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树苗培育方法有哪些?



				
				
矮油没游
81053 次浏览 2024-06-11 提问
105

最新回答 (5条回答)

2024-06-13 09:24:18 回答

樱桃是北方水果中成熟最早的果树,堪称“春果第一枝”。多年来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一致表明,来年果树能否丰产,秋季管理很关键,秋季正是果树根系生长的高峰时期,也是树体积累养分的关键时期,秋季应切实抓好以下管理措施:  
一、土、肥、水管理  
(一)园地土壤改良  
樱桃树根喜透气性良好,肥力较高的沙质土壤,山地建园时未深翻改土的要结合秋季施肥,增施有机肥加强土壤改良,粘土地需修好排水系统,注意排水防涝,避免直接压沙,需将沙、土、有机肥拌均匀,改良土壤。  
(二)秋季基肥  
大樱桃春季需肥早且集中为增加树体贮备营养,秋施基肥是关键,经有关专家实验,秋季集中施肥效果最好。基肥的施用时间一般宜在9月上、中旬进行,施肥量应根据果树大小来定,进入结果期的果树一般每株需施50~100公斤有机肥,并混入2~3.公斤过磷酸钙,0.5~0.8公斤尿素,硼砂0.2~0.3公斤,硫酸亚铁0.2~0.3公斤。施肥方法:可按树体投影远近挖坑或挖环状沟,根系已满园的密植园,可在株行距间在树冠投影外沿开挖条状沟(坑或沟深30厘米左右),肥料施入后,要跟上浇水,达到以水促肥,便于根系吸收,停水渗下后,坑和沟用土封严(俗称封埯),避免全园撒施,引起树根上浮。  
(三)叶面追肥  
叶面追肥可延长叶片功能期,使其制造更多的营养物质,贮藏在果树体内,供根系生长和明年发芽开花需要。秋季8月中旬至9月中旬每隔10~20天追施一次,共喷2~3次,叶面可喷施0.5~0.8%的尿素,0.2~0.4%的磷酸二氢钾,秋季生产较旺的幼树可单独喷施4%草木灰浸提液,以促进枝条成熟,喷施一定要在下午5点以后至傍晚,肥液蒸发少,附着叶面时间长,叶片吸收好,防止药害,喷施就注意喷到叶片背面,以利于吸收。  
(四)浇封冻水  
11月份土壤封冻前浇一遍透水。  
二、整形修剪  
大樱桃修剪包括拉技开角,夏季修剪刻芽促生分枝,清头、疏除大枝等,大樱桃宜采用自然开心形式或自然丛状物,这两种树形成形快、结果生产早、树体较矮,管理和采收方便,也利于抗风抗倒伏。  
(一)拉枝开角。实践证明大樱桃秋季拉枝开角比春季拉枝效果好,大樱桃第一层主枝基角约80度,梢角65~70度,辅养植拦枝开角至80~90度,拉枝开角时要注意及时移动拉绳或坠物,防止梢角向心生长。当树高为行距的4/5~3/4时(行距4米树高3米),对上部枝条全部拉开不再短截,各主、侧枝上端只留1枝延长,另一枝作侧枝,多余的长枝可疏除。  
(二)秋季摘心。7月末8月初树内膛有少量新梢发生,可留20厘米左右及时摘心,控制旺长,促进成熟,形成结果枝组。  
(三)疏除大枝等。8月中、下旬及时疏除背上有立枝、过密枝、过旺枝、改善内膛光照,充实花芽,树内膛空虚者,对内膛1~2年生健壮枝可适度短截促生分枝、培养或结果枝组。大紫、红灯、滨库的外围枝留1~2个枝向外走,其余疏除大枝要在9月中旬进行,休眠期疏枝易引起流胶,不能疏除大枝。一年中,一棵树最多疏大枝2个,但不要形成对口伤。  
三、改良品种  
由于大樱桃童期较长,开始结果后,进入丰产期间隔时间长,如果品种栽植不当,或搭配不好,影响果园效益,这就需要改良品种,嫁接宜在8月份芽接或第二年春季枝接。  
8月份在樱桃树第二次新梢停止生长,第三次新梢还未发生的间隙,宜用带木质嵌芽接法进行嫁接,在一年生或二年生枝条上进行嫁接改良,可改接的樱桃品种有红灯、意大利早红、乌克兰2号、大红等。

2024-06-13 09:24:18 回答

樱桃的育苗通常采用嫁接和分株、扦插等无性繁殖的方式。尤其对良种樱桃的苗木生产通常以毛杏为砧木嫁接。  
 
对乡土樱桃品种,因为其遗传相对稳定,也有播种育苗,四川盆地通常在农历5月,采种后沙藏15-25天即可下种,每亩6000株。

2024-06-13 09:24:18 回答

1、选好品种。育苗效益的关键在于选择好的速生杨新品种。
2、选好育苗地。育苗成败的关键在于选好育苗地,育苗地应选地势平坦、排灌条件好、土壤较肥活疏松、交通方便的地方,冬前深翻25-30厘米冻垡,亩施基肥3000公斤,翌春再整地做畦。
3、采条与插穗。这是决定育苗生长好坏的基础。应选1年生平茬苗,选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枝条作插穗。插穗直径1-2.5厘米,长15至18厘米,具有3-5个健壮芽为好。人工切条要选择锋利菜刀,上切口平齐,下切口成马蹄形,要避免切口劈裂。将切好的插穗立即贮藏好,以免风干丧失水分,降低成活率。
4、扦插。杨树扦插育苗春、秋皆可。但春季宜早,按行距60厘米拉线扦插,插穗与地面成45度角,露出1-2个芽,每米扦插4株,每667平方米扦插4800株,切忌将插穗倒插。对不同粗细的插穗分开扦插,以达到生长整齐一致。
5、肥水管理。是苗木生长好坏的保证。扦插后立即采用小水漫灌法浇足第一次水。以后每周浇水一次,待5月上中旬幼苗定苗后结合追肥再灌。以后每隔十天半月看墒再浇水。一般在六月、七月现追肥两次。全年浇水10次左右。9月初浇足最后一水,停止灌水,以促进苗木木质化,防止苗木徒长,以利于越冬。
6、除草摘芽。松土除草要在幼苗定株后方可进行,一般除草松土2-3次即可。杨树几乎每个小叶腋都能生出侧枝。因此应及时摘除幼芽。在整个生长期内,至少摘芽3次。第1次在5月中下旬,凡双条以上的原则上只留一株壮苗。第2次在6月底,对萌生的侧枝全部抹掉。第3次在7月中下旬。
7、防治病虫害。育苗前整地时亩用50%甲基乙硫磷颗粒剂1.5至2公斤拌细土撒圃地防地下害虫。插苗前,将种根用50%多菌灵和15%甲基托布津按1:1比例200至250倍混合液浸根1至2小时,可有效防治根腐病和黑斑病。插条发芽后,用50%甲胺磷1200倍液根基喷雾,可有效防治幼芽被咬现象。在生长期间的七月上旬、八月上旬各用50%辛硫磷1500倍液和多菌灵500倍液防治毒刺蛾等害虫和杨褐斑病

2024-06-13 09:24:18 回答

1.把种植区内的土壤用旋根机挖松、打细,然后与富含腐殖质的营养土、砂土混合均匀。  2.在树穴的底部回填鹅卵石、砂石等作为滤水层。  3.乔木栽植时,土球掩埋比一般土壤条件下稍浅一点。对大型乔木,采用浅植、双支撑,在原标准栽植穴坑的基础上,加宽加深30至40厘米。  4.树坑比一般土壤条件下挖大一些,在土球周围回填足够细土。  5.顺着坡势挖排水沟,防涝、防积水。在雨季,随时对栽植的乔木开挖排水沟,采用机械倒退式开挖穴坑,避免机械压紧栽植区,规避土壤板结。  6.树木支撑要牢固,和支撑接触部位的土壤要进行夯实,同时在支撑点下方铺垫砖块等硬物。  7.浇水时水压要低,冲力要小,最好在沟内放土箕,避免水柱直冲树沟。如有跑水、漏水和塌陷下沉的情况,应填土堵漏补浇,直至穿透为止。同时随时注意利用土稀易动的时机将树木扶正。  8.浇水完后应用竹竿和钢钎穿土检查,若能直插坑底,证明水已浇足,不能直插坑底的还要进行补浇,直至穿透为止。  9.水浇透以后,将树圈刨平封堰,减少水分蒸发。  10.对出现死亡现象的乔木及时把土球挖开,分析死亡原因,再对症改进栽植措施。  通过以上各种措施,大幅提高了苗木移栽后的成活率,对相同或类似立地条件下的园林苗木栽植具有借鉴意义。

2024-06-13 09:24:18 回答

一、育苗地选择  
排水和通气良好,土层深厚疏松,灌排方便的酸性沙壤土成壤土,盐碱土、沙土、黏土、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不宜选作苗圃,前茬为刺槐、白榆、大豆、马铃薯、蔬菜等地不适合作育苗基地。
二、整地作床  
播种前育苗地应深翻整平,施入基肥以溉肥,堆肥等有机肥为主,拌入适量过磷酸钙(每亩15公斤左右)为预防猝倒病及地下害虫,在施肥同时可混用硫酸亚铁(黑矾)(每亩15公斤)进行土壤消毒。
三、种子的处理  
由于油松幼苗期立枯病危害较大,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消毒,用0.15%的甲醛溶液浸种15—30分钟,或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小时,然后用40-60度温水浸种1昼夜,捞出装入容器内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催芽,每日用温水淘洗一次,5—6天大部分种子裂口即可播种。也可在播前一个月用混湿沙埋藏法或层积催芽法处理,定期翻动检查,待种子有三分之一裂嘴时即可播种。
四、播种  
播种期为4—5月份,每亩播种量15—20公斤,条播行距20—20?M,播幅7—10M,覆土厚约1M,然后稍加镇压。
五、苗期管理  
一般播后7—10天即可发芽,在发芽出土后,种壳脱落前要注意防鸟害。幼苗宜适当密生,间苗不要太早以6—7月份生长旺盛期较为适宜。油松幼苗耐旱,怕淤、怕涝,故对灌溉要适当控制。勤除草,也可施肥用除草剂(以除草醚为宜),在生长期内合理施用追肥,前期用氮肥,后期用磷钾肥。为防治猝倒病,在苗木出齐一周开始,每隔7—10天
喷0.5—1.0%等量式波尔多液或0.5—1.5%硫酸亚铁溶液,视病症蔓延情况停止喷药。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265749931335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