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树育苗技术哪位了解?



				
				
福气娃娃TT
15482 次浏览 2024-05-30 提问
65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1 10:48:15 回答

1、桂花喜欢微酸性土壤。
  盆栽可选用山泥或腐叶土5份、园土3份、沙土2份混合调制或腐殖土和沙壤土各半作培养土。
  2、浇水要适时。
  浇水要掌握“二少一多”,即新梢发生前少浇,阴雨水少浇,夏秋干旱天气需多浇。平时浇水以经常保持盆土50%左右含水量为宜。特别是秋季开花时如果盆土过湿,容易引起落花。阴雨天要注意检查,盆内如有积水,需及时侧盆倒水以免时间长了造成烂根。
  3、巧施追肥。
  桂花春季发芽后约每隔10天施一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饼肥水,促使萌芽发枝。7月份以后施以稀薄的腐熟鸡鸭粪水或鱼杂水,或在上述肥液中加入0.5%过磷酸钙,促进发芽分化。9月初施最后一次以磷肥为主的液肥,则桂花生长茂盛,开花多、味香。如果施肥不足,特别是磷肥不足,则分枝少,花也少,而且不香。
  4、适当修剪。

2024-06-01 10:48:15 回答

、催芽
  桂花种子催芽为了使种子能迅速而整齐地发芽,可将消毒后的种子放入50℃左右的温水中浸4小时,然后取出放入箩筐内,用湿布或稻草覆盖,置于18~24℃  的温度条件下催芽。待有半数种子钟壳开裂或稍露胚根时,就可以进行播种。在催芽的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种子,使上层和下层的温度和湿度保持一致,以使出芽整齐。
6、播种
  在次年2~4月初,当种子裂口露白时方可进行桂花播种育苗。一般采用条播法,即在苗床上作横向或纵向的条沟,沟宽12厘米、沟深3厘米;在沟内每隔6~8厘米播1粒催芽后的种子。播种时要将种脐侧放,以免胚根和幼茎弯曲,影响幼苗的生长。在桂林地区,通常用宽幅条播,行距20~25厘米、幅宽  10~12厘米,每亩播种20千克,可产苗木25000~30000株。
  播种后要随即覆盖细土,盖土厚度以不超过种子横径的2~3倍为宜;盖土后整平畦面,以免积水;再盖上薄层稻草,以不见泥土为度,并张绳压紧,防止盖草被风吹走;然后用细眼喷壶充分喷水,至土壤湿透为止。盖草和喷水可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土壤板结,促使种子早发芽和早出土。
7、播种后培育管理
  种子萌发后管理工作应及时跟上,以培养健壮的实生苗。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在具体操作时应做好如下六点工作:
揭草和遮阳
  当种子萌发出土后,在阴天或傍晚要适当揭草。揭草过早,达不到盖草目的;揭草过迟,会使幼芽折断或形成高脚苗。揭草应分次进行,并可将盖草的一部分留置幼苗行间,以保持苗床湿润,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杂草生长。
  揭草后,进入夏季高温季节,应及时搭棚遮阳,保持荫棚的透光度为40%左右,每天的遮阳时间一般是上午盖,傍晚揭;晴天盖,阴雨天揭,到9月上中旬,可以收贮遮阳用的芦帘。
松土和除草
  松土要及时进行,深度2~3厘米,宜浅不宜深,以防伤根。除草可结合松土进行,力求做到除早、除小、除了。此外,沟边、步道和田埂的杂草也要除净,以清洁圃地,消灭病虫孳生场所。
间苗和补苗
  桂花幼苗比较耐阴,生长速度又慢,一般不必间苗,适当移密补稀即可。移苗时不要损伤保留苗的根系,移苗后要进行一次灌溉,使苗根与土壤密切结合。
灌排和施肥
  夏秋干旱季节必须注意抗旱保苗,灌溉以早晨或傍晚进行为宜。采取速灌速排方法,水要浇透浇匀,雨季要加强清沟排渍,避免苗木收涝。
  幼苗出土1个月以后,进入苗木旺盛生长时期。每月应浇施1次腐熟稀薄的厩肥液或氮素化肥。浓度以每100千克水掺对10千克厩肥液或尿素  150~200克或硫胺300~400克。随着幼苗的生长,施肥浓度可以适当增加。入秋后,停止追肥,以防苗木徒长和遭受冻害。在追肥时,不要使肥液沾附幼苗,避免伤苗。
适时移栽
  桂花1年生播种苗高20~30厘米,次年早春进行移植。2年生苗高约60厘米,3年生苗高约1米时,则要求再次进行移植。用作庭荫树或干道树,一般要求培育8~10年,高度2~3米,直径8~10厘米,才有利于栽后养护管理。

2024-06-01 10:48:15 回答

你好,桂花树育苗技术介绍:一、种子育苗成活率高,不损伤植株,包装运输方便,用不着量少,便于田间管理,生产上已普遍采用。
  (1  )种子处理采摘成熟果实搁置1~2d,搓去果皮,用温水反复搓洗,去掉种子表面的胶质,然后阴干失水15%左右沙藏。播种时在45℃的温水中加入0.5%的高锰酸钾消毒种子,浸泡1h,沥出药液,清洗晾干后,拌适量桐油和草木灰,备用播种。
  (2  )圃地准备育苗地应选择比较平坦、土质深厚、肥沃、石砾少的微酸性土壤。苗床须深耕平整,施足底肥,畦宽1,条播行距10~15cm。播种密度为4万  ~6万粒/667㎡,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倍。
  (3  )播种时间播种期春、秋两季均可,但以秋播较好。
  (4)田间管理播种后要尽量避免表土的干燥。通过合理灌溉使床面保持湿润,防止小苗失水,还可调节地表温度防止日灼危害。播种苗一般要求灌水次数要多,每次灌水量要少。播种育苗地在幼苗出土前要进行除草和松土,一般在灌溉或雨后能操作进行。除去施肥、除草等一般管理外,秋播育苗应在行间插铁芒箕,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提高地表温度;春播育可在行间间作玉米等高秆作物,可起遮荫作用。
  二、扦插育苗
  扦插育苗成活率较低,一般在26%左右。扦插时间以2、3月最好。选择健壮、节间短和无病虫害的植株的中下部2~3年生枝条中部为插条,长度  15~20cm。扦插行距16~17cm,株距10cm,扦插密度可达4万株/667㎡。夏季注意遮荫是提高扦插成活率的关键。扦插苗的生根,发芽都有需要较大水量,特别是在刚开始展叶而下面尚未完全生根(即“假活”)这一阶段,叶面蒸腾量大,土壤水分的供产量少,一时断水就将造成死亡。
  三、分蘖育苗
  香桂根部的萌蘖力很强,一般在晚秋和早春气温不很高时进行分蘖繁殖育苗。由于栽植时根系被截断,苗木内部的水分供应出现不平衡现象,必须加强供水才能解决。在分株移植后应连续灌水3~4次,而且灌水量要大些,间隔时间也不能为长。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6287002563476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