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花卉盆栽技术?



				
				
晓晓小同学
24394 次浏览 2024-06-18 提问
70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20 11:26:24 回答

1,上盆、换盆的季节时间;
2,对植物枝杆、根部的修剪;
3,适宜的盆的质地与大小;
4,合适的盆土;
5,底肥的施放;
6,植物入盆的深度与根部安排;
7,上盆后浇水度;
8,上盆后对摆放环境的要求与养护要点;
9,恢复正常管理的时间。

2024-06-20 11:26:24 回答

一、上盆  在苗圃或苗床中培育的种苗,移栽到盆钵中继续栽培,称为上盆。
   1.选盆  盆的大小与花苗要相称。上盆时既要避免大盆装小苗,又要避免小盆装大苗。
   2.装盆  先用一至数片碎盆片(浅盆可用窗纱等)将盆底的排水孔盖上,然后装入一层较粗的  基质,再装入一层普通基质。将花苗放在盆中央,四周加上土并用手自盆边向中心压实。不  宜栽得过深,盆土也不宜装的太满,一般盆面离盆口  1.5cm  左右(俗称留沿口),以利于浇  水、施肥。
   3.浇水  上盆后立即浇水,水要浇足,一般连续浇两次,见到水从排水孔流出即可。
 
二、换盆  把盆栽的植物换到另一个盆中去的操作,称为换盆。  盆栽中有两种情况需要换盆:
   一是随着幼苗的生长,根群在盆内生长受到限制。一部分根系自盆孔穿出,或露出土面,此时应及时将植物有小盆换到大盆中,扩大根群的营养面  积,利于植株继续健壮生长;
 
   二是由于多年生长,盆中基质的物理性质变劣,养分贫乏,或基质被老根充满,植物的吸收能力下降,此时换盆仅是为了修整根系和更换新的基质。有小盆换大盆时,应按植株的当时体量和生长速度,逐渐换到较大的盆中,而不宜一次换入过大的盆钵。盆大苗小,水分不易控制,容易导致通气不良,影响生长。一年生与二  年生花卉在温室中生长迅速,一般到开花前要换盆  2~3  次。宿根花卉多为一年换盆一次,本花卉多为两年到三年换盆一次,依种类而定。  宿根花卉和木本花卉多在秋季生长将停止时换盆,活在春季生长开始前换盆。常绿种  类也可在雨季进行。如温室条件适合,管理周到,可随时换盆。但在花芽形成及花朵盛开的  时候不宜换盆。  将植株从原来的盆钵中取出,称为脱盆。脱盆时,一只手按住植株的基部,将盆提起倒置,另一只手轻叩盆边,取出土球。一些较大的花木可将盆侧放,双手轻拢植株基部,用  脚轻踹盆边,则可将土球取出。然后根据植物种类和栽培年限,对土球进行处理。
 
   一、二年生花卉换盆时,土球一般不作处理。如为宿根花卉,应将原土球肩部及四周外部旧土剔去一  部分,并将土层外围的老根、枯根、卷曲根全部剪除。宿根花卉结合换盆可进行分株,也可  结合分株繁殖进行换盆。木本花卉换盆时,也许要剔除土球外围的基质,一般剔除部分不可  超过土球的  1/3,并将裸露的老根、病残根剪除。盆栽植物不宜换盆时,可将盆面及肩部  旧土铲去再更换新土,也有换盆的效果。  换盆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并置庇荫处养护。因换盆时根系受伤,吸水能力减弱,盆  土不宜太湿。浇水过多时,易使根部伤处腐烂。待新根长出后,在逐渐加大浇水量。初换盆  时盆土也不可干燥,否则易在换盆后枯死。
 
   三、转盆转盆,  就是转换盆栽植物的方向。  单屋面温室中或在屋内近窗口摆放盆栽园林植物时间过久,由于趋光生长,植株偏向光线投入的方向而向一侧倾斜。为了防止植株偏向生长,应在相隔一定天数后,转换花盆的方向。  露地摆放的盆花,及时换盆可防止根系自排水孔穿入土中。
 
   四、倒盆  倒盆,就是调整盆栽植物在生长环境中的位置和盆栽植物之间的位置。  在两种情况下需要倒盆。其一是盆栽植物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株幅增大而造成株间  拥挤。为了加大株间距离,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必须进行倒盆。如不及时倒盆,会遭致病虫  危害和引起植株徒长。其二是在温室中,盆花摆放的位置不同,光照、通风、温度等环境因  素的影响也不同,盆花生长出现差异。为使植物生长状况一致,需要经常进行倒盆,来调整  植株的生长。一般倒盆与转盆同时进行。
 
   五、松盆土(扦盆)  松盆土可以疏松土面,便于盆内与外界的空气流通,同时可除去青苔和杂草。松盆土  可用竹片和自制小铁耙进行。
 
   六、浇水  容器栽培的水分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和细致的工作,是保证植株正常生长的主要栽培措施之一。
       1.植物种类不同,浇水量不同  蕨类植物、兰科植物、秋海棠类植物生长期要求丰富的水分;多浆植物要求较少的水  分。  同一类植物的不同品种对水分的需求也不一样,  如蕨类植物中,  肾蕨在光线不强的室内,  保持土壤湿润即可;而铁线蕨则要求将花盆放在水盘之中。
       2.植物的生长时期不同,对水分的需求不同  当植物进入休眠期时,浇水量应依植物种类不同而减少或停止。从休眠期进入生长期,  浇水量逐渐增加。生长旺盛时期,浇水量要充足。开花前浇水量要适当控制,盛花期适当增  多,结实期适当减少浇水量。
       3.季节不同,植物对水分的要求不同
       (1)春季,天气渐暖,盆栽植物出室之前,要之间加强通风锻炼。这时,应增加浇水量。草花每隔  1~2  天浇水一次;花木每隔  3~4  天浇水一次。
       (2)夏季,大多数盆栽植物种类放在荫棚下养护。但因天气炎热,蒸发量和植物的蒸腾量仍很大,每天早晚个浇水一次。
       (3)秋季,天气转凉,放在露地的盆栽植物,可每隔  2~3  天浇水一次。
       (4)冬季,盆栽植物移入温室,低温温室中的盆花(如三角花)每隔  4~5  天浇水一次;  中温及高温温室的盆花一般  1~2  天浇水一次;阳光充足而温度较高的温室内浇水要多一些。
       4.浇水时间  夏季以早晨日出前或傍晚日落后为好,冬季以上午  9~10  时为好。
       5.浇水的原则  盆土见干才浇水,浇水就应该浇透,俗称“干透湿透”  。要避免多次浇水不足,只湿表  层盆土,形成“截腰水”  。  浇水方法,除用喷壶浇灌外,还可用喷灌、滴灌、浸盆等方法。浸盆就是将喷在植株  浸在水中,使水自盆底的排水孔自然渗入盆土中。
 
   七、施肥  容器栽培的观赏植物除上盆时施入一部分基肥外,在栽培过程中还需追肥。一般一年  追肥  3~4  次。落叶种类在晚秋落叶后至在春发芽前,常青树种类在旺盛生长期前,结合换盆追肥一次;在生长旺盛期追肥  1~2  次;最后一次追肥于  8~9  月进行。追肥以速效肥为主。施肥原则为薄肥多施。

2024-06-20 11:26:24 回答

盆栽花卉的栽培土要求疏松、透气、保水、保肥、不积水。天然的盆栽土壤有:砂岩发育的山砂质红壤、塘泥腐殖土壤、泥碳土(即草煤土)等几种。其它两种需要通地人工合成(即按比例混合),如:腐质土和砂质红壤以2∶1的比例混合均匀的栽培土,栽培春芋、龟背竹、绿萝、绿巨人、鹅掌柴、七彩朱蕉、合果芋(红、绿宝石)等,温度和光照:各种植物因海拔各异植物的分布也不同,形成了每种植物的适生区域(小区环境),小区环境的不同,花卉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时数也各异。从热带引至亚热带种的假槟榔、斑玛、曼绿绒、发财树等,在热带地区适于室内外栽培,移至亚热带,由于紫外钱的照射强烈,夏季易灼伤;冬季易被霜冻冻坏,无法在野外越冬,必须移入大棚或室内。花卉的水份供给,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春末夏初至秋末冬初这一段时间,气温较高,雨量充沛,植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大增,浇水应选择早晚,避免灼伤。室内花卉由于这段时间空气湿度大,室内叶面的蒸腾量较小,10天左右才需浇一次透水。从初霜冰到来之时至翌年春来(即倒春寒)这段时间,空气干燥,温度低,水温相对较低,浇水应尽量选择晴天下午。室内观叶植物的浇水要特别小心,浇室内花卉的水温必须在25℃-38℃之间,才能使用。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62283039093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