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母有什么作用?



				
				
可乐狗DOGS
16889 次浏览 2024-06-24 提问
81

最新回答 (5条回答)

2024-06-26 01:38:16 回答

浙贝母苦,寒,归肺,心经。
宣肺清热,化痰止咳,主治风热或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等

2024-06-26 01:38:16 回答

浙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茎球形或扁形,白色,上下微凹入,常由两、三枚肥厚的鳞片对合而成,直径2~6厘米;一般一个鳞茎有两个心芽;鳞片和心芽着生在鳞茎盘上。

2024-06-26 01:38:16 回答

分类:百合科(Liliaceae)、贝母属(Fritillaria)
分布:产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湖南。也分布于日本。
海拔:near  sea  level  to  600
命名来源:[Ann.Mus.  Bot.  Lugd.-Bat.  3:  157.  1867]
浙贝母(《药材学》)
【异名】土贝母(《本草正》),象贝(《经验广集》),浙贝、象贝母(《百草镜》),大贝母(《本草正义》)。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
【炮制】拣去杂质,清水稍浸,捞出,润透后切厚片,晒干。
【性味】《本草正》:味大苦,性寒。
【归经】《本草正》:入手太阴、少阳,足阳明、厥阴。
【功用主治】清热化痰,散结解毒。
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
①《本草正》:大治肺痈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明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
②《本草从新》:去时感风痰。
③《纲目拾遗》: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夹风火有痰者宜此。
④《山东中草药手册》:清肺化痰,制酸,解毒。
治感冒咳嗽,胃痛吐酸,痈毒肿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撤。
【选方】①治感冒咳嗽:浙贝母、知母、桑叶、杏仁各三钱,紫苏二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②治痈毒肿痛:浙贝母、连翘各三钱,金银花六钱,蒲公英八钱,水煎服。
(《山东中草药手册》)  ③治咽喉十八症;大黑枣每个去核,装入五倍子(去虫,研)一个、象贝(去心,研)一个。
用泥裹,煨存性,共研极细末,加薄荷叶末少许,冰片少许,贮瓷瓶内。
临用吹患处,任其呕出痰涎。
(《经验广集》吹喉散)  ④治对口:象贝母研末敷之。
(《杨春涯经验方》)
【名家论述】《本草正义》:象贝母苦寒泄降,而能散结。
《本经》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别录》止烦、热、渴、出汗,皆泄降除热也。
疝瘕以热结而言,泄热散结,故能治之。
喉痹,热之结于上者也。
乳难之乳,即孳乳之乳,指产难也,贝母滑降,且能散结,故催生而治产难。
甄权《药性论》谓贝母作末酒服,治产难及胞衣不出;近人保生无忧散一方,为催生保产灵药,内有贝母,程钟龄释之谓贝母滑润,义皆本此。
而注《本经》者仅以为下乳汁,恐非真旨。
主金疮者,苦降清热之功也,不仅可以内服,亦可外作掺药。
后人以象贝通治阳证痈疡,消肿退热,殊有捷效,亦本于此。
主风痉者,苦寒清热,泄降定风之功也,《别录》疗腹中结实、心下满,皆指邪热窒塞之证,苦泄散结,皆能主之。
洗洗恶风寒者,风寒外袭于皮毛,内合于肺,象贝清泄肺气而辛能疏散,其效可知。
目眩为肝阳上乘,项直为风邪外感,苦降泄风,辛泄疏散,治之宜也。
咳嗽上气,又痰热之侵肺,苦泄清金而又降逆之功用也。
象贝母,味苦而性寒,然含有辛散之气,故能除热,能泄降,又能散结。
今人乃以通治风热、温热、时气热邪,则寒能胜热,辛能散邪也。
主郁气痰核等证,则辛散苦泄,开结散郁也。
催生下乳,又其泄降之余义。
至于治疸、治疡、清喉咽,主吐衄、疗痰嗽、通二便,种种功力,无非清热泄降四字,足以赅之,要之皆象贝之功用,而市肆通行之川贝,淡泊异常,断不足以语此。
种子扁平,近半圆形,边缘具翅。
花期3~4月。果期4~5月。

2024-06-26 01:38:16 回答

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其实还是比较多的。这种药物具有比较好的清热润肺的效果,且还可以化痰止咳的。使用在肺热或者是燥咳,且具有比较干咳少痰的效果,并且具有质量肺癌,肺痈的效果,下面我们就去看看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吧。
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上具有了比较不错的微寒、味甘的效果,且具备了十分好的止咳化痰的强效,不仅如此还是具备了润肺的功效,痰多痰少都是可以使用的,尤其是用作于肺燥或秋燥导致的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伴有痰少、难咯,或痰中带血、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等不适。此时可选用川贝母炖梨吃:取川贝母9―10克,用水浸泡,中等大小的鸭梨1只,挖去梨核,将浸泡后的川贝母连同水一起放入挖空的梨中,用锅蒸1个小时,加适量冰糖调味后食用。此外,也可以取川贝母3―10克,用水煎服,每日1次。将川贝母研成粉末服用也是不错的选择,每日1次,每次1―2克。
如果患者表现为咳嗽胸痛、恶寒发热、咳吐腥臭脓痰、大便干燥、舌红口干等症状时,则应选择浙贝母,因为浙贝母泻火的功效要强于川贝母。而且擅长清火散结,是治疗肺脓疡的良药。浙贝母最常用的方法为3―10克,每日1次,用水煎服。
所以,对于以咳嗽、咳痰不利、痰黄黏稠、口干口渴、舌苔红为主要表现的风热咳嗽患者,既可选择川贝母,又可选择浙贝母。因川贝母药性和缓,气味不浓,更适合于年老体弱者服用。而对于素体热盛的小儿及青年人来说,最好选择浙贝母。
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是比较多的,浙贝母因为具备了性寒、味苦的效果,并且具备了不错的抗炎、抗病毒或者是很好的抗肿瘤的效果,平时使用的时候,和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的药物一起使用,还可以治疗不少的疾病的。

2024-06-26 01:38:16 回答

浙贝母的作用是;主治风热或痰热咳嗽,咽喉肿痛,肺痈,瘿瘤,疮痈肿毒。清肺化痰,制酸,解毒。治感冒咳嗽,胃痛吐酸,痈毒肿痛,治疗肺痈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明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浙贝母碱和去氢浙贝母碱有镇咳作用,井能镇静、镇痛。猪、免离体支气管肺灌流试验中,浙贝母碱在低浓度能明显扩张支气管平滑肌.高浓度时则收缩。对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浙贝母碱和去氢浙贝母碱均可降低麻醉动物血压,抑制呼吸。浙贝母碱苷的降压作用更强。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9230995178222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