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的用途有哪些?



				
				
qianxiao1985
65539 次浏览 2024-06-14 提问
51

最新回答 (5条回答)

2024-06-16 20:03:58 回答

艾草,又称香艾、苦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走三阴;芳香温散,可升可降;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艾草最大功效为袪湿散寒、止血止痛,另外还具有温血活血、健胃强壮等功效。

2024-06-16 20:03:58 回答

艾叶在体外对炭疽杆菌、α-溶血链球菌、B-溶血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类双球菌、金**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葡球菌、枯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嗜气菌皆有抗菌作用。

2024-06-16 20:03:58 回答

艾叶燃烧的烟对引起不同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多种致病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艾叶烟熏,可以在室内形成空气药分子膜层,而悬挂的艾叶其挥发性物质的挥发,在人体周围空气中也能形成天然消毒气幕,经呼吸系统侵犯人体的细菌、病毒最易蓄积于鼻窦腔与咽喉,艾草中天然杀菌、抗病毒成分可于鼻窦腔、喉头与气管中形成药膜,大量积聚抗体,达到灭菌、杀毒、防止染病的效果,故悬挂艾叶及燃烧艾叶,就是一种最经济实惠的芳香疗法。

2024-06-16 20:03:58 回答

艾草,又称香艾,苦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走三阴,芳香温散,可升可降,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

2024-06-16 20:03:58 回答

艾草,别名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艾叶,
 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分枝多。株高45~120厘米,茎直立,圆形有棱,外被灰白色软毛,茎从中部以上有分枝,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中部叶不规则的互生,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基部裂片常成假托叶,裂片椭圆形至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正面深绿色,稀疏白色软毛,背面灰绿色,有灰色绒毛;上部叶无柄,顶端叶全缘,披针形或条状披针花,头状花序,无梗,多数密集成总状,总苞密被白色绵毛;边花为雌花,7~12朵,常不发育,花冠细弱;中央为两性花,10~12朵。花色因品种不同,有红色、淡**或淡裼色。瘦果长圆形,有毛或无毛。
 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现在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  全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  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因它可削冰令圆,又可炙百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长期使用艾草叶的副作用:如果挥发油(香味成分)使用过多,对神经会有抑制。
 在诗经时代,艾草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一般用于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份。"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薰、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刺激,但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做为"灸"使用。艾草的气味肯定也同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艾草染色还具有功能性作用。
希望可以帮到您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15607023239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