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玉器纹饰的特点是啥?



				
				
Joey玖玖
11615 次浏览 2024-06-02 提问
76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4 03:28:17 回答

汉代玉器纹饰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几何纹,另一类是动物纹.汉代玉器上的几何纹以涡纹、谷纹和蒲纹最为常见.谷纹和蒲纹主要是刻在玉璧上.涡纹和卷云纹有的可能是由蟠虺纹发展而来的.动物纹又可分为写实和图案化两种.
谷璧、蒲璧的外边有加添螭龙、螭虎、卧蝉、雷云纹等装饰,而且比较成功.龙头是背对背的出廓较多,不是一头一尾相互追逐的,头尾相互追逐是后仿的.龙的尾部雕刻有很细的旋纹,像绳索纹.螭龙的头部是扁形的,龙身扭曲,尾巴是甩过来的.
真高古玉的纹饰,不论是蒲纹、谷纹,它们的平地、勾线、碾轧、镂空都是生动而又规整、洒脱的整型,所呈现出的是装束美的效果。

2024-06-04 03:28:17 回答

1、器物造型分几何型、人物型、动物型。纹饰造型以阴线龙首纹最多见:龙纹、谷纹、勾云纹、凤纹、龙鳞纹、蟠螭纹等为主要纹饰;谷纹的纹饰造型与布局的特点是满密均细。
2、谷纹在战国玉器上已大量使用。汉代沿用了战国玉器的这——纹饰,使用中又可分为三种不同的情况:一,卧蚕类谷纹,战国玉器上的谷纹,谷粒较小,排列紧密,谷粒顶部较尖。汉代谷纹中出现了谷粒较大,排列略松,起凸很浅,谷粒上部较浑圆的装饰方法。
二、乳丁类谷纹,为凸起的圆形颗粒。战国玉器上乳丁类谷粒纹使用较少,多见于楚文化玉器,谷粒一般较小。汉乳丁纹玉器较多地出现,一些玉器上使用了大乳丁纹。另外,自秦代玉器上就出现凸起较矮、轮廓模糊的小乳了纹,这类纹饰在一些汉代玉璧、玉璜上经常出现。
三、带有阴线钩连的谷纹,汉代玉器上谷纹间的钩连阴线有多种形式,丁字形钩连、折角形钩连是两种最常用的连线方法。

2024-06-04 03:28:17 回答

据我了解,特点:汉代的玉器尤其是玉质剑饰上大部分都刻有深浮雕的螭纹,螭是传说中的一种龙,是一种海兽,相传这种神兽能够避免火灾,而其真正的原型其实是生活中的壁虎。
  汉代的螭纹形态是弯腰曲,骨骼较强,而且非常的饱满,头像虎又像猫,双眼圆而突,十分的有神,头是呈方形,到鼻子为止,嘴巴呈方形,又被称为方首。而宋代时期的螭纹是比较瘦弱的,眼圆而不图,嘴巴是呈向前伸状的,头型是呈尖的,类似于壁虎一样,没有汉代螭纹的威风凛凛。宋代的玉雕师们尤为喜爱汉代的玉器,所以玉器的工艺也是仿照汉代的螭纹,但是由于宋代的审美观与汉代的不同,所以就令螭纹也有一些区别。望采纳!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8854889869689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