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下白芷什么时候种?



				
				
隔壁老袁无敌
46631 次浏览 2024-06-04 提问
119

最新回答 (4条回答)

2024-06-06 03:29:25 回答

白芷播种期分春秋两季。春播在清明前后,但产量低,质量差,一般都不采用。秋播不能过早过迟,最早不能早于处暑;不然在当年冬季生长迅速,则将有多数植珠在第二年抽薹开花,其根不能作药用,但最迟不能迟于秋分;因秋分后雨量渐少,而气温转低,白芷播后长久不能发芽,影响生长与产量,故应在8月上旬全9月初播种。    播种方法:白芷宜直播,不宜育苗移栽,移栽的植株根部分叉,生根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和质量。采取穴播和条播,播前畦内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开始播种。播前种子要用机械方法,去掉种翅膜,然后在温水中(45℃)浸泡6小时,捞出后擦干播种。穴播按行距33厘米左右,株距16~20厘米开穴,穴深6-10厘米,播后用水浇,洒水或覆盖草的方法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播后0-20天出苗,秋播的白芷主根大,产量高,条播按行距33厘米开沟,将种子均匀撒下,盖层细土,播种量每公顷用15千克以上,其他同穴播相同。    3.间作:为了经济利用土地,在白芷地内亦可进行间作,原则上以短小作物为好,在白芷播种之后,在其行间种植蔬菜,如葛笋、菠菜、蒜苗等,间作物必须在立春前收获,以有利于白茫生长,以菠菜、蒜苗为最多。菠菜是在行间进行条播,蒜苗则每隔3厘米栽植。    4.田间管理    (1)浇水:雨水充足的地方可不用浇水,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播前必须深水,翻地保墒,播后遇干旱、久旱必须浇水。墒情不好,就得浇水,约浇水4次即可发芽,以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幼苗生长,小雪前应浇饱水,防止白芷在冬天干死。第二年春天浇水在清明前后,不能过早,地温低,水寒苗不肯长。以后每隔10天浇一次水,到了夏天应每隔5天浇水一次,特别是芒种到谷雨前,水少主根不能下伸,则须根多影响产量。在伏天更应保持水分充足,不能使苗因缺水而短垂;否则主根木质化降低品质。    (2)间苗:当春季幼苗返青高6厘米时,进行间苗,适当的择去弱苗,使幼苗分布均匀,通风透光,当苗高13~16厘米时定植,每穴留壮苗1~2株,条播技16厘米左右留壮苗一株,注意除去过弱的苗和过大的。茎呈现青白色的幼苗选择掉,减少将来抽基白芷的发生,总之保持匀苗。    (3)中耕除草:每次间苗时,均应中耕除草,第一次待苗高3厘米时用手拔草;在土壤板结时,可浅松土3厘米左右,不能过深,否则主根不向下深,叉根多,影响质量。第二次待苗高6~10厘米时除草稍深一些。第三次在定苗时,松土除草要彻底除尽杂草,以后植株长大封垄,不能再行中耕除草。    (4)追肥:白芷追肥在当年直少宜淡,以免植株徒长,提前抽空开花。播种第二年植株封垄前追肥1-2次,结合间苗和中耕时进行,每公顷追肥量饼肥2250~3000干克,亦可用化肥和人畜粪尿代替,开浅沟施下。雨季后根外喷施磷肥,也有显著效果。

2024-06-06 03:29:25 回答

一、  适宜的生态环境  遂宁川白芷具有适宜的生态与历史种植习惯而品质优良。它适宜生长在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下。川白芷遂宁产区年均气温17.7℃,>10℃的积温5470-5627.1℃;平均最高气温为19.4℃,平均最低为7.5℃,气温在5-25℃之间生长正常。年平均降雨量900-1000mm,年平均太阳总幅射87.4-93.37千卡/平方厘米,平均温润度0.95-1.10,平均日照时数1299-1380小时。  
   遂宁白芷种植基地分布在涪江中游,沿岸一级阶地,地势平坦开阔,地下水资源丰富,土壤深厚、肥沃,多为冲积砂质土壤,酸碱度适中。  白芷系深根作物,主根粗长,入土深,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较湿润的夹沙土种植。过于粘重或排水不良的低洼积水的土地以及土层浅薄、石砾过多的土壤不宜种植,这类土壤种植主根多发叉,质量亦差。  
   二、  栽培技术  栽培品种选择:白芷是跨年收获的作物,不能根部与种子兼收,必须单独另行培育良种。在白芷收获时,选择紫茎种,主根无分叉、健壮无病虫害,单枝姆指粗的根作种根。此品种植株较高,根部肥大,根的顶端较小,叶柄茎部带紫色,需要肥较少,产量较高。选好后,将其移植于土层深厚、肥沃疏松而又排水良好的土中,待第2年6月下旬种子成熟(果实变成黄、绿色时)分批进行采收,阴干备用。      
   1、整地:白芷对前作选择不甚严格,前作收获后,及时整地,先用犁交犁2-3次,再用锄深翻30厘米以上,然后耙细整平,务使土壤疏松细碎,以利根部发育。整平耙细作成宽1.3米的高厢,厢面约成瓦背形。在整地时施基肥,每亩施堆肥或火土灰与人粪尿拌和均匀作基肥,每亩约250-300公斤,亦可以不施基肥,而在播种时施肥。基肥和种肥均不宜过多施用氮肥,以免当年植株生长过旺,引起次年大量提早抽苔。      
   2、播种时间:白芷对播种期要求较严。一般以白露前后为宜。但在气候温暖的地区可延至霜降之前播完,气候较凉的地区,宜于处暑以后白露之前播种。最早不能早于处署,因过早当年幼苗生长快,第2年就多数提早抽苔开花。最迟不能晚于秋分,否则气温低,雨量少,播种后长期不能发芽,即时发芽也由于气温低,幼苗发育差,生长期缩短,根部细小,产量、品质均不佳。如因不能按时播种,可将种子与泥土混合,堆放催芽,催芽时忌用火灰,以免伤芽。此外,一方面还可将种子用45℃左右温开水浸泡一夜;另一方面可在播种前种子喷洒2%磷酸二氢钾溶液,拌匀闷润8小时,以提高种子发芽率。      
   3、播种方法:白芷采用直播,若育苗移栽,则主根多分叉,且生长不良。播种前种子用火灰或泥沙拌均匀,以利播种。一般直播宜采用窝播,窝播每亩用种量1—1.2公斤,行距30—35厘米,株距23—27厘米,挖窝窝深8—10厘米,窝要大,底挖松铲平才能使种子撒得开,以免种子重叠,幼苗生长过密。再施入适量的火土灰与人粪尿拌和均匀作基肥,每亩约250—300公斤。如果是晴天,土壤干燥时播种,应先施清淡人畜粪水于窝中,然后播种后并用脚将种子灰轻轻踏实,使种子与土壤密接,才利于发芽。整地时未施肥的,应先浇猪尿水后播种,如用堆肥粉作种肥,则可减少拌种用火灰数量。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2024-06-06 03:29:25 回答

应在8月上旬全9月初播种。  用种子繁殖,白芷最好用当年收获的种子,要是隔年的种子,对发芽率并不高,不能采用。有的药农用正中主茎上所结出的种子,播种时,容易提早抽空,导致产品质量低下。用侧基上所结的种子,白芷的发芽率较高,出苗的时间也快。白芷播种要分为春秋两季,白芷最好直播,不宜育苗移栽,移栽的植株根部容易分叉,生根生长不良,会影响白芷的产量和质量。可采取条播和穴播,在播种前畦内浇透水,得水渗透后,开始播种。

2024-06-06 03:29:25 回答

(一)概述:别名香白芷(福建、台湾、浙江等省)、库页白芷(四川)、祈白芷(河南、河北)。
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祈白芷)(Angelica  dahurica  Benth.  et  Hook.),库而白芷(川白芷)(A.anomala  La11.)及杭白芷(香白芷)(A.taiwaniana  Boiss.,epith.mut.),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
(二)植物特性: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茎高大粗壮,高200~300厘米,茎中空,圆柱形,带紫色。根生叶大,有长柄,为2~3回羽状分裂,边缘有锯齿。茎生叶小,基部呈鞘状抱茎。花小白色,形成顶生或腋生的复伞状花序。果扁圆形,有种翅,成熟后裂开为两瓣。根粗大、圆锥形、黄棕色。
(三)生长特性:白芷适应性很强,耐寒、喜温和湿润气候,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喜向阳、光照充足的环境。白芷是根深喜肥植物,种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而又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在黏土、土壤过沙、浅薄中种植则主根小而分叉多,亦不宜在盐碱地栽培,不宜重茬。白芷抽蓄后,根部变空心腐烂,不能作药用。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白芷对前作选择不甚严格,一般棉花地、玉米地均可栽培,以耕作层深,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温暖向阳比较湿润的夹沙土,一般产区均在平原地带的地方为好。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翻耕深为33厘米为宜。晒后再翻一次,然后耙细整平,作畦,宽100~200厘米,高16~20厘米的高畦,畦面应平整,畦沟宽26~33厘米(排水差的地方用高畦),土壤细碎。耕地前每公顷施堆肥草木灰150千克左右。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白芷应当选用当年所收的种子,隔年陈种,发芽率不高,甚至不发芽,不可采用。有的药农经验用正中主茎上所结的种子,再播种时,容易提早抽空,影响产品质量。而利用测基上所结的种子播种,白芷发芽率70%~80%,在温度13~20℃和足够的湿度下,播种后10~15天出苗。
白芷播种期分春秋两季。春播在清明前后,但产量低,质量差,一般都不采用。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04104042053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