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价对房价的影响有哪些?



				
				
ABCDG,43668
52663 次浏览 2024-05-29 提问
31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5-31 19:49:26 回答

房地产价格水平,是众多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或者说,是这些因素交互影响汇聚而成的。
要把握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首先应在观念上有下面四点认识:
各种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方向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因素降低房地产的价格的,有的因素则提高房地产的价格
各种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对房地产的价格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较大(即随着这种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房地产价格的升降幅度较大),有的因素则影响较小。但是,随着时期的不同,地区的不同,或者房地产的类型不同,那些影响较大的因素也许会变成影响较小的因素,甚至没有影响;相反,那些影响较小的因素有可能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各种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影响关系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是一向性的,即随着这种因素的变化而提高(或降低)房地产的价格;有的因素在某一状况下随着这种因素的变化而提高(或降低)房地产的价格,但在另一状况下却随着这种因素的的变化而降低(或提高)房地产的价格;有的因素从某一角度看会提高房地产的价格,但从另一角度看却会降低房地产的价格,其对房地产价格的最终影响如何,是由这两方面的合理决定的。
某些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是完全可以用数字模型来度量的,但更多的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是无形的,虽然可以感觉到,但难以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至于他们对房地产价格究竟有多大程度的影响,主要靠估价人员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来作出判断。所以说,房地产估价必须借助科学的估价方法,但又不是简单地套用某些计算公式就能解决。计算需要以综合分析房地产价格的相关因素为基础,计算的结果也往往需要通过对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做综合分析后再作进一步的修正。
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多而复杂,通常需要进行归纳分类。为讨论分析的方便起见,现将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分为如下10类:供求状况、自身条件、环境因素、人口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心理因素、国际因素、其他因素。各类影响因素中还包括着若干具体的影响因素。下面就对各种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作一一分析。此处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影响因素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但在分析某一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时是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虽然实际生活中不可能不变。
一、供求状况
供给和需求是形成价格的两个最终因素。其他一切因素,要么通过影响供给,要么通过影响需求来影响价格。房地产的价格也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与需求成正相关,与供给成负相关。供给一定,需求增加,则价格上升;需求减少,则价格下跌。需求一定,供给增加,则价格下跌;供给减少,则价格上升。房地产的供求状况可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A全国房地产总的供求状况
B本地区房地产总的供求状况
C全国本类房地产总的供求状况
D本地区本类房地产总的供求状况
由于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及变更使用功能的困难性,决定某一房地产价格水平高低的,主要是本地区本类房地产的供求状况。至于其他类型房地产的供求状况对该房地产的价格水平有无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要看这些供求状况的波及性如何而定。
二、自身条件
房地产自身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价格高低。所谓自身条件,是指那些反映房地产本身的自然物理性状态的因素。这些因素分别如下:
1、位置
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活动对房地产位置都有所要求。房地产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其所有者或使用者的经济收益、生活满足程度或社会影响,因此,房地产坐落的位置不同,价格有较大的差异。无论是坐落在城市或乡村、中心商业区或住宅区、街角或里地、向阳面或背阳面均如此。尤其是城市土地,其价格高低几乎为位置优劣所左右。

2024-05-31 19:49:26 回答

今年以来,高价地块在一些大城市不断出现,再次引发了业内关于房价和地价因果关系、招拍挂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讨论。  纵观三十多年来土地政策的变迁,我们大致可看出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年至1987年是土地商品化和使用方式市场化的摸索阶段,《土地管理法》的出台明确了土地集中统一管理。1987年至2004年,《土地管理法》确立了对土地集中统一管理和依法有偿使用的制度。2001年首次明确经营性用地一律实行招拍挂出让,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协议出让仍是市场主流。2004年至今,土地政策基调从严,供应方式由协议出让全面转向招拍挂出让方式,并加大了对土地闲置的处理力度,调整土地供应结构,限制别墅类项目供地,增加中低档商品住宅的土地供应量。  要厘清地价与房价的关系,首先要弄清楚地价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笔者以为,第一是政府土地供应计划。经营性用地必须通过“招拍挂”的方式进行,土地供应计划也因此成为影响地价的关键因素。第二是商品房市场形势及未来走势。开发企业决定购买土地时,往往会从商品房市场形势出发,预测该地块未来可能带来的收益,从而决定对该地块的报价。如果商品房市场销售活跃,房价处于上升通道,开发商拿地意愿就高,土地市场竞争也会更加激烈;相反,如果商品房市场处于下行通道,开发商拿地意愿不强,地价就会下降。例如,去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较上年大幅减少20%,导致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滑8.6%,土地流拍现象频频出现。第三是企业资金状况和融资环境。对于已经上市的开发商,土地是在资本市场筹资的工具,成为吸引股民购买公司股票的题材。房价上涨扩大了开发商从资本市场融资的空间,开发商拿着从资本市场筹集来的资金大量购买土地,导致地价上升;同时企业资产规模的扩大和预期盈利的增加,也使企业更易于从资本市场融资。土地市场与资本市场相互推动,促使地价上升。此外,开发商取得土地往往还需要银行信贷的支持。信贷政策的变化会影响开发商能够筹集资金的规模以及资金的使用成本,从而影响开发商取得土地的数量以及取得的地价之高低。当银行对房地产企业大规模放贷时,会有更多的开发企业竞投土地,也有可能推高地价。  再来看房价的影响因素。第一是宏观经济形势对房价有重要的影响。宏观经济形势好,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快,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会增加住宅消费,推动价格上涨。第二是信贷政策。住宅消费涉及金额巨大,绝大多数居民一次性支付房款比较困难,银行的信贷支持使大量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比如,降低住房首付比例也就是降低了居民的购买门槛,降低贷款利率也可降低购房者的月供款,从而降低购房成本,增加住房需求。第三是税收政策。政府在房地产发展的不同时期,开征不同的税种、税率,都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重要的引导和调控作用,进而影响房价。第四是地价。地价在住宅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往往成为房价的决定因素。短期看,地价的变动会影响推盘速度,影响市场供给量,从而对房价产生影响。第五是经济结构。大城市基础设施好,就业机会多,已成为吸引社会资金、资源和劳动力的强大磁场,房地产市场需求巨大,房价会在相当长期内处于上升通道。  分析地价与房价的相互关系,笔者认为,首先,不论长期还是短期内,房价及其预期都是地价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处于上升趋势的房价以及活跃的商品房销售市场会使得开发商对市场前景充满信心,加大土地竞购力度,从而推动地价上升。其次,长期看,地价是房价的底线,如果地价高于房价或者房价与地价的差额使得开发商投资地产项目无法达到目标收益率,那么一部分开发商会逐渐转移到其他收益率更高的行业。这样,将减少商品房供给,推动房价上升,使得房价与地价的差额达到一个市场满意的水平。归根结底,房价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地价作为一种成本能否向房价转移,企业的资金实力,回款意愿和利润率的高低等因素也不容忽视。

2024-05-31 19:49:26 回答

地价在房价上涨中起决定性因素,因为地价上涨带动的不单单是出让金成本增高  
1、相应税费同样按比例增加;  
2、地区原始房价上涨,带动安置补偿金增加,动迁投入增大;  
3、如开发商需要贷款,前期贷款数目增大,财务利息成本加大;  
4、其他不可见隐性成本也会增大。  
所以说“国土资源局重申,地价决不是导致房价上涨的原因.地价约占房价的1/10左右“这些不过是政府规避房价责任的托词。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2709403038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