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一问松树有多少个品种?



				
				
今天属于1
11371 次浏览 2024-06-10 提问
62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12 05:06:53 回答

世界上松树种类将近八十余种。
  松树虽然种类繁多,但叶形大都细长似针,通称松针,针叶多数由一枚叶或几枚叶成束生在一起。
  一针一束的单叶松,仅美国的内华达州和墨西哥有分布,属少数种。而两针一束的双叶松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布广,如分布于华北、西北几省区的油松、樟子松、黑松和赤松、华中几省的马尾松、黄山松、高山松、秦巴山区的巴山松,以及台湾松和北美短叶松,多数是我国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三针一束的三叶松有分布于秦岭、关山林区的白皮松、川滇地区的云南松、思茅松、华中华南引种的湿地松、火炬松等。四针一束的松树种类少,仅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有分布。
  另外,卵果松,拉威逊松是四针或五针束的。五针一束的松树种类多,分布广,有东北的红松、西北西南几省的华山松,还有乔松、广东松、安徽五针松、大别山五针松、偃松、台湾果松等。松针的不同,有助于我们进行松树分类和识别,认识松树的生态特征。
  通常五针松是适宜于湿润环境,对土壤要求较严格,而两针或三针束的松树就比较能耐干旱,在较薄的土壤上也能生长。如两针一束的油松,对陆性气候和大气干旱有较强的适应性,当然,这还与其针叶气孔带凹陷。叶面被蜡质可减少部分蒸发有关。

2024-06-12 05:06:53 回答

名  称:  翘枝雪松  学  名:  Pinus  别  名:  科  属:  松科松属  类  别:  林木类-针叶树类  形态特征  常绿树。绝大多数是高大乔木。高20~50米,最高可达75米(美国的糖松P.lambertiana)。极少数为灌木状,如偃松(P.pumila)和地盘松(P.yunnanensis  var.py□maea)。较幼时的树冠为金字塔形,树枝多呈轮状着生。幼苗出土、子叶展开以后,首先着生的为初生叶,单生,螺旋状排列,线状披针形,叶缘具齿。初生叶行使叶的功能1~3年后,才出现针叶,通常2、3、5枚成束,着生于短枝的顶端。每束针叶基部有叶鞘,早期脱落或宿存。叶肉组织中的树脂道的位置在成年植株比较恒定,可分为外生、中生、内生  3种类型。松树针叶横切面中可见1或2个维管束,特殊环境下可在双维管束松树中出现维管束合并的情况。球花单性,雌雄同株。球果由多数种鳞组成,成熟后木质化。种鳞的裸露增厚部分称鳞盾,鳞盾先端的瘤状突起称鳞脐。有的树种鳞脐具刺,有的无。球果成熟时种鳞张开,种子脱落;但少数树种种鳞则长期保持关闭状态。每个种鳞具种子2粒,种子上部具一长翅,少数具短翅或无翅。  红松(P.koraiensis)  小枝密生黄褐色或红褐色柔毛。球果长9~14厘米,成熟后种鳞不张开或微张开。种子不脱落,无翅(图1红松)。是中国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的主要成林树种。在中国的西北界为爱辉至北安一线,西南界为丹东至本溪一线。由中国向东北还伸展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以东苏联远东南部沿海地区,向南分布到朝鲜和日本的本州中部、四国山地。  新疆五针松(P.sibirica)  形态与红松相似,主要特点是小枝具淡黄色毛;球果长5~8厘米;种鳞先端圆,内曲。在中国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西北部的卡纳斯河和霍姆河流域,垂直分布于海拔1600~2350米范围,常与新疆落叶松混生。苏联欧洲部分东北部和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华山松(P.armandii)  小枝绿色或灰绿色,无毛。球果长10~22厘米,成熟后种鳞张开,种子脱落。在中国产的五针松中以它的分布范围最广,其分布区属于中国西部高原与东部平原或低山丘陵之间的过渡地区,也是高山寒性针叶林与低海拔落叶阔叶林(在北部)或常绿阔叶林(在南部)的过渡地带。其垂直分布于海拔1000~3300米范围,其分布下限常与二针松(如油松、马尾松、云南松等)混生,较低海拔的干燥和高温可能是它分布的限制因素。在台湾中部以北、中央山脉阿里山、玉山等高山地区有华山松的变种——台湾果松  (P.armandiivar.  mastersiana)。  白皮松(P.bun□eana)  叶3针一束,鳞脐背生,有刺,是白皮松组的典型代表。树皮灰绿色或灰白色,薄片脱落,种翅长5毫米,有关节,易脱落(图2白皮松)。分布于山西(吕梁山、中条山、太行山)、河南西部、陕西泰岭、甘肃南部、四川北部及湖北西部等地,垂直分布在海拔  500~1800米地带。在秦岭山区、河南与山西交界处有纯林。(见彩图白皮松)  油松(P.tabulaeformis)  小枝淡黄褐色,无毛。叶2针一束,长10~15厘米。种鳞鳞盾肥厚,隆起或微隆起,横脊显著,鳞脐凸起有尖刺。主要分布区东到辽宁千山山脉,北抵大兴安岭南端黄岗梁、大青山、乌拉山、贺兰山、哈□山、祁连山东部,南达邛崃山、秦岭、伏牛山;山东中南部山地也有分布。垂直分布范围在西部(青海东部)为海拔2000~2700米,东部为100~1500米。  赤松(P.densiflora)  树干上部树皮红褐色,薄片脱落;小枝淡黄色或红黄色,微被白色。叶2针一束。球果成熟后呈暗黄褐色或淡褐黄色;种鳞较薄,鳞盾平,通常具刺。分布于黑龙江东部、吉林长白山区、辽东中部至辽东半岛、山东胶东半岛。日本、朝鲜、苏联也有分布。  高山松(P.densata)  叶2针一束,稀3针一束,或2针、3针并存,长6~15厘米。球果卵圆形,长5~6厘米,径约4厘米,成熟时暗栗褐色,种鳞张开,鳞盾肥厚隆起,鳞脐突起,多有明显刺状尖头。分布于四川西部、西藏东部及云南西北部高山地区。在康定以西沿雅砻江两岸及西藏东部海拔2600米向阳山坡上或河流两岸组成单纯  马  尾松(P.massoniana)  针叶细柔,2针一束,长12~20厘米。球果卵圆形,长4~7厘米;鳞盾平或微隆起;鳞脐无刺。是中国分布最广的松树。水平分布北抵河南桐柏山、大别山、伏牛山南坡、陕西秦岭南坡;南到广西、广东、  福建、海南岛、  台湾北部;西达贵州金沙、黔西、  安顺、  黄果树一线和四川青衣江、大相岭一带。垂直分布在长江下游为海拔700米以下,长江中游为1100~1200米以下,西部为1500米以下。  云南松(P.yunnanensis)  叶3针一束,稀2针一束,长10~30厘米。种鳞鳞盾肥厚,鳞脐具短刺。云南松地理分布较广,东至贵州西部的毕节、水城及广西西部百色地区,北至四川西部的大渡河、安宁河、雅砻江流域,西至西藏察隅,南抵云南文山及红河、思茅、临沧北部;其中以金沙江中游、南盘江中下游最集中。垂直分布在云南南部约为海拔1300米以上,滇西北部约在1800~3100米,四川为1000~3000米,贵州为1000~2000米,广西为600~1600米。  樟子松(P.sylvestris  var.mon□olica)  为欧洲松的变种。树皮黄色或褐色。叶2针一束,长4~9厘米,宽1.5~2毫米,扭曲。鳞盾淡绿褐色,长菱形,肥厚隆起,向后反卷,鳞脐凸起,有刺。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小兴安岭爱辉县的卡伦山和逊克县的松树沟也有少量。  黄山松  (P.taiwanensis)  叶2针一束,长7~13厘米,树脂道3~7个,中生。球果卵圆形,长3~5厘米,几乎无梗或具短梗;鳞盾稍肥厚隆起,鳞脐具短刺(图3黄山松)。分布于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和台湾等省的高山地带。垂直分布范围在浙江天目山和天台山,分布于海拔800~1500米,安徽大别山和黄山为600~2000米,江西庐山为1000~1500米,湖南衡山为海拔1000米,福建中部及西部山区,海拔1000~1500米,台湾中央山脉为  750~2800米,多形成纯林。  南亚松(P.latteri)  叶2针一束,长15~27厘米,树脂道2个,中生于背面。球果长圆锥形,长5~10厘米。鳞盾肥厚隆起,横脊明显,鳞脐稍凹。分布于海南岛、广西南部海拔50~1200米丘陵台地及山地。海南岛白沙、屯昌山区有纯林。马来半岛、中南半岛及菲律宾也有分布。  除原产中国的松树外,还有引种到中国并已成为某些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  如原产日本的黑松  (P.thun-ber□ii),目前广泛栽培于中国辽东半岛、山东、江苏、浙江和台湾等地。原产美国东南部的湿地松(P.elliottii)和火炬松(P.taeda),近年在中国长江以南发展很快。  产地分布  根据针叶中维管束的数目分为单维管束亚属(针叶内具一条维管束)和双维管束亚属(叶内具两条维管束)。全世界的松属植物有80余种。

2024-06-12 05:06:53 回答

你好,松树为常绿乔木,树形多姿,苍翠挺拔,各具特色。是山地、荒漠造林、沟壑治理,庭园绿化的主要树种,也是具有提供用材、采脂等多种功效的优良树种。    
  松树的品种很多,全是阳性速生树种,除幼苗期间需要些庇荫外,在生长期都喜欢光照和肥沃湿润的土壤。我省原有的乡土品种有华山松、油松、白皮松、马尾松、巴山松和杜松,从国内外引进的品种有华北落叶松、雪松、云南松、樟子松、湿地松、火炬松等。这些树种的生物特性各不相同,有的喜欢温暖湿润性气候,有的喜欢温和冷凉的气候。有的耐寒抗旱,有的不耐寒怕干旱。现主要介绍几种松树适宜栽培的范围。
望采纳。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362628936767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