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哪些常见的芸香科植物?



				
				
小崔崔shining
17604 次浏览 2024-06-06 提问
111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8 16:02:49 回答

序号  名称  别名  学名  
1  白鲜  Dictamnus  dasycarpus  
2  七里香  月橘、十里香、石松  Murraya  paniculata  (L.)  Jack.  
3  枳  枸橘、枳壳  Poncirus  trifoliata  
4  九里香  千里香  Murraya  paniculata  
5  茵芋  黄山桂   Skimmia  reevesiana  
6  金橘  Citrus  microcarpa  
7  金柑  牛奶橘  Fortunella  margarita  
8  佛手  五指柑、佛手柑、佛指香橼、飞穰   Citrus  medica  var.sarcodactylis  
9  香橼  Citrus  medica  
10  宽皮橘  黄果、广柑、广橘、橘子  Citrus  reticulata

2024-06-08 16:02:49 回答

芸香科植物的常见种及特点 :
橙,又名甜橙、广柑。小乔木,叶互生,革质,单身复叶,叶片椭圆形,叶柄具关节,两侧具狭翅,通称箭叶。柑果球形,果皮橙黄色,不易剥离。原产我国,长江以南各省普遍栽培,为著名亚热带水果,果皮入药,种子含油30%左右。 
柑橘,柑果扁球形,直径5~7厘米,橙黄色或橘红色,果皮疏松,易剥离。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广泛栽培,为著名亚热带果品;果皮入药称陈皮,有理气化痰、和胃之功效;核仁及叶能活血散结、消肿;种子油可制肥皂、润滑油等。 
柚,叶柄具宽翅。柑果大,直径10~25厘米。原产印度,约公元前500年已传入我国,著名品种有福建漳州文旦柚和广西容县沙田柚。除作果品外,根、叶及果皮入药,有消食化痰、理气散结功效。 
柠檬,又名黎蒙,柑果圆形,长约4.5厘米,黄色或朱红色,皮薄易剥离。原产亚洲。我国南部栽培。果味极酸,鲜果可加糖冲水饮用,广东一带将其渣去核蒸熟称柠檬饼,食用可消食开胃。另有洋柠檬(也称黎檬)(C.limon),和柠檬相似,但果椭圆形,用途和柠檬相同。 花椒,川椒或川红椒,又称大红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可孤植又可作防护刺篱。其果皮可作为调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药,种子可食用,又可加工制作肥皂。7~8月采收的称伏椒,9~10月取的称秋椒。花椒除各种肉类的腥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孕妇,阴虚火旺者忌食。花椒是落叶树种,性耐寒、耐旱、耐土瘠、喜阳光,适生于北方气候,春末先叶后花,繁殖通常用种子。与花椒近似而常见于长江以南各地的尚有竹叶花椒。 
两面针,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或段,晒干。蓇葖果成熟时紫红色,有粗大腺点,顶端正具短喙。 
黄檗(P.amurense)为落叶乔木,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边缘有透明腺点,结成核果。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朝鲜、日本、前苏联太平洋沿岸也有。生杂木林中。木材供建筑、航空器材、细木工用材等;树皮药用,含小檗碱,能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木栓层可做软木塞,内皮可做染料。 
山麻黄,其干燥全草或根可入药。又名虱子草、蛇咬药、蛇皮草,臭虫草等。 枳,别名铁篱寨、臭橘、枸橘李、枸橘、臭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栽培于荒地、路旁,或作庭园绿篱。 
吴茱萸,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米辣子等。通常分大花吴茱萸、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等几个品种。吴茱萸及其变种的接近成熟的果实为常用中药。其性热味苦寒,有散热止痛、降逆止呕之功,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脘疼痛等症。 
白鲜,中国产白鲜1种。见于长江以北各地。全株有羊膻气味,多年生宿根草本,花两侧对称,蓇葖果的顶角有芒状尖。根皮作中药,称白鲜皮,有去风湿、驱虫、止痒之效。
希望可以帮到你!

2024-06-08 16:02:49 回答

你好,植物体内通常有储油细胞或有分泌腔。习性多样。花很少单性,5~4基数,很少无花瓣。雄蕊与花萼同数或倍数,花丝很少合生成多束,花盘明显,心皮离生或合生,子房上位,柱头稀不增大。果为蓇?、蒴果、翅果、小核果、柑果或浆果,种子通常有胚乳。花粉粒通常具3~6沟孔,近长球形至近球形,最长轴16~100微米。从第三纪至第四纪的地层中先后找到花椒、吴茱萸、黄檗、飞龙掌血、酒饼簕等的叶、果与种子等化石。染色体基数x=9~13。约153属1000余种。全世界分布,主要产于热带及亚热带。中国共28属约150种(包括引进栽培种),南北各地均有,主要产于西南及南部。山麻黄属和枳属为中国特有属。  
  本科植物多具经济价值。中国产种大多为民间草药,少数属中药。原产南美的毛果芸香所含毛果芸香碱是治疗青光眼的有效药物。原产马六甲的巨盘木(福建有引种)是家具的良材。吴茱萸属某些种是速生树种。柑橘属和金橘属的多数种类的果是优良水果。本科植物普遍含挥发油,又常含与糖结合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和约  200多种香豆素,其中不少与伞形科植物的相同。主要是属于异环化合物的呋喃骈香豆素、不少属、种又含其他科罕见的有苦味的类柠檬素(limonoid)。此外,本科植物迄今已知含有  300  多种生物碱,  其中将近半数是本科植物所特有。中国产种所含生物碱主要属于异喹啉类(isoquinoline)、呋喃骈喹啉类  (furanoquinoline)和吖啶酮类(acridone),主要应用在医药方面。  
  山麻黄属   中国特有,单种山麻黄(图1)产长江三峡两岸地区。全株有芳香油。是一种重要的香精原料植物。  
  枳属   中国特有的单种属。  枳(图2)又称枸橘。广布于淮河以南、五岭以北地区,是具3小叶、果被短毛(也有几无毛的品种)的落叶灌木(也有冬季不落叶)。染色体基数与柑橘亚科的绝大多数属相同,都是x=9。它与金橘属和柑橘属2属或3属间杂交产生可育的杂种后代。它与甜橙杂交的后代称枳橙,与金橘属(金橘或金柑)杂交的后代称枳橙橘。枳是柑橘亚科中最耐寒的种,以冬季落叶的习性渡过寒冷季节,青岛市有露天栽种。枳用作砧木,可使植株矮化,因其根系发达且深根性,故抗旱力强。中药的枳实是以其幼果,不去种子,切片或整个制干而成,取嫩果整个制干的又称枳胎。枳壳则是采较大的果,去其种子及部分肉瓢,切片制干而成。枳的果和叶含枳苷(poncitrin),橙皮苷(hesperidin)等多种黄酮苷类,又含l-西内碱(辛弗林)(l-synephrine)、茵芋碱(skimmianine)等生物碱及其他化合物。  
  花椒属   中国约40种。分  2亚属:①花椒亚属,花无花瓣,心皮及花柱明显分离;②两面针亚属,花有花瓣,心皮及花柱紧靠合。花椒亚属的常见种如花椒广布于全国大多数省区。甘肃、陕西、四川产的统称川椒或川红椒,又称大红袍,果皮红润,油点大且突出,香气浓而味麻辣。可作食物调料。7~8月采收的称伏椒,9~10月取的称秋椒。前者优于后者。花椒还是一种芳香防腐剂。中国黄河以北的古墓中发现有花椒作填葬物。此外,它还是中药,有温中行气、逐寒、止痛、驱虫等功效。其根亦用作表皮麻醉剂。其木材淡黄色,露于空气后色泽变深,心边材区别不明显,木质部结构细致,径切面有光泽,材质中等,大材有美工价值,果皮含挥发油,主要成分有:花椒油烯、水芹烯、香叶醇等。根皮含白屈菜碱(chelerythrine)等生物碱。种子含油量  20~30%,属干性油。花椒是落叶树种,性耐寒、耐旱、耐土瘠、喜阳光,适生于北方气候,春末先叶后花,繁殖通常用种子。与花椒近似而常见于长江以南各地的尚有竹叶花椒。两面针亚属分披散或攀附性灌木和直立乔、灌木两类。前一类如两面针,产南部各省区。果径大者达7毫米,油点隐约,不突起。其根的内皮层有硫磺色粉质组织,味甚苦且麻辣,含两面针碱等多种生物碱。中草药用作镇痛剂,局部应用于麻痺神经末梢,有活血散瘀、消炎解毒和镇痛功效。并有抗癌作用。  
  吴茱萸属   中国约有20种,多数省区均产。常见的如吴茱萸,简称吴萸(图3),为高大的灌木或小乔木,各部密生油点,鲜叶有特殊异味且辣而麻舌,民间称之为臭辣子树。每果瓣有1种子,果皮的油点大而明显,干后暗褐黑色。药用的吴茱萸是采其嫩果,用甘草汤泡制晒干而成。因地理与生境不同,本种的变异颇大,以叶大而质厚,果序轴粗壮而果密集成球的一类为药用的上品。全株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吴萸烯,次为吴萸内酯、罗勒烯等。又含多种生物碱,果含吴萸苦素和吴萸醇等苦味物质。中药用作苦味健胃和镇痛剂。吴萸碱(evodiamine)对动物的子宫收缩有特殊的活性作用。  
  白鲜属   约5种,中国产白鲜1种。见于长江以北各地。全株有羊膻气味,多年生宿根草本,花两侧对称,蓇?果的顶角有芒状尖。根皮作中药,称白鲜皮,有去风湿、驱虫、止痒之效。主含白鲜碱(dictamnine)、葫芦巴碱(trigonelline)、胆碱(choline)及白鲜皮内酯(dictamnolactone)、黄檗内酯  (obakulactone)等苦味物质。  
  芸香属   约7种,原产地中海沿岸至亚洲西南部。中国引入芸香1种,又称臭草,全株有强烈的特殊气味,枝叶暗灰绿色,花瓣黄色,边缘撕裂如流苏。蓇?果沿腹缝线开裂。全株含挥发油及20多种香豆素,其中芦丁的含量较高。补骨素(psoralen)和花椒毒素(xanthotoxin)等是引致光敏皮炎的物质,又含多种喹啉类、呋喃骈喹啉类及吖啶酮类生物碱。民间用其枝叶作草药,用以清热解毒。也是一种兴奋刺激剂,主要刺激子宫及兴奋神经系统,有通经、利尿作用,过量会引致流产。种子为镇痉及驱虫剂。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43770933151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