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用途有哪些?



				
				
小蘑菇少吃点
15285 次浏览 2024-05-30 提问
119

最新回答 (9条回答)

2024-06-01 22:19:25 回答

你好  夹竹桃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希望可以帮到你

2024-06-01 22:19:25 回答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入心、肺、肾三经

2024-06-01 22:19:25 回答

您好,夹竹桃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一般会种在工厂或者是公路边,也可以作为药材入药。

2024-06-01 22:19:25 回答

夹竹桃,原产印度、伊朗和阿富汗,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遍及南北城乡各地。性喜充足的光照,温暖和湿润的气候条件。有红色和白色两种。
夹竹桃为夹竹科植物夹竹桃NeriumindicumMill.  cvPaihua的叶。本品属于强心类中药。味苦、性寒、有毒,归心经。主要功能为强心利尿、祛痰定喘、镇痛、祛瘀。近代临床运用该药治疗心力衰竭、喘息咳嗽、癫痫、跌打损伤、经闭、斑秃。本品有毒,内服煎汤,剂量为0.3~0.9  g。
1  药理作用
1.1  强心作用:夹竹桃的叶、茎、皮、木质、花,均有较显著的强心作用,以叶的作用最强。其叶的醇提取物所含欧夹竹桃苷C对实验动物心脏及心电图表现有强心苷样作用,可增强心肌纤维收缩力,延长不应期,抑制心脏传导和刺激迷走神经使心脏传导功能更为降低。其有效剂量使实验动物心肌收缩加强,收缩振幅加大的同时,血压随之升高,接近中毒时,血压开始下降,心律紊乱。它是一种迟效强心苷,作用强于洋地黄,弱于毒毛旋花子苷。
1.2  利尿作用:浸剂及醇提取物对实验动物表现利尿作用,但比洋地黄弱。
1.3  镇静作用:夹竹桃煎剂及醇提取液对实验小鼠有镇静作用,表现自发活动减少、嗜睡,并能延长巴比妥的睡眠时间,但无抗惊厥作用,其镇静作用出现在心律变化之后。
1.4  灭虫作用:其树皮水提物和树胶有灭昆虫和灭螺作用,用夹竹桃叶的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分离精制,对椎实螺的毒性比标准灭螺药氯硝柳胺大14倍,也优于灭螺药安果和甲拌磷。
1.5  其他作用:欧夹竹桃苷C有较强的致吐作用,对热较稳定,小剂量时抑制子宫收缩,扩张血管,大剂量时使子宫肌张力增强,收缩血管平滑肌。另外,叶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
1.6  体内过程:夹竹桃之摄取物在胃、肠吸收都比较快,实验猫口服后,3小时吸收50%左右。用鸽测得的口服吸收率欧夹竹桃苷C为53%,比洋地黄、地高辛高一倍左右,因此作用出现迅速,但蓄积作用比较明显,鸽蓄积率为37%,介于羊角蚴与洋地黄毒苷之间。3天消除56.3%,15天才排泄完。动物实验还表明,口服欧夹竹桃苷C需2倍于静脉注射剂量才能出现同样的作用。
2  临床应用研究
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用法用量各不相同。一般都是采用不老不嫩的鲜叶擦净,低温烘干或晒干,研末过筛,装人胶囊或打成片剂,每片含生药0.05g,给药分快速给药和缓给法,前者0.2~0.6g,分~3次服用,第2、3日根据症状和心律变化酌情给药,产生疗效后改用维持量。每天0.05~0.1  g,1周或症状消失后停药。各家报道夹竹桃化的剂量从150~800  mg不等(多数为200  mg左右)。有的则认为夹竹桃化剂量相当于老叶0.5~1片,可于1~4日内完成(一般2~3日),然后维持每日~100  mg缓给法,每日1次为维持量,由于叶子有老嫩,采集的气候、时间、炮制方法都会影响强心苷的含量,故临床用量也不同,难于统一规格。用夹竹桃治疗各种心脏病导致的心力衰竭,多数人认为疗效满意,其作用比洋地黄快而蓄积作用较小,一般用药后12~72小时发生疗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有好转和改善。表现心律减慢,尿量增多,水肿消退或改善,肝脏缩小,咳喘、胸闷、发绀等消失或减轻,肺部啰音减小或消失等。有的房颤患者可恢复窦性心律,多数心衰在1周左右可以控制,一般有效率在90%以上[1]。对于合并有心绞痛的心力衰竭,夹竹桃治疗效果更好。据文献记载夹竹桃有缓解冠状动脉痉挛的作用。应注意的是它对活动性风湿性心脏病无效,可能对心肌炎不利,应慎用。
使用“黄夹苷”(从黄花夹竹桃果核中果仁提取而得的一种静脉注射剂)和夹竹桃胶囊配合用于治疗21例心力衰竭患者,取得显著疗效,19例患者口服夹竹桃的量最小0.4  g,最大1.6  g,一般平均量为0.4~0.9g,即能有效地增加患者的尿量,消除全身水肿,降低静脉压,用药持续至症状消失后改用维持量。在21例患者中仅有2例口服夹竹桃发生一般性的胃肠道及心律失常不良反应,经停药,补钾处理后很快恢复正常[2]。
用夹竹桃后,最常见的反应为呕吐,有认为与洋地黄的过量呕吐不同,可能仅仅是一种不良反应,有的患者出现呕吐后继续用药,其消化道症状反而日渐减轻。
总之本品含多种强心苷,其强心作用较强。临床上用夹竹桃叶煎剂口服过量可致死亡,服用有效剂量而发生毒性反应者占30%左右,而且与患者的耐受程度及敏感性等有很大关系,故临床用药应密切观察病情,包括心电图观察,以确保安全。  
主要用途
观赏价值:夹竹桃的叶片如柳似竹,红花灼灼,胜似桃花,花冠粉红至深红或白色,有特殊香气,花期为6~10月,是有名的观赏花卉。
工业原料:夹竹桃的种子含油量58.5%,可榨制润滑油。
纺织原料:夹竹桃的茎皮纤维为优良混纺原料。
药用价值: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夹竹桃叶含有夹竹桃甙、糖甙等多种物质,花含洋地黄甙、甙元、桃甙等成分。它们具有显著的强心利尿、发汗催吐和镇痛作用,效果与洋地黄相似,属于慢性强心甙类药物。临床报道夹竹桃的水煎液,试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取得了良好效果。夹竹桃苦寒,有毒,可用于治疗心脏病、心力衰竭、经闭,还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入心、肺、肾三经。
考证:  ①  《岭南采药录》  :“味苦,性大寒。”②  《广西药植图志》  :“微苦,有大毒。”③  《南宁市药物志》  :“苦辛,平,有小毒。”④  《云南中草药》  :“辛,温,剧毒。”
功效分类:利水渗湿药
功效主治:强心利尿,祛痰定喘,镇痛,散瘀止痛。治心脏病心力衰竭,喘息咳嗽,癫痫,跌打损伤肿痛,经闭。
 
 夹竹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分;研末,0.5~1分。外用:捣敷。
用药禁忌:孕妇忌服。不宜多服久服,过量则中毒。
用药配伍:1、配炙甘草,主治心肾阳衰,水邪凌心之心悸。2、配桂枝,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效增强。3、配麻黄,平喘止咳,利水消肿。
环保价值:夹竹桃有抗烟雾、抗灰尘、抗毒物和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能力。夹竹桃的叶片,对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氟化氢、氯气等对人体有毒、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抵抗作用。据测定,盆栽的夹竹桃,在距污染源40米处,仅受到轻度损害,170米处则基本无害,仍能正常开花,其叶片的含硫量比未污染的高7倍以上。夹竹桃即使全身落满了灰尘,仍能旺盛生长,被人们称为"环保卫士"。  
注意事项
叶及茎皮有剧毒,入药煎汤或研末,均宜慎用。鱼塘牧场边不宜栽种。
夹竹桃中毒:因药用或误服过量夹竹桃而出现中毒症状。证见头痛、头晕、**、呕吐、腹痛、腹泻、谵语、甚则汗出肢厥、心律失常、直至休克死亡。治宜中西医结合救治。
 
 夹竹桃的桃花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叶、皮、根有毒。新鲜树皮的毒性比叶强,干燥后毒性减弱,花的毒性较弱[A-8]。人中毒后初期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进而出现心脏症状,有心悸、脉搏细慢不齐、期前收缩,心电图具有窦性心动徐缓、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或房性心动过速,神经系统症状尚有流涎、眩晕、嗜睡、四肢麻木。严重者瞳孔散大、血便、昏睡、抽搐死亡。动物中毒症状与之类似,牛中毒后,重者皮肤冷厥、瞳孔散大、食欲及反刍停止、心悸亢进、下痢、脉速、突然死亡。尸检发现胃肠内有流动性血样液,粘膜充血及出血,心内膜有出血斑点。1.直接刺激心肌,使收缩力增强,引起心室额外收缩或心室纤维性颤动,房室传导阻滞。2.兴奋延髓中枢,使迷走神经作用亢进,从而使心搏减慢、心肌紧张力递增,导致窦性心律不齐,形成不完全或完全的心传导阻滞,心跳骤停。3.刺激肠、胃、子宫平滑肌收缩,引起**、呕吐、腹痛及流产等。啤.增强血管收缩,使小毛细血管充血以至出血,尤其是内脏,常呈殷红色。  
特别提醒
夹竹桃全株具有剧毒,中毒后的症状有**、呕吐、昏睡、心律不整,严重的话连失去知觉或死亡都有可能,所以面对夹竹桃,只要欣赏就好,可别动手喔!

2024-06-01 22:19:25 回答

可以吸收二氧化硫等气体  所以是一种很好的行道树  希望能帮助到你。

2024-06-01 22:19:25 回答

挺多的,可以做盆栽有观赏价值:夹竹桃的叶片如柳似竹,红花灼灼,胜似桃花,花冠粉红至深红或白色,有特殊香气,花期为6~10月,是有名的观赏花卉。工业原料:夹竹桃的种子含油量58.5%,可榨制润滑油。纺织原料:夹竹桃的茎皮纤维为优良混纺原料。药用价值:它们具有显著的强心利尿、发汗催吐和镇痛作用。

2024-06-01 22:19:25 回答

夹竹桃为夹竹科植物夹竹桃NeriumindicumMill.  cvPaihua的叶。本品属于强心类中药。味苦、性寒、有毒,归心经。主要功能为强心利尿、祛痰定喘、镇痛、祛瘀。近代临床运用该药治疗心力衰竭、喘息咳嗽、癫痫、跌打损伤、经闭、斑秃。本品有毒,内服煎汤,剂量为0.3~0.9  g。

2024-06-01 22:19:25 回答

夹竹桃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可以种在公路旁、工厂区等地。
希望可以帮到您

2024-06-01 22:19:25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药部位:夹竹桃的叶或树皮。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入心、肺、肾三经。  
考证:  ①  《岭南采药录》  :“味苦,性大寒。”②  《广西药植图志》  :“微苦,有大毒。”③  《南宁市药物志》  :“苦辛,平,有小毒。”④  《云南中草药》  :“辛,温,剧毒。”  
功效分类:利水渗湿药  
功效主治:强心利尿,祛痰定喘,镇痛,散瘀止痛。治心脏病心力衰竭,喘息咳嗽,癫痫,跌打损伤肿痛,经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分;研末,0.5~1分。外用:捣敷。  
用药禁忌:孕妇忌服。不宜多服久服,过量则中毒。  
用药配伍:1、配炙甘草,主治心肾阳衰,水邪凌心之心悸。2、配桂枝,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效增强。3、配麻黄,平喘止咳,利水消肿。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103839874267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