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作法施工技术规程哪位清楚?



				
				
安然若水
89490 次浏览 2024-05-22 提问
81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5-24 03:03:56 回答

逆作法施工技术:
先沿建筑物地下室轴线或周围施工地下连续墙或其他支护结构,同时建筑物内部的有关位置浇筑或打下中间支承桩和柱,作为施工期间于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撑。然后施工地面一层的梁板楼面结构,作为地下连续墙刚度很大的支撑,随后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和浇筑各层地下结构,直至底板封底。同时,由于地面一层的楼面结构已完成,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条件,所以可以同时向上逐层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如此地面上、下同时进行施工,直至工程结束。

2024-05-24 03:03:56 回答

做法:先沿建筑物地下室轴线或周围施工地下连续墙或其他支护结构,同时建筑物内部的有关位置浇筑或打下中间支承桩和柱,作为施工期间于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撑。然后施工地面一层的梁板楼面结构,作为地下连续墙刚度很大的支撑,随后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和浇筑各层地下结构,直至底板封底。同时,由于地面一层的楼面结构已完成,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条件,所以可以同时向上逐层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如此地面上、下同时进行施工,直至工程结束。  
   逆作法施工特点:  
(1)可使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施工和地下基础结构施工平行立体作业,在建筑规模大、  上下层次多时,大约可节省工时1/3。  
(2)受力良好合理,围护结构变形量小,因而对邻近建筑的影响亦小。  
(3)施工可少受风雨影响,且土方开挖可较少或基本不占总工期。  
(4)最大限度利用地下空间,扩大地下室建筑面积。  
(5)一层结构平面可作为工作平台,不必另外架设开挖工作平台与内撑,这样大幅度削减了支撑和工作平台等大型临时设施,减少了施工费用。  
(6)由于开挖和施工的交错进行,逆作结构的自身荷载由立柱直接承担并传递至地基,减少了大开挖时卸载对持力层的影响,降低了基坑内地基回弹量。  
(7)逆作法存在的不足,如逆作法支撑位置受地下室层高的限制,无法调整高度,如遇较大层高的地下室,有时需另设临时水平支撑或加大围护墙的断面及配筋。  由于挖土是在顶部封闭状态下进行,基坑中还分布有一定数量的中间支承柱和降水用井点管,目前尚缺乏小型、灵活、高效的小型挖土机械,使挖土的难度增大。但这些技术问题相信很快会得到解决。  
   施工注意事项(施工要求)  
1、逆作法施工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方法,并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严格执行。中间交承桩与楼板交接的节点的强度。要满足拆除模板后承受楼板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承载力要求。  
2、在施工前应在邻近的建(构)筑物上地下连续墙的顶部。中间支承桩上,设置沉降或位移观测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发现出现较大的沉降和位移,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3、以上±0.00地面楼层开始,向下施工允许的层数及与之向上时应的应完成地面上的楼层层数和位置应按设计规定执行。当设计无规定时,在地下室封底之前,地面上允许施工的层数应经计算确定。  
4、地下室连续墙与底板连接部位、中间支承桩与楼板连接部位、中间支承桩穿过底板部位等,施工时要注意将混凝土浇筑密实以保证不渗漏水  
5.逆作法施工采用支承桩外包柱与梁板结构方案时,当基坑挖土,在未完成地下室结构梁板的水平框架支撑体系前,应根据挖土深度及连续墙承受土侧压力的受力状态,对连续墙进行稳定性计算和复核,以保证结构的安全。  
6.当地下室右地下水时,应根据土质、渗透系数、涌水量情况,采用明沟、集水井、多层轻型井点或深井井点降水方法,将地下水降至每层开挖层0。5~1.0以下,直至地下室底板及防水层施工完成,防止浸泡地下室基坑。

2024-05-24 03:03:56 回答

1.特点
1.1  “逆作法”工法的最大特点是利用柱下桩及基坑周边地下连续墙围护作为逆作法施工期间承重地上、地下结构的荷载及其施工荷载,利用地下室楼板,作为基坑施工的支撑。其中柱桩的深度、柱径与地下墙的深度、厚度需经过计算确定。
1.2  地下多层逆作法挖土采用地下室首层楼板完成后,由专用取土设备与人力相结合在楼板底下挖土,挖至下一层楼板标高后,浇筑该层楼板结构,然后再用相同方法挖土,浇筑楼板,如此直至地下室大底板完成。
1.3  “逆作法”施工土方,采用人力开挖与基坑水平运土,然后由设置在基坑两端的取土口专用取土设备,将挖出的土方提升装车外运。
1.4  地下室楼板模采用土模承重,当挖土至标高后做出混凝土垫层,并在模板搁支点上用砂浆找平,直接将模板搁置在砂浆找平层上,挖土  、混凝土垫层、砂浆找平,必须按要求严格控制标高误差。
2.适用范围
本工程用于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结构施工及类似于地下室结构的地下构筑物的结构施工。但地下室连续墙中柱桩沉降量必须经过计算。
3.工艺原理
多层地下室的传统施工方法是“敞开式”,而“逆作法”是一种“封闭式”施工方法。其工艺原理是:先沿建筑物周围施工地下连续墙,在建筑物内按柱网轴线施工柱下支承桩,然后进行首层施工。完成后同时施工地上、地下结构。待地下室大底板完成后,再进行复合柱、复合墙的施工。
4.施工工艺
4.1  逆作法施工方法是首层楼板结构完成后,即架设专用设备,然后地下挖土施工地上结构施工同时进行。根据地下一层的埋深,如施工地下二层楼板开挖深度不大于且围护计算满足悬挑受力要求,可直接明挖一层,施工地下二层楼板后,再地上地下同时施工。
4.2  施工工艺流程逆作法,如沉降差预测不符合要求,上部结构暂停施工。一般地下施工至3-4层,地上施工至4-5框可满足沉降差要求。
5.施工要求
5.1  地下挖土施工方法先从两端的取土口,直接由取用取土设备挖出工作面,然后由人力从取土口的挖土工作面基坑中间开挖。挖出的土方用双轮手推车,运至取土口,然后取土设备装车外运。
5.2  逆作法地下室楼板支模
5.2.1  模板设计原则根据地下室楼板结构的形式,模板采用相应的土模承重方法首先将基坑内的土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挖至标高,做好混凝土垫层,待混凝土稍硬后,按图弹出轴线与梁边线,并在模板的支点上进一步用水泥砂浆找平,使其标高误差控制在“规范”要求内,然后搁置模板。
5.2.2  模板拆除随着地下挖土工作面的推进,当楼板板底的模板外露后,即可将模板逐块拆下,并翻转至下一层施工。为防止摔坏模板,拆模时应根据模板的形式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把该措施编制在施工组织设计内。
5.3  逆作法地下室结构相关节点
5.3.1  “逆作法”施工竖向承重体系采用地下墙及轴线桩,故地下墙与楼板梁的连接,应事先按设计图纸要求,在施工地墙与中柱时埋设各类节点钢板及连接钢筋。
5.3.2  柱梁节点柱梁节点是首先在施工中柱桩时即在相应楼板标高处,预埋钢板或锚筋节点,待地下开挖后暴露出节点后,清除节点上的淤泥,按设计要求焊接或机械连接各类锚固钢筋。使楼板结构与中柱桩的连接可靠、安全,并满足逆作法施工状态下的施工荷载要求。待地下室底板完成后,再由下至上施工中柱桩外侧的复合柱,使完全满足结构设计要求。
5.3.3  墙、梁、板节点与柱梁节点类似,首先是在地下墙施工时在相应的楼板标高埋设相应的节点钢板与锚筋节点,开挖后的节点施工,复合墙施工同5.3.2条。
5.4  逆作法施工期间的结构沉降差控制在逆作法施工期间,其余部分的结构施工荷载主要靠中柱桩和周边的地下连续墙承担。控制整个结构的不均匀沉降是逆作法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5.4.1  为提高中柱桩与周边地下墙的垂直承载力减小沉降差,在施工地下墙与中柱桩时预埋设注浆管,并对桩底和墙底的沉渣部位进行压密注浆。
5.4.2  根据工程桩的静载试验P-S曲线及地质报告等数据,暂定一个地基垂直承载刚度,然后按实际施工的各工况荷载由计算机模拟沉降量计算,得出在极限沉降差内(极限沉降差由设计约定,一般为20mm)上部结构能施工至几层。
5.4.3  在结构的平面柱网线上和周边连续墙轴线上设置沉降观察点。一般情况下每2天观察1次,当上部结构施工浇捣一层混凝土后一周内每天观测1次。各点的高程均采用2次闭合测量,得到的观测数据先进行三阶多顶式平滑计算(由专用计算机程序)以提高数据的真实性。
5.4.4  根据计算机处理后的沉降观察数据和观察沉降时的上部荷载进行荷载(P),沉降(S)的N次多项式曲线拟合(也由专用计算机程序完成)。
根据得到的P-S荷载沉降拟合曲线来预测施工下一层楼板和上一层楼板结构后的沉降差,从而协调地下、地上结构施工进度。使整个结构沉降差控制在设计范围内。
5.5  通风措施地下施工通风措施采用在各层地下室楼板上预留通风口,洞口平面布置按挖土工作面的推进路线设置,随着地下挖土工作面的推进,当露出通风口后,及时安装大功率轴流风机,并启动风机向地下施工操作面送风,清新空气由各送风口流入,经地下施工操作面从取土口流出,形成空气流通,保证施工工作面的安全。
5.6  钢筋工程地下室楼板、梁与地墙、中柱桩的连接,均按设计要求采用预埋钢板或插筋,然后与梁板内的钢筋电焊连接或机械连接。
5.7  混凝土工程浇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布置硬管直接接入地下各层楼面,并用混凝土输送泵送料。
5.8  降水基坑降水可根据基坑深度、地质条件、地下室结构形式等情况采用真空深井、电渗井、喷射井点、轻型井点等方法。但降水范围,降水量及降水速率必须经过计算确定并满足地下施工各工况的施工要求。
6.质量标准
6.1  中柱工程桩质量要求:
桩位差±50mm测距仪垂直度≤1/300井径仪桩质量经动载测试,不得夹泥、断桩。
6.2  地下连续墙成槽
垂直度1/300超声仪地下连续墙槽底沉渣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6005096435546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