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芙蓉石鉴定方法是什么?



				
				
亲切的海沫儿
9488 次浏览 2024-05-29 提问
106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5-31 05:50:41 回答

芙蓉石-芙蓉石的鉴别
   芙蓉石是一种呈玫瑰或蔷薇红、质地艳美的石英质玉石,又称  玫瑰  芙蓉石  、  蔷薇  芙蓉石  、  芙蓉玉  、  祥南玉  。
 基本特征
 芙蓉石为石英(SiO2)的亚种之一。属三方晶系,完整的单晶体少见,通常呈致密块状。
   标准的  芙蓉石具有玫瑰红或蔷薇红色,但其深浅常有差异,偶见橙黄色。硬度7,密度2.65-2.66克/厘米3。二色性情楚。一轴晶,正光性。折射率1.544-1.553。双折射率0.009。色散0.013。
 矿床类型及资源分布
 世界上出产  芙蓉石的国家有巴西(彩图12-2)、马达加斯加、纳米比亚、莫桑比克、美国、加拿大、尼加拉瓜、前苏联、德国、瑞士、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日本等。优质芙蓉石,特别是星彩芙蓉石和猫眼芙蓉石,以巴西所产者最好。美国康涅狄克州发现有  芙蓉石级芙蓉石。
   中国芙蓉石已在新疆、陕西、内蒙古(彩图12-3)、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发现。
   质量要求及品种
   工艺美术上要求鞭蓉石晶体色艳、光泽强、透明度高,无裂纹及其他缺陷,粒径大。可以加工成刻面型和弧面型宝石,后者最好具有星彩效诮和猫眼效应。对于致密块状  芙蓉石,除要求其色艳、透明外,还要求其质地均
   一,无白筋(白色石英细脉),缺陷少,块度大。
   根据存在形式、颜色及特殊光学效应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天然芙蓉石分为宝石级  芙蓉石、玉石级芙蓉石、星彩  芙蓉石、猫眼  芙蓉石、浓蔷薇红色芙蓉石、  淡蔷薇红色  芙蓉石等品种。
 
 人们对于  粉晶  和芙蓉石的认识,我想要说以下几点:
第一点,就现在而言,关于芙蓉石和所谓的粉晶,两者是同出一辙的。都是粉色的石英岩集合体。
只不过不同地方的称呼不同,老版的宝石学教材称之为芙蓉石,而新版的教材称之为粉晶。至于说到寿山石中的顶级名品芙蓉冻,那么基本上和芙蓉石都有很大的区别,因为芙蓉冻的内部有一种感觉如雾浮与水上的飘渺的感觉,而低档的石英岩中的芙蓉石则完全没有。
其实,原本指的  粉晶  就是传说中的  乳石英  啊!那是一种白色发奶白色的半透明的由气泡导致的内部如牛奶一样的白色水晶。只不过现在的无知商人都望文生义了,管芙蓉石叫做  粉晶  ,这一点是不严谨的。
第三,就英文的定名来说,  粉晶  的英文是Milky  quartz,而  芙蓉石  的英文则是Rose  quartz。那么也说明市面上所谓的粉晶的称呼失错误的。

2024-05-31 05:50:41 回答

您好,很乐意为您解决这个问题,“老虎屎”是辨识芙蓉石的重要特征。芙蓉石中常有白色的砂块,石农称之为“老虎屎”。老芙蓉石绝产已百年,市上时有人以别的石种冒充芙蓉石,而以是否含有白色砂块即“老虎屎”,作为辨别真伪芙蓉石的重要依据。      含砂多是芙蓉石的另一特征。名贵芙蓉石多藏于坚硬的围岩之中,肌里有黄色、白色或灰黑色的块状砂团,分布无规律,故创作时无规律可循,表面上是大块的芙蓉石,剔除砂质后,可能所剩无几:或表面石质较好,初刻顺利,但雕刻到里层可能会遇到砂线或砂团,始料不及,艺人此时只好随机应变,然与初始构思不相吻合,难于达到理想效果。含黄砂的一般是石质最好的芙蓉石,含青色砂的多为老性芙蓉石的结晶体。希望可以帮得上您的忙,

2024-05-31 05:50:41 回答

芙蓉石的成色鉴别
  1.内包物辨伪。一般而言,因为天然水晶是由大地自然生成,通常多数水晶内会有内涵物、天然冰裂纹、云雾及色带变化等。而人造水晶则是由工厂或实验室合成凝聚而成,故所生产之水晶几乎完美无瑕。
  2.手感辨伪。纯天然水晶手感清凉、有分量。合成水晶手感温和、分量轻。  
  3.专家鉴定。送给专门的国家级宝玉石鉴定机构鉴定。市面上很多人工二次合成水晶,购买时注意是否附带国家级鉴定证书,以防假货。
  4.目前市面上非常流行“施华洛世奇水晶”,其实质是高铅玻璃,尽管非常漂亮,但只能算做工艺品,没有天然灵性和没有任何的保值增值性。购买时需特别注意。
  5.产自马达加斯加的星光粉水晶,珠体在单一光源的强光照射下底部会显现出独有的六道光芒。但市面上常见的星光粉晶,都是人工加工而造出的星光效果。  
  6.颜色嫩粉色,对光看晶莹,微微透明有少量的絮状物,无裂痕为上品。
  7.极品芙蓉冰种粉水晶,晶体超透,不但没有半点杂质,就连纹理都看不到,晶体清澈如水,发淡淡的粉色,有极其细润的油脂光泽(乍一看有人会觉得它像是白水晶穿的粉色线,但油脂光泽效果却是这种粉晶所特有的),无可挑剔的成色属于追求完美的你。   芙蓉石  芙蓉石又称白芙蓉、白寿山。上品芙蓉石天生丽质,雍容华贵,微透明而似玉非玉,手感好。前人形容其“如脂如膏如腴”  、“拂之有痕”,这是形容人们对芙蓉石非常珍惜,唯恐有所损伤,仅仅“拂之”当然不会“有痕”。与其他坑石相比,芙蓉石的主要特征是:凝结脂润、细腻纯净,而且品玩最容易上“包浆”。寿山石长期在人的手上、脸上摩挲,石与皮肤的摩擦已增加了亮度,而人体的油脂与温度又使石质更加润通灵,火气褪尽,老到成熟。这种特殊的光亮谓之“包浆”。
  芙蓉石的另一特点是含砂多。名贵的芙蓉石夹在坚硬的围岩之中,肌里有黄色、白色或灰色的块状砂团,这种砂团或砂线的分布没有规律,在石中穿来穿去。看起来大块的芙蓉石剔除砂质后,可能所剩无几;而有些表面石质很好,雕刻到里可能会发现有砂线或砂团,常常使艺人感到头疼。所以块度大而纯洁的芙蓉石章或圆雕作品十分难得。通常含有黄砂的芙蓉石质地最好,含有青色砂的多为老性芙蓉石的结晶体。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7877492904663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