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花如何栽培?



				
				
花轮小丸子
65812 次浏览 2024-06-16 提问
97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18 02:50:22 回答

用种子先育苗后移栽,播种期为7月中下旬,由于种子很小,可拌些草木灰一起撒入畦面,随后用扫帚轻轻拍打,使种子与泥土按斛良好。每亩用种子100-150克。泽泻
泽泻
播种后搭棚遮阳,棚高49-66厘米,白天用帘子盖上,晚上再卷起来,这样有利于秧苗生长,20天后,苗高4.9-6.6厘米时,可拆除棚架。
播种后,当天不灌水,第2天灌水过畦面,即将水排净,未浸种种子,灌水加半寸并浸一天,次日再排干。从第三天起,每天早上或者傍晚灌水过畦面1.6-3.3厘米深,浸1-2小时后,再排干。但沟内必须保持水。当苗高达3厘米以上,畦面要保持灌水。
移植期在8月中、下旬,掌握在35-40天的秧龄期。这样抽茎少、产量高。以秧苗13厘米左右的矮壮秧为好。起苗时用手指将秧苗连根扣起。随起随栽。栽时要栽的浅,栽的直,避免苗芯打入泥中,定植株行距各23厘米,每亩栽1.2万株,一般一亩秧苗可移植3亩大田。
田间管理  折叠
主要有排灌水,即在移植初期要灌足水,9月中旬以后,田边要保持3.3~6.6厘米深的水。秋分后,排净田水“晒田”4~5天,施肥后再灌水,一直到12月中旬泽泻外层老叶子已枯萎后,才将田水排干。
9月中、下旬,泽泻未续长出花茎,应随时摘除。
病虫防治  折叠
主要病虫害有白斑病、银纹疽蛾、泽泻缢管蚜、豆毒蛾、灯蛾等。
病害有白斑病,为害叶片,可于播种前用40%甲醛80倍液浸种5min,洗  净晾干后播种粉1000倍液,每7-10d1次,连喷2-3次。虫害有莲缢管蚜为害叶柄、嫩茎,可用化学药剂喷杀。银蚊夜蛾幼虫咬食叶片,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
采收储藏  折叠
移栽当年12月下旬,大部分叶片枯黄时收获,挖出块茎,除去泥土、茎叶,留下中心小叶,以免干燥时流出黑汁液,用无烟煤火炕干,趁热放在筐内,撞掉须根和粗皮。

2024-06-18 02:50:22 回答

生长习性  生于湖泊、河湾、溪流、水塘的浅水带,沼泽、沟渠及低洼湿地也有生长。泽泻为水生植物,喜生长在温暖地区,耐高湿,怕寒冷,土壤以肥沃而稍带黏性的土质为宜,幼苗期喜荫蔽,移栽后则喜阳光充足,通常栽培于水田或烂泥田里,前作多为早稻。  园林用途  用于园林沼泽浅水区的水景布置,整体观赏效果甚佳。在水景中既可观叶、又可观花。  繁殖培育  多采取有性繁殖。

2024-06-18 02:50:22 回答

选地整地宜选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质肥沃、保水性强的水稻田、莲田栽培;山冲冷水田、土温过低的烂泮田、锈水田、盐碱田不宜种植。
  苗床整地:秋种泽泻秧田于6月进行,其他泽泻秧田于7~8月上旬进行。整地时灌满田水,犁耙1次,每亩施腐熟厩肥3000kg左右,以后再进行1~2次犁耙,使土壤充分溶烂,待浮泥沉清,将水排除,按宽1.2cm,高10~15cm起畦成龟背形,以待播种。经过整理的秧田,底板硬,播种面软,对泽泻播种较适宜。
栽植田整地:秋植泽泻种植地在早糙稻收获后;冬种泽泻则在晚糙稻收后进行整地。犁耙1次后,经一段时间沤田(秋种地需沤田,冬种田可不沤田),每亩施饼肥、过磷酸钙、厩肥约2500kg,再进行1次犁耙,将田面耙平,使土壤溶烂,待浮泥沉清,即可插苗。
  繁殖方法生产上一般采用播种育苗繁殖。
  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种子经风选,用清水浸种一昼夜,捞起稍滴干水分,再用40%福尔马林液浸种消毒5分钟,取出,马上用清水洗去药液滴干水,并用10~15倍的草木灰与种子拌匀。
  播种:秋植泽泻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播种时将拌草木灰的种子均匀撒于畦上,然后用竹扎扫帚将畦面轻轻拍打,使种子与泥土粘合,以免灌水或降雨时种子浮起或被冲走。一般每亩用种1~1.5kg。
  苗期管理:泽泻播种期正值夏季,光照强,温度高,需在畦上扦插蕨草或搭矮棚遮荫,以防强光伤害幼苗。荫蔽度约60%左右。以后加强管理,注意灌水,保持畦面有一层薄薄的水层。如遇暴雨,应灌水护苗,仅露苗尖,雨过即排水。长出3~4片真叶时,即将荫蔽物拆除,并进行首次追肥,每亩用腐熟人粪尿1000kg。追肥前先进行一次间苗并结合除草,将过密弱苗、病苗间除掉。以后可视幼苗生长情况适当追肥。待苗高10cm以上,有5片以上真叶时便可以移植
移栽:秋种泽泻移植期为7~8月,冬种于9~10月上旬,最晚不超过10月。移栽所用秧苗,以生长粗壮、无病害的矮秧、壮秧为好,其高度最好在10~12cm。这种秧苗栽后不易被风吹倒,成活率高,发棵大。起苗前几天,秧田要保持浅水。起苗时用拇指和食指将秧苗连根扣起,宜随起随栽,最好在阴天或下午3时后移植。要栽得浅,栽得直,避免苗芯插入泥中。定植株行距20cm×25cm或25cm×25cm。每亩栽苗8000~10000株。
  田间管理
  扶苗补苗泽泻移栽后发现有倒伏的秧苗,应在第2天扶正;缺株应立即补齐,以确保全苗。
  中耕施肥泽泻中耕主要是耘田除草,并结合施肥,一般进行3次左右。通常先追肥后耘田,拔除杂草连同剥掉黄枯叶踏入泥中。第1次中耕追肥于幼苗插入大田返青后(即移植15天左右)进行;第2次追肥耘田在第1次追肥后20天进行。以上2次每亩施粪水1000~1500kg或硫酸铵(或碳酸氢铵)10~15kg;第2次适当增施磷肥和饼肥50kg;第3次在封行前进行,亩施人畜粪水1000kg,磷肥和饼肥60kg,草木灰100kg,施后耘田。
 灌溉排水泽泻在整个生长期需要保持田内有水,灌水的深浅要根据泽泻的不同生长期进行,在插秧后至返青前宜浅灌,水深为1cm即可,以后逐渐加深,经常保持3~7cm的深水。到生长末期即成熟收获前夕,逐渐排干水,以利采收。
  摘苔除芽泽泻的侧芽和抽苔要消耗大量养分,影响块根生长,在植株周围长出侧芽时要及时摘除。一些早苔的植株和非留种田应及早将其花苔打掉,打苔时应摘至苔基部,免得以后又发侧芽,增加工作量。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626709461212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