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维护方法有哪些?



				
				
奔跑的鱼肝油
69414 次浏览 2024-06-11 提问
64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13 08:22:27 回答

一、水源
   我家在6楼,太阳能热水器在7楼,每次洗澡,前面一段冷水必须放掉,我就用桶接着,放在鱼缸边上给鱼儿换水用。水最大的好处是无氯、无菌、无虫,因为这水都是经过50℃以上的温度的,对鱼儿有害的东西基本上都去除了,所以安全性极高,我觉得鱼儿不生病和这个有很大关系。有条件的鱼友可以效仿。
   二、及时调整鱼的状态
   这就需要平时观察,我养的鱼只要从我面前游过,我就能知道它的状态如何,因为鱼儿的游姿、眼神、鳍展、活泼程度……,都可以反应它的健康状况。常常可以看到有些鱼友贴出来的图片鱼儿已经缩鳍了,他还说鱼儿的状态很好,理由是能吃能游,要知道金鱼就是个吃货,要是等到吃货都不吃了,你才发现它生病了,这时已经晚了,因为它已经看到生命的终点线了,所以养鱼重在观察,提前预防就不会死鱼。
   三、调理好水质
   我基本每天都会换掉1/20的水,就是补充抽粑粑抽掉的水,除此以外从不换水。实际上少量多次换水,既减少了水质波动又做到了流水不腐。
   四、充足的食物
   有了足够的营养才会有健康的身体,才有抵御疾病的能力,常常看到有些鱼友一天每条鱼才给几颗粮,有的几天喂一次,真是如同非洲难民。我是每天两次,每次10分钟以上,夏天加倍,也没见鱼儿吃撑了。
   五、阳光
   万物生长靠太阳。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养鱼方法,不到之处还请各位指正。
   六、鱼食质量
   这种鱼食不易消化,容易喂翻,易得肠炎,起码10元一斤以上的吧。

2024-06-13 08:22:27 回答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那么,什么是养水呢?  什么是适合养鱼的好水——从养水说起俗话说养鱼先养水,那么,什么是养水呢?大家都知道,从水龙头放出来的自来水是不适合直接养鱼的,必须先除氯、增氧,要求高的,还要对水的硬度、PH进行调整。我们通常把进缸前对水的处理称之为“做水”,当然,也可以把做水看作是养水的一个环节。经过除氯、增氧、调整硬度和PH值的水算不算好水呢?从常用的测试指标来看,可以算好水,但这种水有两个缺点:一是不够稳定,二是比较“瘦”。用做好的水养鱼,水质很快就会发生变化,因为它缺乏自净能力;做好的水通常比较干净,几乎没有有害的物质,但同时也缺少对鱼和其它生物有益的的东西。把新鲜的自来水在敞口储水容器中屯放一段时间,对除氯、增氧有很大帮助,但这还不是我们说的养水,真正的养水,必须是在水族箱中,而且是在有鱼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一  开缸
   开缸是养水的一个重要阶段,基础打得好不好,对将来有很大影响。新的水族箱里放进自来水,经过曝气除氯、增氧,就可以放闯缸鱼了。有了鱼,水中就有了有机物来源,其主要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这些物质的积累使水受到污染,与此同时,以有机物为生的微生物,主要是各种异养菌开始大量繁殖。有机物分解的产物又引来了新的微生物,其中,蛋白质等含氮化合物经过分解产生的氨,为硝化细菌提供了食物,于是,硝化细菌开始繁殖起来。此外,还有各种浮游生物、原生动物等也相继出现,水中的生物和各种成分趋于多样化,并形成了简单的食物链,水开始具有了活性。
   硝化细菌包括铵氧化细菌(又叫亚硝化细菌)和亚硝酸氧化细菌(又叫硝化细菌)两类,它们能够有效分解对鱼有毒的氨及其转化的亚硝酸盐,因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开缸是否成功,其主要标志就是硝化系统的建立,氨和亚硝酸盐的去除能力,也是衡量水的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
   各种菌类不仅仅生活在水中,在缸壁、底砂、以及缸内其它固体表面,都附生着大量菌类,硝化细菌主要是附着在物体表面生活,水中反而数量很少,而且缺乏活性。还有许多异养菌也是在固定表面上生活更有活性。实际上,养水主要就是养微生物,也就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微生态水环境,它包括水体、缸体和过滤系统各个要素,离开了缸,水的稳定性就会降低,同样道理,一个成熟的好缸。在开缸阶段,采取一些强化手段,可以加快养水的速度,并使水族系统具有更强大的自净能力。
1、配置强有力的过滤系统,包括足够的滤材。
   我们一般把滤材分为物理滤材、化学滤材料、生物滤材三大类,实际上,大部分物理和化学滤材同时也有生物培养功能。配置生物滤材的目的,是为了给各种菌类提供充足的附着表面。在水族箱中,菌类的生长繁殖,如果受到生存空间的限制,就很难适应高密度饲养的负荷,利用滤材扩大菌类的生存空间,就能够获得比自然条件下更强大的自净能力。
   根据硝化细菌附着生长的特点,为它们提供适当的居住空间,是建立强大硝化系统的基本条件。适合硝化细菌附着的滤材种类很多,我们通常会选择比表面积大的材料,以减少过滤器的体积。在满足硝化菌生长繁殖的前提下,也要考虑为异养菌培养提供合适的条件。
异养菌是利用自身分泌的各种酶来分解有机物的,有些菌可以产生胞外酶,这些酶被释放到水中,菌体无需附着在有机物上便可以进行分解和吸收,但有些菌只能产生表面酶,也就是说,菌体必须附着在有机物上才能分解和吸收。在滤棉上有较多的有机物,这里也是异养菌大量繁殖的地方。滤棉是否应该勤洗勤换,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只要滤棉不堵就可以不清洗(或更换)。除了滤棉外,还可以使用生化棉作为菌床,因为它的孔隙比

2024-06-13 08:22:27 回答

1.烂鳃病  烂鳃病是由粘球菌引起的。热带鱼患料鳃病后,行动缓慢,体色减退,失去光泽,食欲不振,头部变成黑色,鳃上附有一层粘液和污物,随着病情的发展,外叶鳃丝由鲜红变成白色,鳃丝逐渐腐烂脱落,随着外叶鳃丝的腐烂,内叶鳃丝也开始腐烂。鳃盖骨内表皮充血,中心骨坏死掉落,再严重时整个鳃盖也开始腐烂,最后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  将病鱼及未患病的鱼同时捞至另一盛有百万分之三的呋喃西林溶液的鱼缸里,放进时,停止喂食1-2天,然后喂少量鲜活饵料,逐步恢复正常喂食。这种办法比较有效,一般一周左右病鱼可恢复正常。若有病情较重无法恢复健康的鱼,则应扔掉。原鱼缸用百万分之三的高锰钾溶液浸泡消毒。  2.赤皮病  赤皮病是由萤光极毛杆菌引起的。热带鱼患赤皮病后体质明显下降,食欲减退,行动缓慢,离群独自在水面游动。鱼体表面出血发炎,鳞片脱落,鱼体两侧和腹部的鳞片脱落最为严重。鱼鳃充血。鳍条腐烂,严重时鳃盖表皮腐烂脱落,鳃盖呈透明状,一周左右即可死亡。  防治方法  用百万分之二十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及鱼缸、或者用百万分之三的漂白粉溶液浸泡鱼及鱼缸,均可起到消毒杀菌作用。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000640392303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