,则有加大基础底面积法、条形基础改筏板基础、锚杆静压桩法及树根桩法等等。  砖混结构中墙体加固,本图集推荐砂浆面层法、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法及钢筋混凝土板墙法;对于柱子加固,则有混凝土围套法、外包钢法等。砖砌过梁是砖墙中的薄弱易裂损部份,加固方法有:型钢托梁、钢筋混凝土托梁及钢板楔等。  楼板与屋面板加固有,本图集给出了粘钢法、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法;钢筋混凝土梁加固有粘钢法、粘贴碳纤维片材法、加筋法、外包钢法及体外预应力法等。  当抗震墙布置不均匀、间距过大或不闭合而导致房屋抗震承载力不足满足要求时,一般应采用新增抗震墙并使之闭合的方法进行加固。本图集有新增砌体抗震墙和新增混凝土抗震墙两种方案供选用。  增设构造柱和圈梁是提高砖混结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的主要构造措施。本图集对新增构造柱、圈梁或替代拉杆的布置、截面尺寸、材料要求及与原结构的连接方法等,有明确和典型的图示规定。  对装配式楼盖(屋盖)的整体连接、外墙与楼(屋)盖连接、隔墙及填充墙与框架连接、山墙柱接长、长高墙增设抗风梁、装配式楼梯节点连接等,均给出了详细的图示规定。  阳台加固有支柱法、支架法、拉杆法及增设型钢支座法等加固方案供选用。  出屋面小屋、烟囱及女儿墙等薄弱部位,本图集也有相应的加固方法和构造图示。  砖烟囱和砖筒壁水塔抗震能力达不到标准的要求时,本图集提供了扁钢构套法、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法、混凝土板墙法,以及外加圈梁和构造柱等加固方案供选用。

2024-06-08 16:15:26 回答

抗震加固措施是为使现有建设工程达到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所采取的增强强度、提高延性、加强整体性和改善传力途径等措施。
为使现有建设工程达到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所采取的增强强度、提高延性、加强整体性和改善传力途径等措施。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9591794013977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