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施工工艺哪位了解?



				
				
爱做美梦的鱼
78777 次浏览 2024-06-13 提问
144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15 22:18:22 回答

1后张法预应力工艺  
现代的城市桥梁中,钢筋混凝土梁内一般均有较多的预应力钢束,其主要作用为减少钢筋用量、降低工程造价、增大桥梁跨径等,本文中着重对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及预应力伸长值的计算进行描述。
2  施工工艺流程  
混凝土养生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安装工作锚环——安装工作锚夹片——安装限位板——安装千斤顶——安装工具锚——安装工具锚夹片——张拉至控制应力——持荷2分钟锚固——卸工具夹片和锚具、卸千斤顶——孔道灌浆——封端混凝土
3  主要施工方法  
锚具安装
安放锚具时,为保证每一束钢绞线都能穿在锚具对应的相同孔道,可以在安装前将两个锚具对放在一起,把相同孔道进行编号,安装时,可以抽动单束钢绞线,两端的工作人员用对讲机进行联系,将该束钢绞线穿入相同编号的孔道。严禁同一束钢绞线在两端锚具中对应不同的孔道,以免在张拉时发生扭绞、断裂。安装夹片时注意将夹片和锚环清理干净,不能有泥沙等杂物,以免影响锚具的锚固性能。夹片注意要安装对称,外端平齐。钢绞线外伸部分要保持干净,穿入工作锚时要保证钢束顺直,工作锚必须准确放在锚垫板的定位槽内,并与孔道对中,夹片之间缝隙要均匀,外露长度要一致并用钢管撞严。
千斤顶安装
图片
张拉用穿心式千斤顶安装千斤顶时,油管要顺畅不得扭结成团,千斤顶就位后,安装工具锚,钢束穿入工具锚环后,位置要与工作锚的位置一一对应,不得交叉纽结,千斤顶不要完全回缩,应预留1~2cm以便拆卸工具夹片,为使工具锚能顺利退下,根据施工经验,在工具锚的夹片光滑面粘贴塑料胶布,工具夹片安装好要用铁管撞严,另外要注意工具夹片重复使用次数一般不宜超过10次。为方便施工,在施工前用脚手架组装成支架,用导链将千斤顶吊起。施工时注意时刻关注支架的稳定性,尤其是在安装千斤顶就位时,防止支架失稳,千斤顶坠落,发生事故。
一套张拉设备包括千斤顶和油表,要在张拉前进行配套标定,并出具检测报告,张拉施工时根据标定结果求出设计张拉力对应的油表读数。标定后用红色油漆在配套千斤顶和油泵上标注A、B、C、D、E、F等标志符号,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配套使用,不得随意更换,保证张拉数据的准确性。
张拉过程控制
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δ0——20%δcon——70δcon——δcon(持荷2分钟锚固)。
取δ0=10%δcon,初应力以下的伸长值不计,而由相邻级的伸长值代替,即0~10%δcon的值不计,而由10%δcon~20%δcon的值代替。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对张拉过程和张拉效果采用双控,即以控制张拉应力为主,以控制钢束伸长值为辅,并相互进行校核,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对误差控制在±6%以内,张拉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果张拉过程中发现张拉应力或实际伸长值超过以上允许误差范围,应立即停止张拉,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妥善解决。张拉达到控制应力后,持荷2分钟后锚固,并及时填写好张拉记录。张拉记录应真实有效,由现场操作人员测量,每完成张拉一束钢束就马上将该束的伸长值测量完毕,严禁在全部张拉施工完成后补测张拉伸长值。
孔道灌浆
张拉锚固后要及时压浆(一般在48小时内完成),水泥浆强度不低于设计规定,水泥采用P.I52.5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加剂为SCS-8无收缩高强灌浆剂。
浆液配合比指标
材料用量(Kg/m3)
水泥
灌浆剂

1258188506
重量配合比0.870.130.35
浆液技术指标
检验项目
JTG  T/F50-2011标准要求
实测结果
泌水情况最大,泌水率,%<30.5
3h泌水率%<20
24h泌水情况泌水在24h内全部被浆吸回符合要求
自由膨胀率,%<100
稠度,S14-1817.8
抗压强度,MPa7d/56.5
28d>68.9
水泥浆从调制到灌入孔道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并且在灌入过程中不断搅动。孔道压浆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孔道出浆口冒出浆液无气泡,并与放口处相同即可停止,然后将所有出浆口封闭。压浆时泵压力不小于0.7MPa,且最少维持在一分钟再停泵封口。每个班组预留10×10×10cm立方体灰浆试块六组标养,以便测定其强度,孔道压浆时及时填写压浆记录。
封锚混凝土浇筑
孔道压浆后,养生3天再将工作锚处钢绞线切掉。切割只能使用手持砂轮锯,严禁使用电焊、气焊等进行切割。在切割过程中,应及时在钢绞线上洒水,防止钢绞线受热而产生滑丝收缩现象,钢绞线在工作锚处留出3cm长度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封锚,封锚钢筋与主梁钢筋焊接牢固,混凝土从预留孔灌入,使用振捣棒振捣密实。为保证封锚质量,该处必须加大施工管理力度,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并在封锚前将锚具清理干净。
4  钢束伸长值计算  编辑
计算公式
ΔL=  (PP×L)/(EP×Ay)
式中:PP  —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ΔL—理论伸长值,mm;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y—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  ,根据试验报告取平均值。
张拉力计算公式
PP  =  P(1-e-(kx  +μθ))/(kx+μθ)
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Ρ—预应力筋的锚下或分段计算时扣除上一段损失后的张拉力,N;
χ—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
κ—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参见表1或实测值;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参见表1或实测值。
表1  系数k及μ值
孔道成型方式
k
μ
钢丝束,钢绞线,光面钢筋
塑料,波纹管,道0.0150.17
注:当k、μ值有实测值采用实测值。
起点张拉力计算
P=  Pz×e-(  kx  +μθ)
式中:  Pz—分段计算时预应力筋的上一段的计算张拉控制力,N;
P—分段计算时计算段起点处的预应力筋张拉力取值,N;
k、θ、x、μ—与2公式相同,系指上一计算段的相关参数;
对于非对称结构的预应力钢绞线应力的计算,是从两侧向中间分段计算,至跨中某一点时钢绞线的应力相等即可,而不是简单的分钟计算。
钢绞线的分段原则,是将整根钢绞线根据设计线型分为曲线连续段和直线连续段,而不能将直线段和曲线段分在同一段内。

2024-06-15 22:18:22 回答

预应力施工工艺: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小、刚度大、抗裂性和耐久性好在世界各国的土木工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  随着高强度钢材及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出现促进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也进一步推动了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成熟和完善。  
 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  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拉极限应变只有  0.0001~0.00015。  构件混凝土受拉不开裂时构件中受拉钢筋的应力只有  20~30  N/mm2  即使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因受裂缝宽度限制受拉钢筋的应力也仅达  150~200  N/mm2钢筋的抗拉强度未能充分发挥。

2024-06-15 22:18:22 回答

混凝土养生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安装工作锚环——安装工作锚夹片——安装限位板——安装千斤顶——安装工具锚——安装工具锚夹片——张拉至控制应力——持荷2分钟锚固——卸工具夹片和锚具、卸千斤顶——孔道灌浆——封端混凝土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5527901649475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