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杆散尾葵怎么种植?



				
				
隔壁老袁无敌
65060 次浏览 2024-05-29 提问
73

最新回答 (5条回答)

2024-05-31 00:52:13 回答

1  挑选。主干粗壮(强调),叶片不要求多但要浓绿宽阔,新叶少但整体丰满,(这是重中之重,散尾葵现在激素大棚栽植的很多,这些抵抗力差,环境轻微改变就会黄叶焦叶,1.5米的商品苗南方2年就达到了,而正常栽植需要4~5年,但同样高度的2年苗和5年苗主干的粗细差很多,所以饲养难度和植物本身的抵抗力也差很多了。2~3年的散尾葵有个现象是新叶特别多,到处都是新叶,但是一旦回家饲养马上就不行了,所以挑选时注意不要选新叶很多的,而且往往卖家是成批进货,有几棵是这样的话就可以换一家人家了,因为他的散尾葵都是一家来的,都是激素苗)购买时间避免冬天,冬天卖一棵死一棵(上海这里)
2  栽植。一般回家会选择一个好看一些的盆,换盆时注意,土球和新盆盆缘的土药夯实,不要有空洞。否则水浇不透。
3  环境。光照充足、明亮、光线柔和处。避免太阳直射。经常喷水,叶面叶背以水珠不下滴为宜。
4  浇水。土壤表面干时浇水,浇水浇在主干正中间,让水四散开来,均匀下沉。浇水没有固定几天浇一次,季节、气候、温度不同,浇水间隔时间不同,需要经常观察土壤。一般新换盆的浇水可以勤一些。
5  施肥。复合肥就可以了,但每年至少2次,均匀撒在土壤表面。30厘米盆30~40粒,40厘米盆40~50粒。

2024-05-31 00:52:13 回答

①基质。散尾葵喜生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中,粘性土壤、碱性土壤或砂质含量过多的土壤不适宜栽培。一般可用腐叶土4份+沙子1份+腐熟的有机肥料2份混合即可。
②用盆。以陶盆最好,既有泥瓦盆透气性好的特点,又有瓷盆美观的特点。而且花盆以稍高者为好,更加显出散尾葵优美的曲线。还有就是花盆大小要适宜,不宜太小或过大,否则太小宜倒,且有“头重脚轻”之感;太大也不美观且蓄水多时对根系生长不利。塑料盆、瓷盆也可。
③栽培深度。由于散尾葵具丛生特点,所以不宜栽植太深,一般埋入土壤5厘米左右即可。
④光照。散尾葵喜光照,但不喜强烈的夏季光照直射,一般于5月中旬至9月上旬需要遮荫30~50%。虽然它比较耐荫,但不宜长时间放于无光照处,以树下散射光照处最适宜。冬季与早春则需要充足的光照,既利于越冬,又可积累更多的养分,对于萌发新叶有益。
⑤温湿度。散尾葵喜温暖湿润,适宜生长温度为15~28℃之间,高温下需要经常喷水降温及保持良好的通风。不耐寒,冬季需要保持在10℃以上,5℃左右则易受冻害,需要及时入室保护。喜湿润怕干燥,特别是温度较高时,较高的空气湿度很重要。
⑥浇水。喜水又怕涝,室内养护者,可在表土见干后浇透,冬季室温稍低者,可在表土干燥2~3天后再浇透水。室外养护者,5月中旬至9月中旬可保持盆土湿润,其他时间见干见湿。
⑦施肥。散尾葵全年生长出来的叶片并不算多,但是需要勤加施肥,叶片才会更加美丽、舒展。一般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次即可。生长温度条件下每半月浇灌液态肥料一次或每月穴施固态肥料一次。冬季温度不适宜时暂停施肥。
⑧修剪。由于散尾葵不耐强修剪,所以修剪上一般只将枯黄、病变、撕裂的叶片剪除,枯黄的叶鞘去除而已。叶尖因干燥等原因出现枯黄时,可只剪齐叶尖,不必去除整叶。
⑨繁殖。散尾葵繁殖可选择播种、分株进行,但种子不宜获得,故不采用播种法。分株在室内保护性栽培上四季均可进行。一般以每年的4月最适宜,分株时将其脱出盆来,去掉部分盆土后用利刀在根部交接处切割开即可另植。注意,分株时株丛不宜太少,否则恢复慢。有条件者可在根系伤口处涂以草木灰或硫磺粉消毒,稍加遮荫,温度为20~26℃之间,见干见湿养护,一月后再根部施肥即可。
⑩病虫害防治。除了因环境不适及养护不当造成的生理性病害外,还有红蜘蛛、介壳虫是常见的虫害,所以及时防治是养护好散尾葵的最佳方式之一。

2024-05-31 00:52:13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散尾葵为丛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在原产地可高达3—8m。室内盆可达2m以上。茎干光滑,羽状复叶,叶柄稍向下弯曲。小叶狭披针形,富光泽。亮绿色。细长的叶柄和茎干金黄色。基部分蘖较多,故呈丛生状。整体株形丰满而线条柔和纤细,使人感觉安逸舒适并有亲近感。
散尾葵株形优美、较耐阴,盆栽后是布置客厅、书房、卧室、会议室、室内花园或阳台的高档观叶植物。在明亮的室内可以较长期的观赏,在阴暗的房间也可以连续摆放4—6周。根据株形大小和摆放的需要,可用中小盆栽植,也可大丛栽植于木桶中。
主要用分株法繁殖。约3年左右分盆1次。华北地区,可于4月中下旬结合换盆分株。选分蘖多的盆,扣出植株,去掉部分旧土,将其分割成2至数丛。每丛最少有苗2株以上,并注意保持优美的株形。分别栽植后放温度较高的室内,在20℃以上恢复较快。
盆栽散尾葵可用腐叶土、泥炭土加1/3的河砂或珍珠岩及基肥配成培养土。5—10月份,每1—2周施1次液肥。散尾葵喜半阴环境,春夏秋3季应遮去50%左右的阳光。冬季温室栽培可不遮光。散尾葵喜高温、潮湿的环境,十分怕冷。冬季夜间温度应在15℃以上,白天25℃左右较好。若长时间低于5℃,必受冻害。在生长季节,需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和植株周围较高的空气温度。冬季应保持叶面清洁,可经常向叶面少量喷水或擦洗叶面。

2024-05-31 00:52:13 回答

栽植。一般回家会选择一个好看一些的盆,换盆时注意,土球和新盆盆缘的土药夯实,不要有空洞。否则水浇不透。
 环境。光照充足、明亮、光线柔和处。避免太阳直射。经常喷水,叶面叶背以水珠不下滴为宜。
浇水。土壤表面干时浇水,浇水浇在主干正中间,让水四散开来,均匀下沉。浇水没有固定几天浇一次,季节、气候、温度不同,浇水间隔时间不同,需要经常观察土壤。一般新换盆的浇水可以勤一些。
 施肥。复合肥就可以了,但每年至少2次,均匀撒在土壤表面。30厘米盆30~40粒,40厘米盆40~50粒。。。。。。。

2024-05-31 00:52:13 回答

散尾葵性喜温暖,畏寒,耐阴,室温在8℃以上才能安全越冬,低于这个温度,枝叶易冻焦,严重的全株还会冻死。平时,散尾葵可久放在有光亮度,并通风的室内培养观赏,但忌室外烈日曝晒。在20-35℃最佳生长期时,每月需追施薄肥1-2次。冬天盆土应偏干、忌湿,夏天生长期,应浇水防干。每隔2-3年需翻盆换土1次,盆土可用1/3山泥加入2/3河沙;或用河沙与发酵过的木屑各一半拌和后使用。采用泥盆或铀盆,以利排水透气。  栽植  培养土一定要排水良好,最好使用有机质含量较多的土壤。盆栽可用腐殖土或泥炭土加1/3的河沙或珍珠岩加少量基肥配制成培养土。栽时要埋得稍深些,以利新芽更施肥  旺盛生长的5-6月,每1-2周施肥水1次。肥料以迟效性复合肥为好。深秋后停止施肥。  好扎根。浇水  浇水应把握“干透湿透”的原则,生长期注意及时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夏季生长旺盛时一天要浇2次水。深秋后及阴雨天控制浇水。    需经常保持植株周围较高的空气湿度。夏季还应常向叶面、地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冬季应保持叶面清洁,可经常向叶面少最喷水或擦洗叶面。  温度、光照  散尾葵生长适温为25-35℃。耐寒力弱,对低温于分敏感,越冬温度应在10℃以上,若低于5℃,植株必定受害。北方散尾葵冬春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温度过低。    夏天应遮去50%的阳光,最忌烈日直射,即使短时间曝晒也会引起叶片焦黄,很难恢复。在室内要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过于阴暗对散尾葵生长不利。冬天可置于光照良好病虫防治  (1)缺氮症:叶片颜色由均匀的浓绿褪为黄色,植株生长速度变缓。防治方法是增施氮肥,根据情况通过根施或叶面喷施0.4%尿素2-3次即可。    (2)缺钾症:老叶由绿色褪成古铜色或橙色,甚至出现叶片卷曲,但叶柄仍然保持正常生长,随着缺钾素加剧,整个树冠都褪色,植株生长受阻甚至死亡。防治方法是土施硫酸钾,按1.5-3.6千克/株用量,在1年中分4次施下,另外加入0.5-1.8千克硫酸镁,以做到平衡施肥,防止缺镁症的发生。    在春季到来时,由于通风不畅可能有白粉虱危害,可用加德士敌死虫200倍液喷雾防治,叶片及根部都要喷到。如果能经常保持良好的通风,散尾葵就不容易发生白粉虱。如环境干燥又通风不良,还会发生红蜘蛛危害,可用速螨酮20%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稀释液喷雾防治。  的地方培育繁殖  散尾葵可用播种法和分株法繁殖。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8311104774475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