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叶片发黄是怎么回事?



				
				
维基先生Wiki
58845 次浏览 2024-06-02 提问
114

最新回答 (7条回答)

2024-06-04 18:05:01 回答

四个原因:  一为水黄,就是水浇得太多导致土壤积水久湿,透气性差甚至部分须根腐烂。表现出嫩叶暗黄无光泽,新梢萎缩。  二为肥黄,就是肥多,表现为老叶枝尖变黄脱落,新叶虽肥厚有光泽但一般凹凸不舒展。如果是可撒上一层小白菜或萝卜种子,出苗几天后再拔掉,以消耗养分。  三为旱黄,由于长期没浇透水或脱水,新叶虽叶色正常,但下部叶片渐向上干黄脱落老化。  四为碱黄,尤其一些南方花卉喜酸性土壤,而北方水质偏碱则出现叶子渐退色变黄甚至脱落。最简单的办法是浇经过发酵的洗米水或雨水

2024-06-04 18:05:01 回答

1、土壤  杜鹃喜疏松、通气性强、排水良好、pH值在5-6.5之间、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以山泥最为适宜,也可用腐叶土、松针土、草炭土或腐熟的木屑等,但忌用碱性土或排水不良的黏质土。  2、温度  杜鹃喜温凉气候,多数杜鹃有一定的耐寒能力.,最适生长温度为12~25℃,温度超过30℃时生长缓慢或呈半休眠状态,温度低于5℃进入休眠期,低于-3℃会出现冻害。因此,在北方冬春寒冷、干燥的环境条件下,应将杜鹃移入室内养护,室温15℃最为适宜。对于多数杜鹃来说,室温不能低于5℃,西洋杜鹃不能低于10℃,否则越冬困难。  3、水分  杜鹃根系浅且发达,根须细如毛发,对水分十分敏感,怕早也怕涝。一般要求土壤持水量不低于18%,但若盆内积水,也会出现烂根死亡,因此浇水多少是养好杜鹃花的关键。一般来说,浇水应根据季节、天气情况、植株大小、盆土干湿、生长发育需要灵活掌握。冬季气温下降,杜鹃生长缓慢,需水少,应适当减少浇水量;春季气温回升,杜鹃开花抽梢,需水量增大:夏季高温季节,应随干随浇,午间和傍晚在地面和叶面喷水,以降温增湿;秋季天气转凉,应减少浇水,以防出现二次生长,不利越冬。从生长发育来看,营养生长阶段需水量多,花芽形成阶段浇水应少,浇水多了会使枝叶徒长,花芽减少。花芽形成后不宜多浇水,以防花芽顶端开张,翌年不开花。浇水以中性或微酸性的雨水、河水、池塘水最佳。如用自来水,最好在缸中存放1-2天,待氯气挥发后再使用。长期浇水会降低土壤酸度,所以,浇水时可加入0.2%的硫酸亚铁,每5天浇一次。或加少许食醋,每隔半个月浇一次,以确保土壤呈微酸性。  4、施肥  杜鹃喜肥,要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杜鹃根系细而密,吸收肥料能力差,忌施浓肥或生肥。常用肥料有腐熟的饼肥、鱼粉或豆汁。杜鹃从花芽分化到孕蕾开花,约需  8-9个月的时间,合理施肥是使杜鹃花繁叶茂的关键环节。  具体施肥方法如下:  杜鹃谢花后应施以氮为主的肥料2-3次,每隔10天1次,以促进枝叶生长。8月后新生枝叶木质化,是杜鹃孕蕾的关键时期,应施入以磷为主,氮、磷结合的肥料2-3次,每半个月施1次。此时如不施肥,或缺少磷肥或使用豆汁等含氮较高的肥料,杜鹃就会只长枝叶不孕蕾。冬季休眠期不用施肥。开花前施以磷为主,氮、磷结合的薄肥1-2次,使其开花时花大色艳,此时施肥浓度要低,过浓会导致花蕾枯焦开不出花来。  5、光照  杜鹃为半荫性植物,忌烈日直射和干燥闷热,所以养护时应放在半荫通风处。  6、修剪  杜鹃植株低矮,萌芽力强,枝条茂密重叠,横生枝较多,不利通风透光,故应注意修剪。修剪时间宜在春季花后和秋冬之际进行。要适时抹去不定芽,疏掉过多的花蕾。特别是花期过后,会有少量枝干枯黄和老叶脱落,要及时摘去残花,修去病枝、徒长枝及扰乱树形的枝条,以改善冠幅和通风透光条件

2024-06-04 18:05:01 回答

(1)浇水过多,盆土长期过湿,造成土中缺氧,使部分须根腐烂,阻碍正常呼吸和水分养分的吸收,引起叶片变黄脱落。受害后先是嫩叶变成淡**,继而老叶也渐渐发黄,应立即控制浇水,暂停施肥,并经常松土,使土壤通气良好。
(2)干旱脱水。养花漏浇水或长期浇半腰水(即上湿下干),影响养分吸收,也易引起叶色暗淡无光泽,叶片萎蔫下垂。先是下部老叶老化,并逐渐由下向上枯黄脱落。此时需少量浇水并喷水,使其逐渐复原后再转入正常浇水,
(3)长久脱肥。长期没有施氨肥或未换盆换土,土中氮素等营养元素缺乏,导致枝叶瘦弱,叶薄而黄。需及时倒盆,换入新的疏松肥沃的培养土逐渐增施稀薄腐熟液肥或复合花肥。
(4)施肥过量。施肥过多就会出现新叶肥厚,且多凹凸不平,老叶干尖焦黄脱落,应立即停止施肥,增加浇水量,使肥料从盆底排水孔流出,或立即倒盆,用水冲洗土坨后再重新栽入盆内。
(5)炎热高温。夏季若将性喜凉爽的花卉(如仙客来、倒挂金钟、四季海棠)放在高温处让强光直晒,极易引起幼叶叶尖和叶缘枯焦,或叶黄脱落。需及时移至通风良好的阴凉处。
(6)蔽荫过度。若将喜阳光的花卉长期放在蔽荫处或光线不足的地方,就会导致枝叶徒长,叶薄而黄,不开花或很少开花。需注意将花盆移至向阳处。
(7)水土偏碱。北方多数地区土壤及水中含盐碱较多,栽植喜酸性土花卉,如杜鹃、山茶、含笑、栀子花、兰花、白兰、桂花等,由于土中缺乏可被其吸收的可溶性铁等元素,叶片就会逐渐变黄。栽植时要选用酸性土,生长期间经常浇矾肥水。
(8)密不通风。若施氮肥过多,枝叶长得进于茂盛,加上长期未修剪,致使内膛枝叶光线不足,容易引起叶片发黄脱落。应合理施肥并加强修剪,使之通风透光。
(9)空气干燥。室内空气过分干燥时,一些喜湿润环境的花卉,如吊兰、兰花等往往会出现叶尖干枯或叶缘焦枯等现象。应注意采取喷水、套塑料薄膜罩等法增加空气湿度,
(10)温度不当。冬季室温过低,对于性喜高温花卉常易受到寒害,因而导致叶片发黄,严重时枯黄而死。若室温过高,植株蒸腾作用过盛,根部水分养分供不应求,也会使叶片变黄。应请注意及时调整室温。
(11)土壤偏酸。南方红壤土偏酸,镁元素等易流失,栽种耐碱或喜微缄性土的花木,如夹竹桃、黄杨、迎春等,常易出现老叶叶脉间失绿发黄现象。可施钙镁磷肥或喷洒硫酸镁溶液。
(12)病虫为害。受到真菌等病菌侵害引起的叶斑病,易使叶片局部坏死,出现**斑点或斑块,严重时整叶枯黄脱落,受到花叶病毒侵染后叶片上出现黄绿相嵌的斑驳;遭受介壳虫、红蜘蛛等为害,叶片也会变成局部黄枯,甚至整叶萎黄脱落。均应及时喷药防治。
(13)强性刺激。防治病虫害时使用农药浓度过大,或者受到大气中有毒气体污染,或者气温高时骤然浇灌冷水等,均易引起叶尖或叶面局部发黄焦枯,甚至全株枯死。因此应注意合理使用农药,设法排除空气污染源。盛夏避免在中午前后用冷水浇花。

2024-06-04 18:05:01 回答

杜鹃花对土壤和水分要求严格,土壤要求酸性土,PH要求4.5~6。浇水也是呈酸性的水。杜鹃喜湿润怕干旱,但不耐渍水。展叶期缺水导致叶色变黄,新叶不舒展,叶萎蔫,嫩叶从尖端变成焦黄,最后全株枯黄。望能帮您!

2024-06-04 18:05:01 回答

杜鹃花叶子发黄的原因有很多
土壤  温度  水分  施肥  光照  修剪

2024-06-04 18:05:01 回答

极有可能是浇水多少或者施肥过量等原因。可在在网上看看或者向花店老板咨询养杜鹃花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到你。

2024-06-04 18:05:01 回答

有这样几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土壤碱性化,根系萎缩,所以叶片发黄;可以通过浇施硫酸亚铁或白醋溶液来治疗。第二种可能就是平时浇水偏多,根系开始腐烂造成的。如果是这个原因,可以扣水。第三种情况就是缺肥,特别是两年以上不换盆土,也可能出现叶片发黄。如果是这个原因,应该换盆土或追施有机肥。
希望可以帮到你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138639450073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