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毛白杨技术有哪些?



				
				
liyaze0102
15855 次浏览 2024-06-21 提问
79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23 01:41:48 回答

①嫁接时间:从秋季采穗圃的苗木和砧木圃的砧木落叶休眠后就可以开始嫁接,但以冬季嫁接最佳。嫁接好的“炮捻”应及时捆绑成把(一般50-100个1把)贮藏起来。  ②接穗和砧木的选择:从采穗圃选择芽饱满、粗细适中(以直径0.5-0.8cm为好)无病虫害的萌条作为接穗。砧木采自砧木圃,粗度一般在1.5-2.0cm。  ③嫁接方法:嫁接可分为接穗和砧木剪截准备、削接穗、劈砧和嫁接四个步骤。首先把采好的接穗和砧木剪截成段,接穗的长度是以其上面有3-4个饱满的芽为准;砧木段的长度一般为12-15cm为宜;剪截好的接穗和砧木段要按照粗细标准来分级,粗接穗嫁接在粗砧木上,细接穗嫁接在细的砧木上。第二步是削接穗,在接穗下半端的一个芽的两侧,用锋利的快刀把接穗削成外宽内稍窄的楔形斜面,削面一定要平,长度为2cm左右,然后在接穗削面下端宽窄两面各斜削一刀,使接穗下端平滑,便于嫁接时“蹬空”(即不能把削好的接穗插到砧木劈口的底部,要在劈口的下端留出一个楔形的空间,以便育苗时接穗在下端生长出自生根)。第三步是劈砧,接穗削好后,根据接穗的粗度挑选粗度适宜的砧木段,在砧木段的顶端一侧斜削一刀至中心线,便于嫁接时“露白”(即接穗两侧削面上端白色的木质部要露在砧木劈口上方一小部分,以便育苗时接穗在两侧生长出自生根),接着用嫁接刀在削面中心沿砧木纵向劈口,劈口不宜过深,一般为3cm左右,否则会减少砧木的收缩力,接穗不能被砧木劈口夹紧,从而影响嫁接成活率;劈口也不能太浅,否则接穗插不进去,也会影响嫁接质量。第四步是嫁接,用嫁接刀拨开砧木的劈口,在砧木顶端削有斜面的一侧,迅速将削好的接穗按外宽内窄的方向插入劈口内,接合时,要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夹紧,并保证上面露白下面“蹬空”。因为接好后的半成品苗下粗(砧木)上细(接穗),形状似纸炮,故名“接炮捻”。

2024-06-23 01:41:48 回答

1种条采集  
    
  青杨、北京杨等枝条用作砧木,选用二至三年生健壮枝条最适;用作接穗的毛白杨枝条选用当年的健壮枝条为好。采集工作应在3月初杨树发芽前进行。采集后及时贮藏,以备嫁接使用。  
    
  2嫁接时间与方法  
    
  4月中旬杨树发芽前可以进行嫁接,嫁接时将贮藏的青杨、北京杨枝条(粗度以1.5~2.5cm为最适),截取30~40cm长作为砧木,或用三年生杨树苗平茬留地上20cm左右部分作砧木。选毛白杨枝条,粗0.3~0.7cm,长10~13cm作接穗最合适,并且接穗上必须有3~5个饱满芽子。在接穗下端芽的背面下刀,削成3~5cm的斜面,削面要平直并超过髓心。再将长削面背面末端削0.5~0.8cm左右的小斜面,并且在削面两侧再轻削一刀,使之呈长尖削形以便较易插入及愈合。削好后留2~3个饱芽截断。接穗削好后,根据接穗的粗细选择砧木。  
  剪砧后选平滑顺直处,将砧木皮层垂直切一小口,长度为接穗长度的1/2~2/3,再将接穗从砧木切口沿木质部与韧皮部中间插入,长削面朝木质部,并使接穗背面对准砧木切口正中,然后用塑料条绑紧绑好,不要使接穗错位。为了保持接口湿度和防止接穗失水干萎,嫁接后必须做好接口与接穗的保湿措施。常用保湿方法有:堆土刲埋、套塑料袋、用塑料薄膜条缠缚、涂接蜡等,每种方法都必须将接口(包括砧木剪口断面)、小接穗上端剪口封闭严密,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3嫁接后的扦插  
    
  苗木扦插时,随嫁接、随扦插,或随平茬、随嫁接为好。过晚会影响嫁接苗木的成活率。扦插密度与其他杨树育苗规格相同,扦插深度为20~25cm左右,扦插后立即培土并轻轻拍实。

2024-06-23 01:41:48 回答

“一条鞭”芽接
       ①芽接的最佳时期:芽接的最佳时期与地区有很大关系,根据经验,在华北地区,一般以8月20日至9月20日为好。
       ②芽接部位:在砧木皮部选择光滑平整的节间进行芽接。第一个芽通常接在砧木苗的基部近地表外,即“根芽”,翌年培土可长成2根1干的大苗。然后每隔16-18cm接1个芽,一直接到砧木顶梢2/3处,即砧木粗度大于1cm的部位上,成为似马鞭状多部位活体芽接的“一条鞭”。由于砧木输导组织基本上是垂直分布的,因此嫁接伤口不能老在砧木的同一侧上,必须相互错开,这就要求嫁接切口南北东西分散,以利愈合。
着切下,三角形接芽的高约1.5cm,这样3刀恰好把芽分割开来,然后抓住叶柄轻轻一掰,就把三角形皮部的芽剥离出来了。近年来,有的地方推行方块状“一调条鞭”芽接法,即用相距2cm的2个平行刀片,将砧木皮部切方块形框,掀去方块内的皮,然后又在接穗上切下带芽的方块,再将方块接芽置于方块砧木已切好的方框内。这样嫁接方法因双方接触面大,容易愈合,所以嫁接成活率较高,这是很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芽接方法。
       ⑤砧木切口的制备:砧木芽接切口挑选在苗径大于1cm的砧木皮部光滑的部位上。如是三角形芽接,则先切成“T”字形,用芽接刀的舌端把两边的皮剥开,然后将三角形接芽垂直插入砧木的切口内;如是方块状芽接,则在砧木上光滑部位切成方框状,然后将方形接芽嵌入砧木的方框切口内。
       ⑥芽接:无论是三角形芽接还是方块状芽接,接穗皮部上端必须与砧木皮部切口上端对齐,不留空隙,这样双方的形成层才能彼此接通,容易愈合。上下对齐后,合拢“T”字形皮部两侧而将接芽包于中间。
       ⑦捆绑:芽接切口对齐后,开始捆绑。切口捆绑的最好材料用塑料薄膜剪成的宽1.5cm、长50cm的带子,捆绑是从芽接下方切口开始向上旋转缠绕,跳过叶柄,一直向上,封到上切口为止,把接口全部封紧,最后用薄膜带自身打结将其锁住。
       ⑧成活率调查与松绑:芽接1-2周后,就可以调查嫁接成活率。成活的标志是:叶柄脱落,接芽开始膨胀,接口四周愈合。松绑要等到芽接1个月后,究竟何时松绑要视下列情况而定:当发现砧木粗生长受限于薄膜带的捆绑,在捆绑处发现有下陷的迹象时;薄膜内的芽已进一步膨大,已见到受困于薄膜带的束缚时;芽接接口四周已经愈合时。松绑的时间一定要合适,早了会因愈合不好造成接芽枯干而死;晚了会造成愈合过程受限制,木质部韧皮部扩增受阻,封闭薄膜内的芽因温度太高而窒息死亡。芽接调查时的成活率为什么会经常高于剪条时的真正成活率,其原因就是一部分芽在松绑前后死亡造成的,故松绑日期必须选择正确。⑨嫁接后生长过程:芽接从8月中旬至12月初剪条前约有3个月的生长过程,称为芽接后生长过程。这个过程是芽接成活的宝贵时期,在这个时期内,要完成砧木与接穗双方皮部的愈合及生长;接芽与砧木输导组织愈合完善,双方韧皮部与木质部连成一体;接芽膨大,芽生长点进一步分化为完善的生长锥;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8704710006713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