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藜麦种植条件有哪些?



				
				
美食大卡
32639 次浏览 2024-06-19 提问
32

最新回答 (4条回答)

2024-06-21 12:31:25 回答

成功开展藜麦生产的主要先决条件是品种、土壤、土壤的PH值、气候、水、降雨、温度、辐射和海拔高度。高寒冷凉地区具有最适宜的种植条件。即使相同的品种,在不同环境,藜麦的品质相差极大。
整地是决定作物未来成败的一项重要活动。鉴于作物种子个体小和对土地类型的要求,这项活动必须适时开展,使用相应的工具并采用符合作物要求的技术和方法。
在使用先前曾种植过其他作物的土地时,建议与非同科作物进行轮作,最好是曾种过马铃薯或其他块茎植物的土地,利用疏松的土壤和残留养分。
应当在天气条件最有利的时候进行播种,适宜的温度为15-20℃,土壤层温度高于8℃,土壤湿度至少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3/4,以促进种子发芽。
藜麦是一种对养分要求很高的植物,主要是对氮、钙、磷和钾的需求。因此,它需要得到很好和充足的施肥。
与其他任何植物一样,除了寄主媒介传播的病虫害对未来生产潜力和种子质量产生影响以外,藜麦也容易受到杂草的竞争,尤其是在生长初期,因此建议尽早除掉杂草,以避免它们对水、养分、光线和空间的竞争。

2024-06-21 12:31:25 回答

1、播前准备
1.1地块选择
种植藜麦要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通风条件好,肥力较好的岭地、二阶地,严禁在阴暗湿润、通风采光条件差的河滩地、沟坎地栽种,地块土壤最好选择红粘土或红砂土。
1.2轮作倒茬
藜麦不宜重茬,连作一片病害严重,杂草多,土壤中的营养要素消耗量大,易造成“歇地”。因此,选择合理轮作倒茬易于藜麦丰产丰收。拟以荞麦、糯玉米与小米轮作倒茬前茬以大豆、薯类最好,其次是玉米,高梁,向日葵、蓖麻较差,轮作年限至少二年。
1.3精细整地:藜麦种植于旱坡岭地带,提高雨水利用率至关重要。早春土壤刚解冻,趁气温尚低,土壤水分蒸发慢的时候,施足底肥,达到土肥融合,壮伐蓄水。播种前每降一次雨及时耙耱一次,做到上虚下实,干旱时只耙不耕,并进行压实处理。
1.4施足底肥
肥料种类应为高温发酵处理后的羊粪,其次是农家有机肥。严禁使用化学肥料,包括无机肥,如硝酸磷等。基肥在播种前结合深耕整地一次施入,一般以农家肥为主,如将磷肥与农家肥混合沤制作基肥效果最好。基肥以秋施或早春施入较好。
追肥增产作用最大的时期是抽穗前15~20天的孕穗阶段,一般以纯氮5公斤/亩左右为宜。氮肥较多时,分别在拔节始期施“座胎肥”,  孕穗期追施“攻粒肥”。在藜麦生育后期,叶面喷洒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也可促进开花结实和子粒灌浆。
2、播种
2.1播期。
播种期一般应选在5月中旬左右(温度在15℃—20℃为宜),最好是在雨后播种或看天气预报雨前两天播种。切忌早播,要使谷子的花期避开阴雨天。
2.2播量。
每亩用量要以0.4公斤为宜。
2.3播深。
播种深度1-2厘米左右。过深出苗困难,过浅不利防旱防倒。
2.4播种方式。
一般使用耧播,也可采用新研制的精播耧播下种。行距50厘米左右,株距25厘米左右。
3、田间管理
3.1苗期管理
3.1.1查苗补苗
藜麦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漏种和缺苗断垄时,应采取补
种措施:一是将种子浸入水中3-4小时捞出,用湿布捞出,用湿布盖上,放在20-25摄氏度处,闷种10小时以上,开沟补种,二是对少数缺苗断垄处,可在4-5叶时,雨后移苗补栽,对移栽谷苗,连续三天早晚用水浇苗,保证成活率。
3.1.2间苗定苗
藜麦出苗后应及早间苗,并注意排拔除杂草。幼苗长到10cm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可适当多留苗,留好苗幼苗长到20-30cm时,进行第二次间苗,留壮苗,保全苗,合理密植。
3.1.4中耕除草
这是培育壮苗的关键,藜麦幼苗生长缓慢,忌讳草荒,第一次中耕结合间苗进行,应掌握浅锄、细锄、破碎土块,围正幼苗,做到深浅一致,草净地平,防止伤苗压苗。中耕后如遇大雨,应在雨后表土稍干时破除结板。
3.2中期管理
3.2.1清垄
在8叶龄时进行,逐垄逐株检查,将行中杂草、病株、残株拔掉,提高整齐度,苗脚利索,通风透光。
3.2.2深耕。
藜麦从拔节期起,进入旺盛生长阶段。随着温度的升高,茎秆生长速度加快,在清垄后,应进行深中耕,刨断部分侧根,促进根系发育,控制基部经节的生长,使茎秆粗壮,防止后期倒伏。
3.2.3培土。
将行间草除尽,进行根部培土,促进颈部经节、次生根的生长,增强植株的支持能力,有利于防止后期倒伏。
3.3后期管理
在成熟期,要严防麻雀危害,及时收获,防止谷穗随风相互磨损脱粒,造成损失。
去杂去劣。为保证有机藜麦高品质,收获前必须将病穗、杂株去掉。
4、收获贮藏运输
4.1适时收获
当谷穗变黄断青、籽粒变硬时,即可收获。以地块单收、单打、单保贮的方式进行。所收藜麦要在自然光下风干,不准用火炕焙烤。
4.2贮藏
采取中心集中恒温仓贮。
4.3运输
运输工具要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5、主要病虫害防治
主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5.1适时播种。
不得早播,最佳时间为谷雨节后十天期内,目的是为了使藜麦的开花期避开连阴雨季,保持充足的日照光晒,防止藜麦瘟病。这同农谚“晒出米,淋出秕”相一致。
5.2田间后期管理。即藜麦抽穗后,要拔除病株,去杂去劣。预防白发病,是将拔除的病株不喂养牲畜,必须选离基地深埋或烧掉。
5.3轮作倒茬,越冬防止。秋耕壮垄强调深耕,拣净谷茬,清除幼虫和虫卵。

2024-06-21 12:31:25 回答

藜麦种植主要以旱作为主。
藜麦原产自南美洲,是人类珍贵的生物多样性粮食资源之一,是唯一的植物界全蛋白谷物,唯一的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类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由于其高昂的市场价格和对土壤、气候、水肥条件的要求极为苛刻,藜麦被誉为“超级谷物”和“印加黄金”。藜麦适宜所有人群食用,特别是对于乳糜泻(对面筋蛋白过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慢性病患者,对孕产妇、婴幼儿、运动员、素食者、减肥塑身、病后康复者非常适宜;对于健康人群,藜麦也是难得的营养美食.
藜麦生长期为90-220天,生长期与播种时间及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一般播种越早生长期越长.种植要求当地无霜期在100天以上,海拔1500米以上,降水量300mm以上,最高温度不高于32度。
注意事项
播种前需要准备拌种用材料,谷子或小米,如果用谷子需要提前炒熟,种子与拌种材料比例为1份种子2份谷子(小米),或根据调试情况确定播种材料的量,确保下种量及播种均匀。
特别注意:播种后的3-10天内要密切关注幼芽或幼苗的生长情况及地下害虫情况,如果被地下害虫严重危害,需要考虑二次播种。

2024-06-21 12:31:25 回答

藜麦种植条件有;
土壤:排水良好的壤土,有机质含量高,坡度适中,养分含量中等。尽管通常种植在碱性(高达pH  9)和酸性(高达pH  4.5)土壤,但是藜麦喜欢中性土壤。
气候:沙漠、温暖干燥、寒冷干燥、温和多雨、温和但相对湿度高,以及和高原和高山地区。有适应各气候的品种或生态型。
水:虽然藜麦是碳三植物,但是它可有效利用水,因为它的生理机制使其能够避免水分不足,耐受和抵御土壤水分低。
温度:理想的平均温度是15  -  20ºC左右,但它可承受38ºC到-8ºC的极端温度。
辐射:它能够承受强烈的太阳辐射,从而获得所需的热量时间来完成其生长和繁殖期。
光照期:有适应短日照、长日照或对光照期不敏感的品种或生态型。
海拔高度:它种植在从海平面到海拔约4000米的范围。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13315105438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