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甘草炙甘草的区别是什么?



				
				
幸福家居
38860 次浏览 2024-05-30 提问
105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1 04:58:53 回答

这是中药的炮制  炙甘草主要是蜜制  生甘草性味甘,平。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药性偏凉,长于泻火解毒,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痈阻疮毒,食物中毒及药物中毒。
炙甘草性平偏温,长于补脾合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2024-06-01 04:58:53 回答

甘草与炙甘草的功效与应用不同,特别是古代方剂中生甘草与炙甘草应用区别明显.不可互相代用:  
1、生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食物中毒、四肢挛急疼痛,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大剂量30~60g)。  2、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等

2024-06-01 04:58:53 回答

处方中写甘草,一般指生甘草。为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炙草又名炙甘草、蜜甘草、蜜炙甘草。为生甘草片用蜂蜜拌匀,再炒至不粘手取出摊晾,然后入药者。  甘草与炙甘草的功效与应用不同,特别是古代方剂中生甘草与炙甘草应用区别明显.不可互相代用:  1、生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食物中毒、四肢挛急疼痛,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大剂量30~60g)。  2、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等。用法用量:一般为1.5~9g。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30434989929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