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牛大力育苗的方法是什么?



				
				
J家馍小T
87028 次浏览 2024-06-01 提问
98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3 14:55:01 回答

你好,牛大力是多年生藤本灌木植物,有“南方人参”之称,用于治疗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以及遗精﹑心脑血管疾病等,具有去脂、滋阴﹑润肺、壮阳﹑安神等等功效.同时味道甘甜清香,是做保健靓汤的上等食材。我国民间已广泛使用,港、澳、台居民更是视如山珍,消费与日俱增。  
一﹑种植场地选择  
牛大力喜温暖﹑湿润而又怕涝,  种植要选择不积水的平地或者缓坡地﹑岭头,土质以疏松泥土为最好,一般不能种在排水不良的水田里.  
二、种苗选择
无论是出于结种子出售或是挖薯条出售都应选择优势品种,因为它的产出更大,更持久,效益更高。
三﹑肥料选择  
种植牛大力应以农家肥﹑生物菌肥为主,优质复合肥为次.农家肥应充分腐熟后才使用,按每亩鸡粪1000公斤﹑复合肥100公斤堆成堆,淋湿后用黑色地膜盖上后再用泥土压实地膜边,过10到20天后进行﹑内外翻堆,使其充分发酵,这样做能提高肥效.  
四﹑整地种植  
种植地经过深耕后起垄。分单行种植、双行种植、三行种植三种方式,视地形排水情况而定。株距为1米×乘米、1米乘0.8米、0.8米乘0.8米,亩植700株、850株、1100株,视是否留种及起挖时间而定。一般来说,留种子的按株距1米乘1米种植,亩种700株,3到4年可挖薯出售,不留种子的按株距0.8米乘0.8米亩种1000株,2到3年可挖薯出售。留种子会影响薯的膨大速度及产量。种植方法是:单行种植在种植点30公分处下肥,和泥土搞匀后盖土,盖上黑色地膜.双行种植及三行种植在两行苗中间拉沟放底肥,和泥土搞匀后盖上土,盖上黑膜。种植时在定植点上挖一个和营养杯差不多一样的穴,右手拿起营养杯,左手中食指按住苗两边泥土后将营养杯倒转,右手拿掉营养杯后把苗放入穴中.回土覆盖压实。淋上足够定根水。注意不要弄散泥土团以免损伤根系,影响成活率.定根水可用增效阿罗蒎兹微乳剂2500倍液体或其他一般杀虫剂杀菌剂1500倍淋透,不但使根土密接,而且能驱杀地下害虫及病菌。  
五、苗期管理  
(1)牛大力耐旱不耐涝,雨季要及时排水;如遇连续高温干旱,要及时淋水.小苗出新蔓后每株撒1到2两复合肥催苗,肥料需距苗根20公分以上。第二年每年每亩沟施磷肥200公斤,钾肥50公斤,生物有机肥200公斤,或者农家肥500公斤(以上或用200倍复合肥开水淋也可),施肥时结合松土/除草一并完成,有利根部膨大生长.  
(2)小苗长到60到70厘米时要剪尾(每隔三个月剪一次),增加枝条与叶片数量,刺激牛大力多生根、多结薯,打下高产基础.  牛大力一般在7到8月份开花,如果想薯长得快,要剪花、剪枝,如果想要种子卖就不剪花.  
(3)关于搭架:可以搭架也可以不搭架。搭架有利于通风透光,增加光合作用,减少白粉病发生,对增加种子产量质量有好处,缺点是花费大,增加了成本支出。如不搭架需对植株进行重剪,培养几条直立主株,使其长成树型或灌木型。有利于薯条膨大,也有利于开花结果。  
六、病虫害防治  
牛大力幼苗时发现小昆虫叮咬,要全场喷施1000倍氯氰菊酯或者1500倍敌百虫等驱虫农药,出现其它虫害时应对症使用杀虫剂.发现嫩叶有白粉病时应完全清除病叶,并喷开美粉剂等生物农药。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2024-06-03 14:55:01 回答

栽培和管理:
一、品种选择  
秋播牛蒡一般用中晚熟品种,如柳川理想、野川或大长根白内肌牛蒡;春播多用早中熟品种,如柳川理想、度边早生、松中早生、旱田早生或大长根白内肌牛蒡。  
二、土壤选择  
牛蒡为深根性蔬菜,对土壤要求较严,适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栽培。例如江苏的丰县、沛县、山东苍山的庄坞镇,都属于大河的冲积土壤,上下土层均匀一致,非常适宜种植牛蒡。种植牛蒡应选择前茬为非菊科植物的地块栽培,最好2--3a没有种植过牛蒡的地块。另外,也不应选前茬为豆类、花生、甘薯和玉米的地块。  
三、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深翻晒土,深翻前每667平方米施入饼肥75kg、优质腐熟的土杂肥5000kg以上、碳酸氢铵50kg。然后按70cm一行用牛蒡机打沟,深度1m左右。由于用牛蒡机打沟后,自然形成一条宽40--50cm、高25cm左右的垄,用脚沿垄的两侧把垄踩实,或用铁锨沿垄的两侧拍实,以防下雨时塌沟,造成牛蒡产生畸形。  
四、播种  
牛蒡的集中产区,应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用以下方法:  
1.用55℃温水浸种10min。  
2.用相当于种子重量0.3%的瑞毒霉(甲霜灵)杀菌剂拌种,然后在垄顶开3cm深的小沟,浇小水,水下渗后,按3cm株距播种子,覆土3cm,667平方米用种量200g。  
五、间苗定苗  
第1次间苗在1--2片真叶时,第2次在2--3片真叶时,按苗距7--10cm定苗。定苗时,除去劣苗及过旺苗,留大小一致的苗。早收获上市的留苗间距大一些,晚收获上市的适当密一些,以免间距大,使牛蒡直根过于粗大,影响外观质量。  
六、中耕除草和培土  
牛蒡幼苗生长缓慢,苗期杂草较多,应及时中耕除草。封行前的最后一次中耕应向根部培土,有利于直根的生长和膨大。对杂草偏重的地块,可用除草剂除草。每667平方米可用10.8%高效益草能25--30mL,加水50--60kg,在牛蒡出苗后,从杂草出苗至生长盛期均可喷药。也可用50%的精禾草克50--60mL,对水15--20kg,在牛蒡苗后,杂草3--5叶期时,选择傍晚用药。

2024-06-03 14:55:01 回答

1、使用“小拱棚+营养杯”育苗方式。拱棚育苗比较灵活,既方便又管用,可防止幼苗遭受冻害,而气温升高掀开塑料膜即可。利用营养杯育苗,可以充分保证种苗根系的完整,又能够确保种苗移栽时不伤及根系(营养土可选择细黄土,装杯前先消毒土壤)。小拱棚+营养杯相结合进行育苗,有利于农友培育出优质种苗。要注意的是,点种时湿度很关键,育苗前一天应先取水将营养杯种的土壤淋透。
2、种子的筛选与处理。方法一:为了确保发芽率并减少病害发生,应挑选饱满的牛大力种子,之后取冷水加入凯润杀菌剂浸泡一个小时,然后即可直接点杯。值得注意的是,点杯时不宜将种子放太深,只需将土稍微覆盖过种子即可。方法二:取挑选好的种子,用冷水泡到足够饱满,再用凯润杀菌剂和赤霉素8000倍液浸泡五分钟,然后把种子铺平到事先准备好的泡沫箱里的沙子上(沙子事先可用咯菌清进行杀菌消毒,湿度也要控制得当),然后再用湿毛巾覆盖在种子上,并在泡沫箱内放置灯泡,催芽前5个小时,温度要保持在35摄氏度左右,之后要保持沙子表面温度在28摄氏度左右,毛巾干了要喷湿,大概4天左右即可萌芽,一个星期左右即可进行点杯,此方法可减少烂种现象,还能提高种子发芽及成苗率。
3、培育健壮苗。百分之五十种子发芽后,可以取磷酸二氢钾兑水1000倍淋,可起到壮苗之效。待到幼苗长出2-3张叶片至移栽前,取宇花灵1号400倍液淋2~3次,可补充幼苗生长所需营养,可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建立庞大的根系组织,使幼苗更为健壮,叶片浓绿,提高种苗移栽成活率。  注:育苗期间如遇梅雨季节要勤通风排湿,棚内气温高于32摄氏度,要及时把塑料薄膜掀开降温。有条件的,最好在棚内挂温度计。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787400245666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