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热水循环泵的原理是什么?



				
				
千年小猴妖
90332 次浏览 2024-05-30 提问
137

最新回答 (4条回答)

2024-06-01 08:16:13 回答

热水循环泵的原理一般是以下的两种形式。一是通过的叶轮的高速的转动使得液体达到一个离心的效果,从而使得液体获得一个很大的动能。其二就是通过威乐水泵内部的一容积的变化使得液体发生能量的转化,从而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

2024-06-01 08:16:13 回答

工作原理:循环泵有2种工作方式,一种是水流感应工作,一种是启动电源工作,根据需要来设定工作方式。给泵一个启动信号,循环泵开始工作,将管道里的冷水往热水器里加压,热水器开始工作,热水进入热水管道,当循环水装置上的温控器感知到管道中的热水已达到循环水装置预先设定的温度时,循环水装置将停止工作。这个只是循环水装置的大致工作原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热水管道的铺设很重要,循环水的效果好不好,很重要一点就是管道的铺设。简单的讲,就是从热水管道的最末端延伸一根管道到热水器附近或循环水装置的附近。

2024-06-01 08:16:13 回答

节能减排已经成中国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主要内  容,尤其对电力、钢铁、有色、石油化工、水处理等  工业领域高耗能企业提出了更加严格的减排目标。水  泵作为工业核心流体输送设备,占据着耗能的主要部  分,已经成为节能工作首要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  介绍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涂层材料,减少泵内的摩擦阻  力损失,可提高新循环泵效率  2-5%;对于已经受腐蚀和磨  损的旧泵,本文也提供了快速修复的涂层工艺,可恢复泵效率  15%左右。通常情况下,离心泵内的容积损失  ηv、水力损失  ηh和机械损失  ηm  时构成泵的效率的主要因素,即水泵的  总效率  η  为  3  个局部效率的乘积:
η=ηv·ηh·ηm
要提高水泵的效率,一方面,需要尽量减少机械  损失和容积损失,可以通过改善泵壳内过流部分的泵  型设计、制造和装配精度来达到。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流体的水力损失  ηh  达到,而水力损失包括冲击损失:
Δh1=k1(QT-Q0)2和摩阻损失:  Δh2=k2Q2T
式中  QT  为理论流量;Q0  为设计流量;k1,  k2  为比例系数。
本文将从如何减少流体的水力损失中的摩阻损失  Δh2,  探讨解决的方法。
根据阻力损失理论,流体流动分为层流区、过渡  区和湍流区,取决于雷诺系数  Re;离心泵中的流体雷  诺系数  Re>4000,流动进入湍流区,摩擦系数λ不再随  Re  变化,其值取决于相对粗糙度ε/d。即
λ=1/[1.74-2log(2ε/d)]2
阻力损失  hf  与摩擦系数λ成正比关系。  可见,如何减小泵体内的粗糙度ε,进而减低局部湍流程度,是提高水泵效率的手段之一。  另外,从泵受腐蚀角度来看。金属表面粗糙、局部湍流剧烈时,加快了金属的腐蚀速度,使氧化保护  层提早脱落被水流带走;同时局部湍流也容易导致汽蚀,气泡毁灭时产生的高强冲击力使金属表面层疏  松,从而加深腐蚀情况。某些工况下,在含有固体砂  粒的流体中,由于磨粒切削磨损,泵表面层变得更加粗糙,甚至穿孔。图  1  为某化工厂冷却水循环泵的腐蚀状况。

2024-06-01 08:16:13 回答

无刷直流磁力驱动泵的磁铁与叶轮注塑成一体组成电机的转子,转子中间有直接注塑成型的轴套,通过高性能陶瓷轴固定在壳体中,电机的定子与电路板部分采用环氧树脂胶灌封于泵体中,定子与转子之间有一层薄壁隔离,无需配以传统的机械轴封,因而是完全密封。
电机的扭力是通过矽钢片(定子)上的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带动永磁磁铁(转子)工作运转。  对磁体进行n  (n为偶数)  级充磁使磁体部分相互组成完整藕合的磁力系统。当定子线圈产生的磁极与磁铁的磁极处于异极相对,即两个磁极间的位移角Φ=0,此时磁系统的磁能最低;当磁极转动到同极相对,即两个磁极间的位移角Φ=2π/n,此时磁系统的磁能最大。
去掉外力后,由于磁系统的磁极相互排斥,磁力将使磁体恢复到磁能最低的状态。于是磁体产生运动,带动磁转子旋转。无刷直流水泵通过电子换向,无需使用碳刷,磁体转子和定子矽钢片都有多级磁场,当磁体转子相对定子旋转一个角度后会自动改变磁极方向,使转子始终保持同级排斥,从而使无刷直流磁力隔离泵有较高的转速和效率。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252710819244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