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水器制热的原理谁了解?



				
				
光头强329
28729 次浏览 2024-06-09 提问
134

最新回答 (4条回答)

2024-06-11 11:17:29 回答

太阳热水器原理     太阳热水器是利用太阳的能量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温度的装置,是一种热能产品。太阳热水器是由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储水箱、支架及相关附件组成,把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主要依靠玻璃真空集热管。集热管受阳光照射面温度高,集热管背阳面温度低,而管内水便产生温差反应,利用热水上浮冷水下沉的原理,使水产生微循环而达到所需热水。

2024-06-11 11:17:29 回答

你好,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靠真空管的涂层吸收太阳光的幅射而达到加热水的目的,再就是利用热水上升冷水下沉的原理来循环的,把加热了的水存在水箱里,所以太阳能热水器下雨天是没有热水的。但现在市面上的太阳能热水器一般配套搜索有电加热,如果是这种情况太阳能热水器控制仪就会开启电加热,直至把水升高到你所设定的温度就会自动关闭的,所以很方便,不用人为地去操作。但因为太阳能热水器用电加热比较耗电,也有一些厂家或者个人配套空气能热泵的主机来作为太阳能热水器的电加热,相比之下,空气能热泵可节省四分之一的电,但这样一来,初始的投资费用就会比电加热要高,所以一般家庭是比较少用的,因为性价比不高,虽然是使用过程中节省了费用,但因为投资也大,加上售后服务等,但工程类就会用到,因为其使用率高,所以太阳能加空气能是当今热水工程选择最广的一种制热水方式,再加上安全、环保、使用方便、不用维护、自动化高等优点,虽然一次性投资比其它制热方式要高,但因为在使用过程中会把投资的费用节省回来,所以选择率高。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2024-06-11 11:17:29 回答

太阳能热水器工作原理大概可分三个步骤:
1、吸热过程
   太阳辐射透过玻璃盖板,被集热板吸收后沿肋片和管壁传递到吸热管内的水。吸热管内的水吸热后温度升高,比重减小而上升,形成一个向上的动力,构成一个热虹吸系统。随着热水的不断上移并储存在储水箱上部,同时通过下循环管不断补充温度较低的水,如此循环往复,最终整箱水都升高至一定的温度  。  现有的平板式集热器,基本上都采用结合良好的多管组合方式,如滚压或压延方法等,其中走水管子与吸热板之间的热阻几乎可以忽略。影响平板式集热器板芯性能的主要因素,一是结构设计,二是表面吸收涂层。设计良好的集热器的板芯肋片效率应该在93%以上。集热器的板芯肋片效率与板芯结构、表面处理以及集热器整体结构有关。集热器整体结构的影响可以用总传热系数来描述,其影响程度与自身的几何尺寸(肋片厚度、材质)是一样。也就是说,在同等效率的情况下,集热器热损小时板芯可以薄一些。选择性吸收表面可以提高集热效率,但是市面上这类产品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往往肋片较薄。用于热水器场合时,这类产品的实际集热效果与选择性差一些(甚至没有选择性)但肋片厚一些的集热器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2、循环
   家用太阳能热水器通常按自然循环方式工作,没有外在的动力,设计良好的系统只要有5~6℃以上的温差就可以循环很好。水循环管路管径及管路分布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集热器的热交换效率。  多数情况下,自然循环家用热水器系统管路中的流态都可以视为层流。  集热器内管路系统的阻力主要来自沿程阻力,局部阻力的影响要小得多,其中支管的沿程阻力又比主管要大得多。当水温升高后,由于运动粘度减小,沿程阻力变小,局部阻力的影响变大。在一定范围内,当主管管径不变时,加大支管管径,不仅沿程阻力迅速减小,而且局部阻力也将跟着减小。一般地,支管的水力半径应在10mm以上。当主管管径达到一定值以后,增加主管管径对减小系统阻力意义不大。
3、顶水式使用过程  
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用水方式分为落水式和顶水式。落水使用方式不受自来水供水影响,其缺点是使用过程中水温先低后高,掌握不好的话容易造成突然缺水的尴尬。顶水方式则是水温先高后低,容易掌握,使用者容易适应,但是要求自来水保持供水能力。在自来水有保证的情况下,推荐使用顶水方式。  家用太阳能热水器设计成顶水方式时,必须对水箱内部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保证出水均匀,避免形成水路“短路”或死角。使用管路最好设计成可以转换成落水式的连接方式,在自来水压力不足或停水时应急用。

2024-06-11 11:17:29 回答

太阳能热水器工作原理是:太阳辐射透过真空管的外管,被集热镀膜吸收后沿内管壁传递到管内的水。管内的水吸热后温度升高,比重减小而上升,形成一个向上的动力,构成一个热虹吸系统。随着热水的不断上移并储存在储水箱上部,同时温度较低的水沿管的另一侧不断补充如此循环往复。同时温度较低的水沿管的另一侧不断补充如此循环往复,最终整箱水都升高至一定的温度。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33562088012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