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半夏的种植方法哪位懂?



				
				
fantienan002
41629 次浏览 2024-05-31 提问
148

最新回答 (4条回答)

2024-06-02 00:50:53 回答

水半夏又名戟叶半夏,以块茎入药,有解毒消肿止血功效,据药理试验其效用与半夏相同,但毒性比半夏还小,主产广西,尤以平南、桂平为最多。种植以深厚肥沃的砂壤土为好。
  栽培方法
  一、选地、整地。
  选择阳光充足,土肥,排灌方便的保水田种植,水田整地方法与水稻秧田相同。旱地栽培采用畦栽,无论在水田或旱地种植,都必须施足腐熟的有机肥,如人粪尿,厩肥,绿肥和麸肥等
  二、繁殖方法--用块茎繁殖
  (一)育苗
  在头年收获时,选2-3分大小的,无病虫害的块茎作种用,选出的种茎待外表稍干后,放干燥通风处或与湿润的细砂混合贮藏。次年3-4月播种,苗圃地整地同大田,在平整的苗床上均匀播下种茎,浇上腐熟稀薄人畜粪尿作种肥,最后复土半寸左右,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上时,7-12天幼苗陆续出土,每亩用种量1000-1100斤。育苗期管理:播后畦面保持潮湿不开裂为宜,持幼苗形成2片真叶后,畦面保持水深2-3分,此后,每10天施腐熟人粪尿催苗。
  (二)定植育苗一个多月后,苗高4-5寸时定植。起苗时用铲从畦面往下5-6分处平铲,然后逐株取出,或用竹片逐株挖起,去掉过多的泥土,注意勿使苗的块茎脱落,以免影响成活。定植株行距为2×2寸或2×3寸,秧苗入土浇深度与秧田生长时一致,过深不易返青,过浅易漂浮水田。
  三、田间管理
  1、排灌与除草:定植时田水深2-3分,经一星期左右定根后,灌水深一寸,并及时除草。
  2、追肥:定植后15-2个月内,连续施肥2-3次,以人粪尿等氮肥为主,促进幼苗生长。7月以后主要追施腐熟的堆肥、磷肥等。
  四、病虫害防治
  主要有粘虫为害叶片,可用人工捕捉或用敌百虫防治。
  五、收获加工当年立冬前后,于叶片大部分枯黄时采收。采收的方法:放干田水,待田土晒至发白后,耕松土壤过筛或检取,也可在收获前灌水浸田,用耙来回耙松土壤使块茎浮在水面捞取。收回的鲜半夏,可用去皮机去皮;或放在石灰水中,浸一昼夜,或用清水浸泡15天左右,用木棒在水池中来回搅动,使其互相磨擦去皮,去皮后晾干水分,用硫磺熏一天,晒干或烘干即可。

2024-06-02 00:50:53 回答

想种植半夏的药农朋友,首先要逐条对照以上条件,看是否合适;如果符合上述条件,然后结合自己掌握的或学到的半夏种植技术和经济情况,确定半夏种植面积。

2024-06-02 00:50:53 回答

1.选地整地  
半夏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盐碱地之外,一般土壤均可,以沙质壤上为宜。基肥和土混合撒于畦面,浇透水,喷洒新高脂膜,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保温防冻、防土层板结,窒息和隔离病虫源。
2、繁殖方法  
分块茎繁殖、珠芽繁殖、种子繁殖:但种子和珠芽繁殖当年不能收获,用块茎繁殖当年能收获。块茎繁殖,挖当年生的小块茎用湿沙土混拌存放在阴凉处进行繁殖。珠芽繁殖,夏秋间利用叶柄下珠芽栽培,此法由于种苗不足或育种时采用,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0~13厘米,并盖稻草保墒,当苗高10厘米时定植。喷施新高脂膜,在植物表面,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禾苗茁壮成长。
3、田间管理
①浇水:半夏喜湿润,无论哪种方法播种前必须浇水,在生长期天气热,需要经常浇水,土壤中不可缺水,如果遇到干旱,引起苗子枯萎倒伏。喷施新高脂膜不怕太阳暴晒蒸发,能调节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②培土:珠芽生长需要培土,所以6、7月份在叶柄下部培土,根据植株需求适时追肥,每次培土从行间取土盖上珠芽,培土1.6厘米以上,生长期要经常松土除草。  
③摘蕾:除作种子外,生长期长出的花蕾全部摘掉,促使块茎生长肥大,提高产量。喷施药材根大灵,可促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
4、病虫害防治  
①叶斑病:在叶上长紫褐色小斑。防治方法:发病前和初期,喷施针对性药物加新高脂膜提高药效和次数。
②红天蛾  :7、8月份幼虫把叶子咬成缺刻。防治方法: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加新高脂膜增强药效,及时进行人工捕捉。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能得到您的采纳!

2024-06-02 00:50:53 回答

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药用去皮的干燥块茎。原为野生,是常用大宗药材,如满足药用相差甚远。近年野生变家种获得成功,进入九十年代,亩产量才由过去的100公斤左右上升至如今的225—350公斤,我国进行近三十年的种植研究缍获得了高产。目前市场价格每公斤20元以上,最高时达40余元。1985年版中国药典虽然只收载了旱半夏,而水半夏药用价值低于旱半夏。由于水半夏种植管理极其简单,产量高、收益大,水半夏占领着70%左右的市场份额。其水半夏为天南星科犁头尖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多野生水边或低尘湿润处,为湿生或水生植物。近几年我国每年出口旱半夏400吨左右,努力发展旱半夏生产填补医疗药用缺口,是新世纪新课题。在半夏生产栽培过程中,如果用高产多熟栽培技术,可实现一年三种三收,还可同小麦、玉米产、高粱等农作物套种。一、选地整地:栽种半夏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植质的土壤为佳。耕地前亩施土杂肥5000公斤左右,磷肥30—40公斤、草木灰150公斤左右,忌施碳酸氢铵,深耕细耙,畦面宽1.3米,埂宽30厘米左右,高17—20厘米,顺畦中间留30厘米左右宽的空地,以利取土(给株芽培土)变沟。沟内可间作小麦、玉米等高杆作物。二、播种方法:通常采用块茎繁殖,可一年三种三收,即4月种第一次,6月20日前后收;第二次8月10—20日,第三次9月10—15日 ,这三次倒苗,也就是三次株芽成熟三次培土或取株芽另栽,也是地下球茎的一个生长发育成熟阶段。但家种一般在秋后收获一次,原因是让旱半夏在地连续生长膨大地下球茎。如留作种秧秋后可不挖让其自然越冬,春季化冻后再挖出移栽。亩用种秧多少因球茎大水而异,一般亩用大球茎秧100公斤左右,中等球茎80公斤左右,小球茎40公斤左右,栽前用耧开沟、行距18厘米。选色白、无病害的球芭按株距5—7厘米在沟内摆放两行,中间相隔5厘米左右。覆土或盖腐植质及腐熟的农家肥5—10厘米。栽后在球茎上盖些土杂肥拌生物钾肥,有明显增产效果。有条件的可盖地膜。种后地面喷乙草胺灭草效果极为显著。田间管理:地膜不仅保持土壤水份,还可提高4℃左右的地温,使半夏提前20天进入生长期,产量高。出苗时去掉地膜。沟内可间作玉米或小麦。夏季可在行间撒上一层麦糠。既可降低4—5℃的地温,又可增加3—5%的土壤含水量,可增产20-50%,炎热的夏季中,后期雨多时,要视地湿情况及时去掉盖麦糠,以防烂母。株芽长出,株牙遇土才可生根发芽,肥足方能长的更大,因此见到地上株芽要及时用有机肥料拌土培土,或倒苗后收取株芽另播种在其它地内。病虫害防治:防治病毒,可喷本植病灵1500倍液;防治叶斑病及根腐病,可喷洒浇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800倍液,防治蓟马、天蛾幼虫,可喷洒50%辛硫磷100倍液。收获加工:秋收、当气温低于13℃时,叶子变绿黄色(白露-秋分)时即可收刨,此时易去皮,粉性足,产量高,质量优。收刨过晚难去皮,产量低,质量差。挖出球芭工,大的加工入药,小的留种用。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918068885803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