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西红柿树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打怪兽789
69726 次浏览 2024-06-23 提问
103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25 11:49:42 回答

温室番茄无土栽培,一年四季都可进行。日光温室番茄无土栽培可根据温室性能具体确定茬口安排,一般以冬春茬和早春茬生产为主。
1.育苗
利用育苗盘装草炭或细炉渣等基质,也可以装营养土,浇透水后,把催出小芽的种予均匀撒在上面,覆盖1厘米的基质或营养土,上面盖地膜保温,待50%出苗后撤下地膜,幼苗长出一片真叶时,利用基质播种的开始浇营养液,开始浓度要低一些,W-3型营养液以200~250倍为宜。3片叶时移植到大营养袋中定植。
2.定植
(1)立袋式栽培方法的定植
立袋式栽培,一般用0.1毫米厚的农膜,做成高及直径均50厘米左右的直筒式塑料袋,袋内装满基质。定植前耙地整平,把装好基质的袋按定植行距一行一行紧密地码放在栽培床上。定植时每袋栽两株。
(2)坑槽式栽培方法的定植
一般按行距用砖砌成高、宽各50厘米的槽式栽培床,槽底及两侧、两端铺上薄膜防止渗漏,然后装入基质。坑槽栽培床也可不用砖砌,而采用地沟式。从地面垂直向下挖宽30~40厘米,深15厘米的地沟,再用薄膜铺入沟内,并隔1米打一个3厘米直径的孔,以便排水。沟内填人栽培基质,基质填成弧形,使沟中间略高于沟帮处。基质上面铺塑料滴灌软带,带上盖地膜,地膜上按株距打栽培孔,在孔内定植番茄。立袋式栽培或坑槽式栽培如果进行长期栽培亩定植3000株左右,短期栽培每亩可定植5000株左右。
3.定植后的管理
(1)供液
定植后开始供给营养液,循环供液每天每株需W-3型营养液200~250倍0.2~0.5公斤。进入结果期每天每株0.5~1.0公斤。简易无土栽培,可采用人工浇灌营养液,人工浇灌不要连续浇营养液,以免浓度过大。应观察植株长势,供一次营养液,浇一次清水,或降低营养液浓度后再浇灌。
(2)整枝吊蔓
番茄无土栽培,加密度大应采用单干整枝法,除主干外,所有侧枝全部摘除。留果穗数可根据栽培季节决定,冬春茬可留7~8穗果,秋冬茬可留3~4穗果。摘心时要在花序上留两片叶。稀植长期栽培也可采用连续再生整枝法或连续换头再生整枝法。
每株番茄用一条塑料绳吊蔓,上端固定在温室骨架上。品种选择和其他栽培管理与一般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相同。
现在我们所吃的这些蔬菜,大部分都是经过改良后的品种。番茄原产于墨西哥、秘鲁一带,它在野生时,果实很小。公元1000年左右开始人工种植,开始是作为观赏植物,直到18世纪,人们才开始食用番茄。此后,经过人工育种,番茄变得越来越大,色彩也多样化,红色的、黄色的,并且还育种出一些更小品种的番茄,既好吃又好玩。我们接下来谈谈番茄无土栽培技术。

2024-06-25 11:49:42 回答

无土栽培西红柿树的技术要点:
无土栽培按照是否应用基质,可分为基质栽培和无基质栽培。无基质栽培采用植物根系直接和营养液接触(叫水培),或用喷雾的办法将营养液定时喷到植物根系上(叫气培),既可满足营养需要,又可解决氧气供应问题。无基质栽培在我国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少,基质栽培采用泥炭、锯沫,稻壳,河沙、岩棉,珍珠岩、螺石、泡沫塑料等物质作填充物未固定植物根系,并从中吸收营养液的无土栽培形式。基质栽培在不少地方试验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
无土栽培主要在现代化温室进行,除了温室自动化设施外,还要有营养管理的基本设施,包括不漏水的栽培槽,支撑作物根系和管理根群的设施,给根合理输送营养液的设施(包括补充氧气,过滤有害物,保持一定温度),其它自动化的附属设备及营养液配方。
希望能帮到你。

2024-06-25 11:49:42 回答

栽培设施及自控系统
  番茄营养液膜栽培一般在日光温室中进行。栽培设施由栽培槽(长30~50m)、贮液池(3~6m3)、微型泵、管道系统及自控系统组成。输液系统是在温室内顺自然坡降的1/25~1/80比降,挖成宽30cm、深10cm栽培土槽,上面用宽60cm黑塑料膜铺垫,底部用两根20号铁丝撑开,中间用一根8号铁丝拉起,用木夹将黑膜夹在8号铁丝上,形成一剖面三角形栽培槽。贮液池设在温室的一头,由微型泵将营养液输送到槽的最高处,然后再使其因重力缓缓流回池内。微型泵可选用220V、370W或550W的泵,自控仪可按预定时间以循环程序启动微型泵向槽里的番茄输送可控流量的营养液,输液时间为5~20min(可调),间隔时间为5~30min(可调),供液量为1.08L/h·株,营养液流量为4.5L/min。
2品种、育苗和定植
2.1品种
  选用荷兰温室番茄专用品种卡鲁索,作为我国温室番茄无土栽培首选品种,经比较试验,表现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种子质量好、投入产出高等优良性状。
2.2育苗
  一般分秋延迟和春提前两季栽培。秋延迟育苗期在8月上中旬,春提前育苗期在11月中下旬,育苗时可用岩棉块、蛭石等。种子经过消毒、浸种后,置于24~29℃下催芽,将发芽的种子播于岩棉块或蛭石中,在适宜条件下供给适当营养液,所用营养液浓度小苗适当稀些,大苗直接浇灌。育苗时若自然光不足,应增加人工光照;在低光照下,幼苗营养液浓度加倍,但微量元素不加倍,幼苗期要保证硼的供应;增施3倍量的CO2,可促进幼苗发育良好。
2.3定植
  秋延迟栽培定植时间为9月上中旬,春提前定植时间为翌年2月上中旬。定植时营养液温不得低于13℃,若低于13℃,要用电热线加温至13℃以上,方可间歇供液,供液温度保持在15~26℃。定植密度每667m2达到2800株。
3营养液与灌溉
3.1灌溉
  番茄定植后,即可开始用营养液滴灌。如果基质中已混合肥料,定植后的第1周只灌清水。开始时1d灌300~400ml营养液,植株长大后,结果多、叶面积大时,最多1株1d灌营养液1.5L。定植后营养液电导度控制在2.0~2.5mS/cm,实际应用中营养液酸碱度控制在5.8~6.0。
4日光温室环境控制
4.1光照
  番茄正常生长发育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是30000~5000lx。
4.2温度
  番茄生长期间,白天室内温度保持21~24℃,超过27℃开始通风,夜间18~16℃。夜间温度管理可以日落后5h保持较高温度,后半夜保持较低温度。
4.3湿度
  番茄定植后,维持较高空气湿度;进入生殖生长期,维护空气相对湿度在75%~80%。另外,阴天时1d只浇1次水,晴天时1d浇水2~3次。
4.4气体
  从第1穗花开始坐果到收获结束,番茄对CO2需要量持续增长,故要加强通风换气,或人工增施CO2。
5植株调整与授粉
5.1吊蔓整枝
  番茄开花结果后,采用塑料绳吊挂法支撑植株;整枝方式采用单干整枝,以减少病虫害,提高产量。
5.2疏果
  一般第1穗果留3~4个,第2、第3穗果也不宜留的太多。此外,应及时疏去发育不良的畸形果。
5.3摘叶
  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和成熟果穗下方的叶片,并带出室外处理。
5.4掐尖
  一般秋茬留6~7穗果掐尖,春茬留8~10穗果掐尖。秋延迟掐尖时间最好在10月份进行,春提前盛果期安排在5~6月份,并在7月上旬拉秧,掐尖要在5月中旬完成,以提高番茄产量和质量。
5.5授粉
  番茄授粉方式主要有激素处理、机械授粉和昆虫辅助授粉等。
5.5.1激素处理
  常用的激素有2,4-D、番茄灵、防落素和番茄通等。处理方法可用毛笔蘸药液抹花柄,还可用小型喷雾器喷花。最好选晴天处理,以防产生药害。处理后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早熟丰产
5.5.2机械授粉
  有人工震荡粉和利用震荡器授粉。开花后每天上午10~11时进行。
5.5.3昆虫辅助授粉
  现代化、规模化番茄无公害生产,利用昆虫授粉不失为上策。
6采收
  番茄果实的采收,最少应在绿熟期,此时果实不再膨大。比较合适的时期是转色期,即果实顶端开始变为橙黄色时采收。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462509632110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