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帮忙解答下庭院景观怎么设计?



				
				
沙尘暴来袭
25145 次浏览 2024-06-06 提问
134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8 22:25:35 回答

庭院景观设计三个技巧:
一、重点隐蔽,为景开放
如果花园面对社区中心景观,借景效果非常好,可以采用较为开放的方式观景。但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在主要建筑体的窗前要层叠布置植物,充分保护私密。切忌某些芳香植物离窗太近,因为个别品种对身体有害。种植前可向专业植物配置设计师进行咨询。低矮开放的小护栏、花池以及修整平齐的树阵都可以保证通畅的视觉效果。
如果花园面积较大,起伏有致的缓坡也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视线开阔又丰富,但因为水分流失快,植物维护成本较高,建议增加滴灌设备。
二、彼此借景,两两俩相望
当花园外面只有一条幽静的小路或者挨着邻居的院子时,拥有私密的同时保持一定的交流性显得尤为重要。花园采用相对开放的护栏,例如阶梯形状、空隙较大的护栏、铁艺的护栏等。另外种植一些低矮灌木(如密植玫瑰、绣线菊、女贞等)与攀爬植物(如:地锦,也名爬墙虎、蔷薇科的爬藤月季以及忍冬科的金银花等)以及与护栏组合,也同样可以达到上密下疏的效果。
三、隔绝外界干扰,静享自我空间
如果你想营造一个非常封闭的花园,在设置高大护栏的同时还需要增加栽种各种高度的植物,最好不少于三种层次的高度搭配。首先应该学会借用公共区域的高大乔木,那些已经成形的大而密的树冠说不定可以为你院子的一部分遮荫呢。如果无法借用树荫,那么应该考虑在院子里栽种一棵成型较快且树冠大的高大乔木。法桐、元宝枫、杜仲、椿树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其次也需要一些较低矮的小乔木。高度以超过围栏50厘米的高度为佳。建议种植龙爪槐、矮紫樱等。另外一层就是在视线位置的灌木(如:金银木、丁香、天目琼花等)和绿篱(如竹子、北海道黄杨等)。具备了以上的三个层次,一定可以打造出很棒的庭院景观来。

2024-06-08 22:25:35 回答

对于庭院的设计,可以在庭院中挖出一个水池,养养鱼什么的最修身养性,在鱼池的一边装修四根柱子,设计一个吊床,再往后是木质茶桌,四周种满花花草草,这样的庭院看起来比较有生气。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2024-06-08 22:25:35 回答

中式庭院景观该怎么去设计:
  一、空间的秩序性    
  1、界定景观轴线
  园林景观轴线的界定是十分必要的,轴线是连接两点或更多点的线性规划要素,可以使景观系统具有方向性和秩序性。由于园林景观不同于其他的景观,因此轴线有时要求是笔直的。
  2、确定出空间序列
  确定空间序列原则是在明确空间等级之后,给景观空间以节奏的变化。通常来说,空间序列是连续的、独立的空间场所通道相连,让人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空问。确定空间的序列是空间秩序性原则的最后环节,在正确的秩序基础上赋予园林景观形式上的美感,从而引发人们的哲学思考。园林景观的空间序列处理就是解决空间与空间关系的艺术,使园林景观在良好的逻辑关系中凸显和谐的情感内涵。
  3、区分好空间等级
  在研究空间内涵时,首先明确各种景观的需要,确定出景观空间的等级。在空间等级确定后,这样可以合理的利用空间场地,从而保全园林景观的总体系统逻辑。
  二、视觉上的艺术性
  1、领会空间之美
  空间之美主要是指空间带给人的美感,空间和谐会给人舒畅的感觉。在园林景观中,空间之美是确实存在的,它能唤醒人们对这一虚无概念的情感意识。在园林景观设计时,人们将空间之美作为了追求的目标,在美好的景观中尽情享受。
  2、引用自然之美
  引用自然之美是应用自然元素自身的美学优势创造景观,将山水作为远景引入园林景观设计之中。引用自然之美重点在于关注美的内涵,挖掘出自然景观的特色。引用自然之美也是将自然景观与人为创作的景观连接起来,突出形式美、具象美和意蕴美三个方面。
  3、隐喻人性之美
  隐喻人性之美无疑是贯穿于视觉的艺术性原则的核心线索,    同时也是主宰一切园林景观创作的美学定义,美的最终是要公众感知。人性之美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层次,也是对园林景观的最终期盼。
  三、环境上的生态性
  1、尊重生态价值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价值观是设计中必须要尊重的观念,这是确立生态性原则的核心。生态价值观是影响着设计师设计方向的主要因素,是生态景观设计的依据,也是解决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际问题所遵循的重要原则。
  2、不断挖掘乡土资源
  挖掘乡土资源要契合环境自身来进行,契合乡土不仅是体现在生态环境的营造上,还在于它是观念层面的意识导向,因此契合乡土的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3、修正场地环境
  修正景观环境是基于噪音、尘土、建筑和不良气流等不良因素而提出的设计原则。以景观环境的界面为媒介进行调节场地的生态环境,并在实践中准确的发掘所论证的理论。
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6989693641662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