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问佛珠个数有哪些讲究?



				
				
Q糖奶爸
68650 次浏览 2024-06-19 提问
128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21 10:55:31 回答

一  是起到制心一处去除杂念的作用,使心有一个可以觉醒的缘起。
二  是起到计数的作用,在佛教的实际修行方法中有很多的都需要进行计数,比如说念佛号、持诵咒语等等。三  是当作做业的所缘物,这主要是密宗行者的佛珠一般经过大闭关等的修持以后会有非常巨大的加持力,可以为病患进行治疗、回避凶煞等等。
佛珠之数量:
《桑布扎续》与《金刚空行续》等续部中云:“息业为一百,增业为一百零八,怀业为五十,诛业则为六十颗。”在通常情况下,以一百零八颗为宜。
(补充)佛珠的颗数各本佛经所记戴也有不同,  现举其中最常引述的供参考:
1.  金刚顶瑜伽佛珠经  1080,  108,  54,  27  颗2.  木[木患]子经  108  颗3.  陀罗尼集经  108,  54,  42,  21  颗4.  数珠功德经  108,  54,  27,  14  颗5.  文殊仪轨经  1080,  108,  54,  36,  27,  18  颗
按「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  说法最上品是  1080  颗,  上品  108  颗,  中品  54  颗,  下品  27  颗,  而颗数所代表的意义是历代祖师为方便教化所说,  而非出自经典所戴,  现将常见的颗数意义简述如下:
1080  颗  --  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  合成为  1080  种烦恼,  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  地狱,  饿鬼,  畜生,  修罗,  人间及天上,  即是六道轮回的世界,  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  即是:  声闻,  缘觉,  菩萨及佛界。
108  颗  --  表示求正百八三昧,  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各有苦、乐、舍三受,  合为十八种,  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  合为十八种,  总计三十六种,  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54  颗  --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  即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  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  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36  颗  --与  108  颗意义相同,  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除三份。
27  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  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21  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  颗  --与  108  颗意义相同,  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除六份。
14  颗  --  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
佛珠常附有母珠、数取、记子、记子留等。一般母珠是一颗  (亦有二颗),  母珠又称达磨珠。数取  (亦叫隔珠,  间珠)  用以分隔一定颗数的佛珠。记子又称**珠,  是串在母珠之另一端,  多以十颗为一小串,  表示十波罗蜜,  捻珠念佛满一百零八次时即拨动一记子以为纪数。如在记子之上部另附上透明之小珠  (一般用水晶)  称为助明、净明、维摩、补处菩萨。记子留是指每串记子之末端所附的珠子。

2024-06-21 10:55:31 回答

佛珠个数的讲究:
1.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  1080,  108,  54,  27  颗。
 2.  木[木患]子经  108  颗。
 3.  陀罗尼集经  108,  54,  42,  21  颗。
 4.  数珠功德经  108,  54,  27,  14  颗。
 5.  文殊仪轨经  1080,  108,  54,  36,  27,  18  颗。
按「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  说法最上品是  1080  颗,  上品  108  颗,  中品  54  颗,  下品  27  颗,  而颗数所代表的意义是历代祖师为方便教化所说,  而非出自经典所戴,  现将常见的颗数意义简述如下:1080  颗  --  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  合成为  1080  种烦恼,  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  地狱,  饿鬼,  XX,  修罗,  人间及天上,  即是六道轮回的世界,  後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  即是:  声闻,  缘觉,  菩萨及佛界。

2024-06-21 10:55:31 回答

108  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各有苦、乐、舍三受,  合为十八种。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  合为十八种,总计三十六种,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54  颗——  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即是十信、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  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36  颗  ——  与  108  颗意义相同。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分为三份。
  27  颗  ——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21  颗  ——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  颗  ——  表征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迷时被十八界转,悟时转十八界。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8039188385009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