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观赏鱼类都有哪些?



				
				
壹只头俩只脑
28821 次浏览 2024-06-14 提问
82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16 07:49:25 回答

你好!淡水观赏鱼是指那些具有观赏价值有鲜艳色彩或奇特形状的鱼类。通常有两大品系组成,即温带淡水观赏鱼、热带淡水观赏鱼。温带淡水观赏鱼主要有红鲫鱼、中国金鱼、日本锦鲤等,它们主要来自中国和日本。热带淡水观赏鱼较著名的品种有三大系列:一是灯类品种,如红绿灯、头尾灯、蓝三角、红莲灯、黑莲灯等,它们小巧玲珑、美妙俏丽、若隐若现,非常受欢迎。二是神仙鱼系列,如红七彩、蓝七彩、条纹蓝绿七彩、黑神仙、芝麻神仙、鸳鸯神仙、红眼钻石神仙等,它们潇洒飘逸,温文尔雅,大有陆上神仙的风范,非常美丽。三是龙鱼系列,如银龙鱼、红龙鱼、金龙鱼、黑龙鱼等,它们素有“活化石”美称,名贵美丽,广受欢迎。

2024-06-16 07:49:25 回答

双孔鱼俗称青苔鱼、琵琶鱼、青苔鼠、食藻鱼、清道夫。
  双孔鱼的口部形成吸盘状,借以吸附在石块等表面,铲食石块表面的藻类。作为观赏鱼饲养在水族箱中,能铲食玻璃表面及箱底的苔藓、藻类等,使水体清澄、玻璃明亮,故称其为“清道夫”或“食藻鱼”。
  双孔鱼性情温驯,易饲养,在水族箱要求水质弱碱性(PH为7.3左右)适宜水温为23-28℃,饲养时适量喂些切碎的菜叶。
  双孔鱼原产于湄公河流域,目前已作为观赏鱼饲养而遍布世界各地。
中国淡水观赏鱼
  河鲀俗称:艇鲅鱼、气泡鱼、鲀鱼、辣头鱼、鸡抱鱼、吹肚鱼、鲃鱼等。河鲀身体呈椭圆形,口小,门齿成板状,鳞成小刺状。其鱼鳞非常发达,当遇到外敌或惊吓时,便迅速对鳔进行充气,使腹部迅速膨胀,整个身体呈球状而浮上水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借此自卫。
  河鲀以其独特的体型和生活方式被作为观赏鱼类饲养。其食性杂,食物范围广,常见的有虾、蟹、鱼苗、昆虫幼体、枝角类、桡足类以及高等植物的枝叶和丝状藻等。繁殖力强,生殖季节为4-6月。
 
中国淡水观赏鱼
  月鳢俗称山斑鱼、七星鱼、点称鱼、山花鱼、黑鱼、乌鱼、乌棒、鲈鳢。身体有7-9条“八”形黑色横带,尖端向前,尾鳍基有一个黑色眼斑,眼斑周围为珠色亮圈,体侧及鳍上尚有许多珠色亮点,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颇为艳丽。
  月鳢适应性强,生存水温1-38℃,摄食水温为12-32℃,最佳生长水温为15-25℃。喜阴暗,爱打洞、穴居。性凶残,动作迅速。食性为动物性杂食鱼类,以鱼、虾、水生昆虫为主食。初次性成熟为2冬龄,繁殖期为4-6月。亲鱼有配对、筑巢、护幼的本能。
  月鳢是我国名贵经济鱼类,在台湾等地也被作为观赏鱼饲养。
中国淡水观赏鱼
  赤鲈又名河鲈,俗称五道黑。因其体侧有5条较宽的横跨体背的斑带而得名。赤鲈为生活于新疆北部的冷温带河湖鱼类。生长较为缓慢,3冬龄始达性成熟,最大个体体长可达500毫米左右。
  赤鲈是欧亚北部冷温带的重要经济鱼类,近几年被作为观赏鱼类进行饲养。
中国淡水观赏鱼
  斗鱼俗称花手巾、龙鱼、中国斗鱼、菩萨鱼、天堂鱼。
  斗鱼以其艳丽的体色和好斗而为人们所喜爱。斗鱼品种较多,有的在灰绿色底上配以8-10条蓝黑色横带;或者浅褐色的体色上配以红、蓝交互的横条纹;或者全身白色配以红眼睛等等。斗鱼还有着长而尖的背鳍、臀鳍和尾鳍,各鳍的鳍条部都具有带纹,在灰黑的鳍边缘镶以红色边缘,当发情时,各鳍伸张开来,更显得光彩夺目。
  斗鱼为一种小型鱼类,体长为50-100毫米。平时栖息于小溪、池塘、农田、河沟等缓流或静水环境。杂食性,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昆虫幼虫,也食丝状藻类。最适宜生活水温为23-24℃。要求水质中性偏碱。斗鱼具有辅助呼吸器官,能直接利用空气进行体内交换,在水族箱内溶解氧气偏低时亦能生存。一旦离开水,可生活一段时间而不会死亡。
  斗鱼性情粗暴,雄鱼之间相遇时,好打斗,尤其是在繁殖季节,打斗更为激烈。斗鱼繁殖时一边咬断水草或水藻浮于水面,并口吐泡沫,粘合成气泡巢,产卵于泡巢中。繁殖水温为26℃左右。
中国淡水观赏鱼
  鰕虎鱼以其形状独特、善跳跃而为人们所喜爱,它的个体较小,体长仅40-80毫米。它有一个阔而大的口,一双大眼睛,背上有两个发达的背鳍,腹面的腹鳍前移到胸部,并左右愈合成吸盘。身体体色较暗,上有多条横跨背部的黑色斑纹,并散布着许多黑色小斑点,体色极为美丽,样子颇可爱。
  鰕虎鱼性情温和,喜生活于清澈流动而底质为砂、砾石的水环境中。在水族箱中常在砂上或玻璃面上爬游,有时可以利用吸盘吸附于玻璃或石块上静止不动,极有趣。
  鰕虎

2024-06-16 07:49:25 回答

我国淡水鱼类约有800余种。其中,鲤科属种最多,有400余种,约占全部淡水鱼的二分之一;鲶科和鳅科的属种也不少,两科共有200余种,约占全部淡水鱼的四分之一;其它科如虾虎科、鳢科合鳃科等科共有200余种,约占全部淡水鱼的四分之一。  在我国的淡水鱼中,有些种类分布很广,几乎到处可见。如以水草为主要食料的草鱼、鳊鱼、三角鲂、赤眼鳟(等;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鳙等;杂食性的鲤、鲫等;其他如花、麦穗鱼、达氏蛇、银鲴、条鱼、棒花鱼、黄鳝、白鳝、花鳅、泥鳅、鲶鱼以及常见凶猛鱼类乌鳢、鳜鱼、鳡等;此外还有性情温和的肉食性鱼类翘嘴红鲌、蒙古红鲌和青鱼等。  除上述全国的广布种外,各地水域中也有不少本地区的常见种类。我国东北黑龙江及其支流中的鱼类约有90种,其中鲤科鱼类约有50种。黑龙江由于地处温带和亚寒带,多产冷水性鱼类,经济意义较大的常见种类有哲罗鱼、细鳞鱼、乌苏里白鲑、北极茴鱼、  鲟鱼、达氏鳇、狗鱼  及洄游性的大麻哈鱼等。此外尚有北方的特有种类亚洲胡瓜鱼、北鳅、黑龙江杜文鱼  、杂色杜文鱼等。  随着地理位置南移,江河中的温带鱼类越来越多,冷水性鱼类则逐渐减少。辽河水系约有鱼类70种,其上游尚有北方种类;黄河水系约有140种,长江水系约有300种,二者的冷水鱼类极少,除常见的青、草、鲢、鳙、鳊、鲂、鳤、赤眼鳟、胭脂鱼等重要经济鱼类外,还有鲥鱼等特有种。  黄河、长江水系的上游和西北高原的一些河流,由于地形的原因,鱼的种类很是特殊,如鲤科的裂腹鱼属有13种,裸裂*鱼属有8种。本地特有种有花斑裸鲤、新疆重唇角、中华锯倒刺鲃及白甲鱼等。  珠江水系的鱼类资源丰富,共约260余种,除全国广布种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鱼,如波鱼属、大海鲢等,华南地区特有的种属如鲮鱼、傜山鱼、四须盘、直口鲮、唐鱼  、华南鲤等。  我国西南部的高原河流,如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许多地段水流湍急,鱼类资源一般。如鲤科的野鲮属、东坡鲤属、鲮属等,鳅科的平鳍鳅属、沙鳅属、科的外口鮡属等,这些都与印度、缅甸、越南、泰国的种类相同。另外裂腹鱼属、裸裂*鱼属,巴鳅属都与西北高原的种类相同。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007421016693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