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黄芩的功效与作用哪个知道?



				
				
鬼鬼Jacky
45001 次浏览 2024-06-14 提问
36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16 23:34:41 回答

【功能与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黄芩片:  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或蒸半小时,取出,切薄片,干燥(注意避免曝晒)。该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黄棕色至棕褐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放射状纹理。照上述[鉴别](1)、(2)项下试验,应显相同的结果;照上述[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含黄芩苷(C21H18O11)不得少于8.0%。

2024-06-16 23:34:41 回答

黄芩有九大用处泻肺热;上焦皮肤风热风湿;去诸热,利胸中气;消痰膈、除脾经诸湿;夏月须用.妇人产后养阴退阳.安胎。以酒炒则上行,主上部积血,非此不能除。下痢脓血,腹痛后重.身热久不能止者,须与芍药、甘草同用。
  别名:腐肠、空肠、内虚、妒妇、经芩、黄文、印头、苦督邮
  性味:性寒、味苦.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
  主要产区:东北,河南.甘肃,陕西.山东.四川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黄芩性味苦寒,被古代名医朱丹溪视为“安胎妙药”,在怀孕的期间可以用来清热凉血、除胎热。

2024-06-16 23:34:41 回答

黄芩,又名:空心草、黄金茶。  多年生草本,主根长大,略呈圆锥状,外皮褐色。茎方形,高25~60厘米,基部多分歧,光滑或被短毛。叶对生,卵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4.5厘米,宽3~12毫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全缘,具睫毛,上面光滑或被短毛,下面有腺点,光滑或仅在中肋有短毛;无柄或有短柄。总状花序脓生,花偏向一方;萼钟形,被白色长柔毛,先端5裂;花冠唇形,上唇比下唇长,筒状,上部膨大,基部甚细,紫色,长2~2.5厘米,表面被白色短柔毛;雄蕊4,2强;雌蕊1,子房4深裂,花柱基底着生。小坚果4,近圆形,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于草原、高燥砾质的山坡。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四川、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  本植物的果实(黄芩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下列同属植物亦同供药用:  ①粘毛黄芩,又名:黄花黄芩。形态与黄芩相似,唯植株较矮,高仅10~27厘米。花淡黄色,花萼密被腺毛及柔毛。小坚果被长柔毛。  生砂砾地、荒地或草坡。分布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  ②滇黄芩,又名:西南黄芩。植株矮小,高10~25厘米。茎直立,每节间密被两纵列白色柔毛及腺毛。叶片长椭圆形或广披针形,长达3.5厘米,宽约1.2厘米,全缘或稍具疏齿,两面疏被微柔毛;无柄。总状花序顶生;花冠蓝紫色,外面密被柔毛及腺毛。小坚果椭圆形,棕褐色,被柔毛。  生于山区林边或疏林间。分布四川、云南等地。  ③甘肃黄芩,形态与滇黄芩相近,但叶较宽,呈卵状三角形,叶缘有不等的锯齿,叶柄显著。  多生于石山地向阳草坡上。分布甘肃、陕西及山西。  ④薄叶黄芩,植株较小,高约35厘米。叶较薄,上面无毛或散生短毛,下面叶脉及边缘具短毛,散生腺点。  分布东北至宁夏等地。  ⑤丽江黄芩,茎高20~36厘米,被倒向小疏柔毛。叶近无柄,椭圆状卵形或椭圆形。花冠黄白色、黄色至绿黄色,常带紫斑。  生灌丛、草坡或松林下。分布云南西北部。  ⑥川黄芩,茎高10~30厘米。叶片大多为卵形。花冠白色、绿白色至紫色、紫蓝色。小坚果卵球形,具瘤。  生于草坡、高山森林林缘。分布四川西部。
  黄芩子的功效与作用:
  《别录》:"主肠澼脓血。"
  黄芩子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435780525207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