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钗石斛种植方法是什么?



				
				
两小酒窝
39885 次浏览 2024-05-31 提问
105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2 05:47:01 回答

金钗石斛种植方法是:
1、种苗选择与处理
选种时,应选择无病、无虫危害、无霉变的健壮石斛分蔸苗、组培苗作生产用种苗,种苗还可以用石斛茎中上部的茎节上先长根后长芽而形成新的小植株(带苗茎,农民称之“龙抱柱”);切忌有病虫危害和采收时间长而发生干烂霉变的种苗作为扩大生产用种,否则将会给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种苗根据苗源情况进行分蔸,苗源充足,按每窝5-8苗,苗源缺乏按每窝2-3苗或单株或带茎苗。
2、栽培时间
石斛种植宜选在春(2月下旬~3月)、秋(9月下旬~10月)季栽种为好;实践证明,春季栽种比秋季栽种更好。这主要是充分利用植株休眠,体内积累有机养料充足和阳春3月,气候回升,风和日暖,万物复苏的黄金季节,温湿度、日照、雨水利于石斛迅速萌发。秋季种植是利用秋天的适宜温度(利用“小阳春”的特殊气候)进行种植。栽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后,即可选择最佳种植季节大力发展石斛生产。
3、栽培方法
(1)贴石法:将经过科学处理后的小窝种苗基部紧贴石头,然后用线卡固定,将根牢固地固定在石头表面,然后再用腐熟牛粪、苔藓覆盖石斛根部,嫩芽向上,密度30CM*30CM。
(2)贴树法:选择树杆较粗大、沟槽多而深的阔叶树[如黄桷、乌桕(俗称卷子树)、柿子树、桐子树等],在树体淋雨面,用刀在较平而粗的树枝或树干上砍一浅裂口,将已处理好的石斛,用竹钉或绳索将基部固定在裂口处,然后再用牛粪:泥土(5:1)涂于石斛根部。贴树栽培的密度一般按30~40cm一窝进行栽种,为防止风吹和雨水冲刷,一般应捆两圈,以固定须根于树干或树丫上,使其新根生出后沿树体紧密攀沿生长。
(3)栽培注意事项  条件成熟栽,条件不成熟暂时不栽,必须人为创造适宜石斛生长的环境条件(包括栽培地的遮荫、灌溉水源等)再栽。石斛不能种植在雨水淋不到的地方。
2、石斛的繁殖方式
石斛的繁殖一般采用无性繁殖,有分株繁殖、扦插繁殖和高芽繁殖3种方法,以分株繁殖法为主。
3、病虫害防治
石斛的病虫害主要有石斛黑斑病、石斛煤污病、石斛炭疽病和石斛菲盾蚧等,防治一般有50%多菌灵1000倍液、40%乐果乳剂1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等方法。
金钗石斛又称金钗石、扁金钗、扁黄草、扁草。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胃病、干呕、舌光少苔。
性状:茎下部圆柱形,中部及上部扁圆形,稍曲折略呈“之”字状,长18~50cm,直径4~12mm,节间长1.5~6cm。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基部有光泽,具纵沟及纵纹,节膨大,棕色,节上有互生花序柄及残存膜质叶鞘。质轻而脆。质轻而脆。鲜品茎绿色,质量。味苦。

2024-06-02 05:47:01 回答

石斛的种植方法是怎样的?石斛的种植方法可以分为选附主、繁殖、田间管理、防治病虫等四个方面。石斛喜阴凉湿润环境,常附生于阴凉湿润的树上和岩石上,尤其是半阴半阳的地方,附生有苔藓植物的石灰岩上和树上生长最好。
  石斛又名石斛兰,为兰科石斛属植物。是我国古文献中最早记载的兰科植物之一。由于花形、花姿优美,艳丽多彩,种类繁多,花期长,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和关注,在国际花卉市场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广泛栽培,尤以东南亚最盛。其中以泰国产量最大,1993年年产3600吨石斛兰,1994年出口意大利6290万支、荷兰1425万支、德国1170万支,还出口日本和北美。另外,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我国台湾也有一定数量生产,主要出口国家有荷兰、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和日本。菲律宾以自产自销为主。在亚洲,日本是石斛兰最大的进口国,1993年市场销售230万盆、销售额为2800万美元,占盆栽花卉销售的第六位。石斛的种植,对环境的要求比较严
  石斛种植方法
  1、选地:选在海拔300-700米的低山区,河流山谷的西北或东北坡向,较阴湿的地方。如以树木为附生者,应选树干粗,树冠密,树皮厚多纵沟纹,含水量多,常有苔藓植物生长的阔叶林,如黄角树、油桐、青杠、槲栎、乌桕和银杏等;以岩石为附生者,应选阴湿,有苔藓植物生长的岩石或石壁,以有多处凹陷和缝隙者为佳。不长苔藓的可于头年在树干或岩石上培养一些苔藓和石苇等。
  2.扦插繁殖:插床基质可用腐植质土或蛭石,并搭好荫棚,扦插时将石斛分成单株,每株1茎,按行株距10厘米左右扦插于基质中,深度以茎不倒为度。插后要常浇水,保持湿润,当腋芽萌发,并长出白色气生根后,将单株横置畦床上,用小石块压着,上盖细腐植质土约2厘米厚,待幼芽3-5厘米高时,分割幼芽移栽于树干或石头上。也可在采收时将3年生石斛茎剪为两段,下段加工为商品,上段作为繁殖材料,将上段横置于阴湿的平板石上,摆前于石板上敷一层薄薄的泥粪,摆后用小石头将下部压着进行育苗,当腋芽和气生根长出形成幼苗时即可移栽。
  3、田间管理
  1).浇水石斛栽后应保持湿润的环境条件,植株才能生长良好,遇天旱要适当浇水,但不宜浇水过多,以免积水烂根,致使植株死亡。
  2).除草种在树上的石斛,很少有杂草生长,种在石头上的常有杂草丛生,应随时拔除,遇有枯枝落叶也应检掉。
  3).追肥栽后第二年开始追肥,每年2次,第一次在4月份,用油饼、油脚、猪毛、豆渣或人发等其中一种或几种和牛粪,肥泥,加钙镁磷肥和少量氮素化肥调匀,发酵后,薄薄地敷在石斛根际周围,促进幼芽生长。第二次在11月上旬,同样用上述稀泥肥敷在石斛根的周围,使能保温过冬。
  4).修剪每年春季石斛发芽前,采收石斛时,应剪去部分老枝、枯枝和过密的茎,以促进萌发健壮的新茎。种于树上者,还要剪去过密的树枝,使透光适度。
  4、病虫害防治:叶斑病常于初夏发生,嫩叶上呈现黑褐色斑点,斑点周围显黄色,逐渐扩散至整个叶片,最后叶子枯黄脱落。发生期用1∶1∶15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防治。
  选苗
  市面上石斛的种类很多,其中以铁皮石斛的药用价值最高。市面上,大多都称自己是霍斛或叫铁皮枫斗,其实只有质量最好的霍山石斛才称为铁皮枫斗,其价格每克都在十块钱以上,甚至更贵。质量稍差一些的有耳环石斛,再差的就是金钗石斛,不过依然价格不菲,一般每克一块到几块不等。**很多称铁皮枫斗的,价格却很便宜的,一般都不是正宗的铁皮枫斗。如果要买的话,只有两个地方是能买到正宗放心的,一个是同仁堂,一个是福临门铁皮石斛,而福临门比较实惠。
  采收与加工
  1)采收:栽后2-3年即可采收,但生长年限越长,茎数越多,产量越高。一年四季均可采收,以11月上旬至第二年3月上旬为宜,这时石斛停止生长,枝茎充实饱满,干燥率较高。采收时可用剪刀剪下枝茎,要收老留嫩,剪大留小,严禁全株连根拔起,使之能继续生长,以便年年采收。
  2)加工:加工方法因产地和种类不同而有差别。除鲜用外,一般可炕干或晒干。四川一般在冬季采收,将石斛除去叶片及须根后,集中堆放,用稻草或草席覆盖,2-3天喷水一次,沤15-20天,用稻谷壳搓掉茎上鞘膜后烘炕,烘炕时火力应均匀,不宜过大,上盖草席、麻袋,半干时翻动一次,再炕至全干;广西地区加工时,先用开水烫过,再晒或烘时趁热边搓边晒至全干;加工成"西枫斗"主要选用铁皮石斛等植株的粗短部分,用文火烤软,搓成螺旋形或弹簧状后,再烤,如此反复搓烤数次,直至成型不变,最后烤至全干。在加工过程中,要将多余的细根除掉,只留两根称为"龙头",同时要完好地保留茎末细梢,称为"凤尾"。

2024-06-02 05:47:01 回答

繁殖方法
组织快繁:组培苗栽培前应先进行14~21天的炼苗,具体措施是将组培苗移至炼苗房,使其在开放变化的环境中逐渐适应自然环境,待组培苗叶色浓绿时即可出瓶种植。出瓶前先将瓶盖打开,让瓶苗在室外空气中放置2~3天,让其适应自然温湿度。然后进行洗苗,洗苗时将带有培养基的幼苗轻轻取出,置于盆中清洗,污染苗和裸根苗或少根苗应分开放置。组培苗先用自来水清洗,主要是应洗掉琼脂,以免琼脂发霉引起烂根,而后再用清水漂洗一下。洗苗时最好根据苗的大小和优劣同步进行分级,以便栽培、管理,提高组培苗的成活率并使其生长整齐。
分株扦插繁殖:分株时选择1年生或2年生、色泽嫩绿、健壮、萌发多、根系发达及无病虫害的植株作种株,剪去枯枝、断枝、老枝及过长的须根,将株丛切开,分成小丛,每丛带有叶的茎株5~7根,即可种植。
种子采集与种苗选择:每年11月下旬在产地采集成熟的石斛蒴果,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组培苗。生产用种苗选择无病虫为害,健壮的野生苗或组培苗。
栽种时间:春季栽培时间为2月下旬至4月初;秋季栽培时间9月下旬至11月中旬。
田间管理
1、水肥管理:腐熟的农家肥1650kg/667m2(亩),石斛专用肥50  kg/667m2(亩),石斛营养液400倍液;浇水以基质不干不涝,保持基质湿润为度。
2、除草:随时清除根际周边杂草。但在高温季节不宜除草,拔除杂草不要伤根。
3、调整郁闭度:石斛生长地的都闭度在60%左右,因此要经常对附生树进行整枝修剪,以免过于荫蔽或郁闭度不够。
4、整枝:每年春天前发新整时,结合采收老茎将丛内的枯茎剪除,并除去病茎、弱茎以及病者根,栽种6~8年后视丛蔸生长情况翻蔸重新分枝繁殖。
5、病虫防治
石斛软腐病:易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发生,且发病快,严重时,整株腐烂解体呈湿腐状。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77%可杀得101可湿性粉剂2  000  mg/  kg防治效果最好,喷药后12  d防治效果可达78%以上。也可用8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同时,还要加强棚内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和降低棚内湿度。若患病要及时拔除病株,并用广谱性抗菌剂,如托布津、多菌灵、科博等消毒杀菌,然后重新用消毒过的基质栽植。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7396507263183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