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避雷要求谁能给我一份?



				
				
Elephantwoman
69852 次浏览 2024-06-08 提问
86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10 14:54:10 回答

在建筑物防雷设计中提倡采用铁管或销装电缆做进线保护,是因为它们有良好的分流和屏蔽性能。天线进线防雷就是用电缆穿铁管来完成保护通信电缆和防雷的双重功用的,在进口处要加装SPD(如刀4波导避雷器或氧化锌避雷器等),在机柜处也要加装SPD,并在两处与防雷接地网相连。用电缆穿铁管做进线保护的道理可以用严格的电路和电磁方程来证明。几十年各地变电站和建筑物防雷经验表明用电缆穿铁管做迸线保护非常安全可靠。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一1994(2000年版)规定,建筑物的防雷区划分为LPZOA,LPZOB,LPZl,LPZ",l等区。将需要保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分区,是为了规定各部分空间不同的雷击电磁脉冲的严重程度和等电位连接点的位置,从而决定位于该区域的电子设备采用何种电涌保护器在何处以何种方式实现与共同接地体等电位连接。 
  建筑物直击雷的保护区域为LPZOA区,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一1994(2000年版),设计由避雷网(带),避雷针或混合组成的接闪器,立柱基础的钢筋网与钢屋架,屋面板钢筋等构成一个整体,避雷网通过全部立柱基础的钢筋作为接地体,将强大的雷电流引入大地。建筑物感应雷的保护区域为LPZOB,LPZl,LPZn+1区,即不可能直接遭受雷击区域;感应雷是由遭受雷击电磁脉冲感应或静电感应而产生的,形成感应雷电压的几率很高,对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尤其低压电子设备威胁巨大,所以说对建筑内部设备的防雷保护的重点是防止感应累入侵。

2024-06-10 14:54:10 回答

您好,我是优宅尚品的设计师陆春晓,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一、直击雷方面:
1、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应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网格。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相互连接。  
2、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烟囱等物体,金属物体可不装接闪器,但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外的非金属物体应装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3、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8m。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18m。
4、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应就近接至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或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上,可不另设接地装置。
5、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应符合本规范第3.2.2条二款的要求,但长金属物连接处可不跨接。
6、高度超过45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物,尚应采取以下防侧击和等电位的保护措施:钢构架和混凝土的钢筋应互相连接;应利用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应将45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
二、感应雷方面:
1、电源: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应安装通过Ⅰ级分类试验的开关型浪涌保护器或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一级保护;第一防护区之后的各分区(含LPZ1区)交界处应安装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使用直流电源的信息设备,视其工作电压要求,宜安装适配的直流电源浪涌保护器。
2、信号:进、出建筑物的信号线缆,宜选用有金属屏蔽层的电缆,并宜埋地敷设,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电缆金属屏蔽层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的信号线缆内芯线相应端口,应安装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及电缆内芯的空线对应接地。
3、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及其它通信设备信号线路,应根据总配线架所连接的中继线及用户线性质选用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
4、计算机网络系统:进、出建筑物的传输线路上浪涌保护器的设置:B级防护系统宜采用2级信号浪涌保护器;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输出端口处,应安装适配的计算机信号浪涌保护器。
5、安全防范系统:置于户外的摄像机信号控制线输出、输入端口应设置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主控机、分控机的信号控制线、通信线、各监控器的报警信号线,宜在线路进出建筑物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装设适配的线路浪涌保护器;系统视频、控制信号线路及供电线路的浪涌保护器,应分别根据视频信号线路、解码控制信号线路及摄像机供电线路的性能参数来选择。
6、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报警主机、联动控制盘、火警广播、对讲通信等系统的信号传输线缆宜在进出建筑物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装设适配的信号浪涌保护器;消防控制中心与本地区或城市“119”报警指挥中心之间联网的进出线路端口应装设适配的信号浪涌保护器。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2024-06-10 14:54:10 回答

第一类建筑和第二类建筑中的高层民用建筑,其防雷尤其是防直接雷,有特殊的要求和措施。第一类防雷高层建筑为例说明其防雷措施的特殊性。
  ①建筑物的顶部全部采用避雷网。  
  ②从30m以上,每三层沿建筑物四周设置设置避雷带。
  ③从30m以上的金属栏杆、金属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体,应与防雷装置连接。
  ④每三层沿建筑物周边的水平方向设均压环;所有的引下线,以及建筑物内的金属结构、金属物体都与均压环相连接。
  ⑤引下线的间距更小。接地装置围绕建筑物构成闭合回路,其接地电阻值要求更小。
  ⑥建筑物内的电气线路全部采用钢管配线,垂直敷设的电气线路,其带电部分与金属外壳之间应装设击穿保护装置。
  ⑦室内的主干金属管道和电梯轨道,应与防雷装置连接。总之,高层民用建筑为防止侧击雷,应设置多层避雷带、均压环和在外墙的转角处设引下线。一般在高层建筑物的边缘和凸出部分,少用避雷针,多用避雷带,以防雷电侧击。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776810646057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