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官窑瓷器鉴定要点都有哪些?



				
				
挥之不去215
46589 次浏览 2024-06-07 提问
120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9 13:01:48 回答

宋官窑瓷器鉴定要点都有:
1、器型和概貌:宋代造型。大多用来祭祀或陈设,也有部分日用品。一般概括为厚胎厚釉、厚胎薄釉、薄胎薄釉、薄胎厚釉以及胎不太厚(3.5毫米左右)釉也不太厚(0.8毫米左右)适中型等。釉色纷繁。釉质莹润如玉。釉面开片,大片纹者多。里外披釉并有纹。类似哥窑瓷容易混肴,但仔细看能辨清。在烧制方法上为垫烧(使用匣钵装烧,底部有垫圈)或裹足(釉将底足全部包住不露胎)支钉烧。支钉烧制底部留有支钉痕,支钉数为三、五、七个或更多不等。
2、胎色和胎骨:宋官窑瓷胎色从传世和窑址出土两种情况看,为黑、黑紫、灰黑、香灰、浅赭、灰(含深灰)、灰白(有的趋白)、土黄(含褐黄红)。黑胎数量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为香灰、灰、灰白等色。
制成的宋官窑瓷胎骨有厚薄两种,厚者5毫米左右,薄者3毫米左右。宋官窑瓷胎土细腻温润,特别是一些精品由黑或紫黑土烧成胎后其质如同古代笔砚(端砚石类),有笔砚胎之说。如用砂纸打磨可感十分细腻滑润,绝不含砂,玉质感直追或类似古笔砚的效果。这一点,在南宋叶寘《坦斋笔衡》的书中对宋官窑瓷所用胎土已经说得很明白:“澄泥为范,极其精致”,就是指宋官窑瓷胎是用澄泥所做,特别细腻精致。而澄泥,特别是古澄泥这种极细之物是专门用来制作澄泥砚的,其弥足珍贵至今已无法找到。所以要仿出细腻如笔砚效果的宋官窑瓷胎对于现代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
3、釉层和釉质:釉层有厚薄两种,薄者小于1毫米,厚者大于1毫米,但都比哥窑瓷和汝窑瓷厚。釉质分三类。第一类为失透润泽型。即釉层透明已很弱或消失,釉呈玉质态似凝脂或堆腊,有一层较明显的酥油光闪烁或呈腊光,显得十分温润玉泽。第二类为失透晶莹型,是指在第一类基础上一些器物在失透的釉层外含一层极薄莹亮的釉水,在玉态的外表上,有如酥光浸润,呈现出玻质般的晶莹华贵感,或用行话说,就是釉好。第三类为莹润型。这类釉层清明玉润,有光泽感,略显些微透明,釉层薄厚均有。在第一、二类失透润泽型或晶莹型中,釉层趋厚者多,也有趋薄的;有的光泽稍多一些,有的光泽稍弱一些。特别是部分真品器物釉表面还带有类似芝麻花弥漫形态的点点发白或带黄闪蓝的土沁花斑点,擦不掉,这是由于釉中含有玛瑙缘故,在汝瓷中也有此现象。以上凡釉层厚者,均是经多次施釉烧制而成,其难度极大,因烧制中厚釉屯留很困难而易流散,今天我们所见的一些精品其釉厚如凝脂般光润,特别是其呈现出的如玉似腊的酥光宝晕效果,是后世仿品无法做到的。
4、釉色:因两宋窑口多而不同,颜色纷繁复杂,粉青、虾青、米黄、蜜腊黄、翠绿、月白等色居多,其中以粉青、米黄、蜜腊黄、翠绿等色最为引人。以上各色中,都有或深或浅的颜色品种。另还有其它多种颜色。
5、开片:分大开片、小开片,有大器小片者为贵,小器大片者为奇之说。具体分三种,第一种为开大小片,即藏家所说的文武片,即在同一器物釉表开大小两种纹片,大片很大且稀疏,小片很小而集中。开片的角边为三角、四角、五角、六角或三边、四边、五边、六边,形成没有规则的不等形。开片的边弯曲回旋多变化,开片的角或钝或尖形状各异。第二种为全大片、全中片或全小片,开片大小相差不太大,开片角边情况同第一种(此第二种开片情况可以布满器物全身或大部)。第三种为开冰裂片(类似冰或云母层层开裂)、百圾碎片,属于纹片较小面积差不多琐碎且光泽感强的一类(从近年出土遗存和传世品看,其中有一些较特殊的明显带有汝窑性质和宋官窑特征的冰裂纹、百圾碎纹器物,被藏界借称做汝官窑瓷。官窑中的汝官瓷同大众熟称的汝窑中的汝官瓷或官汝瓷不同,这种叫法不一定合适)。这类器物釉层比通常汝瓷稍厚一点,带有一定光泽和略微透明度,胎色为香灰,烧制方法也是支钉或垫烧,裹足或露足.
6、纹路:开片裂纹不断延长弯曲或回旋形成的纹线。最有代表性的为蟹爪纹,即纹路从一点向多方幅射延伸弯曲支展的形态。被人称做“九曲十八弯”。有的器物常有一条纹从底部曲折延伸到顶部不断,或中途又折返回来到底部,也有称这种纹为牛毛纹的(除颜色如下一条所述的牛毛色外,更强调的是其形态多变化)。但大多为普通的开片纹,有称其为龟背纹,依据开片大小走势形成,或其包围面积大小差不多,或差异较大。但总体上说,纹路状态比较活泛。
7、纹色:鳝血、鱼籽黄、血黑、黑、金丝铁线、白裂等颜色。最著名为鳝血色或牛毛色,即色如鳝鱼之污血或牛毛色,是千百年来于裂纹中自己从内部逐渐生成的,是自然变化的结果,即胎内老色长久渗出所为,在放大镜下可以清楚看到这一点,就像深夹于缝隙间的褐色的已凝结的老锈(褐色偏红或偏黄有深浅,属于牛毛纹的其色有的线段深、有的线段浅、有的线段变白,如同牛毛的自然态),其间或伴有新生成的白裂纹,再过几百年也会逐渐生成鳝血的颜色(如一些器物鳝血纹并未全布满或连续生成,其中不少白裂纹正处在延续生成变化中)。鳝血色这种老锈感对鉴定非常有效,往往对一件真品的属性起到极关键的作用。此外,白裂纹器物也不少,其纹色属白或无色态。
8、汽泡:以失透润泽型为例。其特点如古人形容该类宋官窑瓷汽泡时所说的“聚沫攒珠”形态,放大镜下可见如吹出的液体沫般一个泡紧挨一个泡,如下面三种:
1)细密形。汽泡极细小密集。30倍放大镜下仿佛密集细小针尖紧挤在一块儿。80倍放大镜下,如煮米粥,汽泡分多层,上层汽泡仿佛从被煮烂雾化的米粒肚子中钻出,而下层有更小汽泡浸在模糊雾状背景之中。
(2)雾态形(难见汽泡型)。30倍放大镜下平润模糊如雾态。能见一些极小汽泡浮出表面或难看到汽泡。80倍放大镜下可见深处球形白色雾团中埋藏有数量不多大小不同、深浅层次不同的汽泡。比正常的“聚沫攒珠”汽泡量少得多,也有专把这类在30倍放大镜下看不到多少汽泡的定为无汽泡型。
(3)密集形。30倍放大镜下可见汽泡密集紧挨如阵,泡比第一种略大些,个别偶尔可见一两个大汽泡在某一区域,可称为“寥若晨星”。80倍放大镜下可见多层泡,大泡于上,中小泡于下,泡外均为雾态充斥粘连。
需要提示的是,宋官窑瓷汽泡的“聚沫攒珠”态,在80倍放大镜下可见深浅大小层次,而在30倍放大镜下则显平齐、紧密,这种两重性特点或称做有“立体感”,是现代仿所达不到的。
还有一些属于黑胎器物中的露紫黑或灰褐色足脚的器物,因年代久远其足脚底常含有一种褐黄色土沁(一种洇在胎骨中的带褐黄色的土锈,含氧化铁所致)由里向外渗透出,擦不掉,可在底足见渗印到表面的土沁呈黄红色或褐黄色。
靠近足脚的胎釉结合处往往屯积厚釉,有两种情况:(1)结合处釉层边缘一圈修整得大体上看去较齐整,但仔细看仍有或上下或左右或薄厚或多少的偏差之处,给人的感觉是既认真,又随意,有点信手拈来的意思。这一种情况和清代不同,清代仿品胎釉结合处修得过于认真刻板齐整,其一圈看下来平直如一条线。再就是这种情况的宋官窑瓷胎釉结合处以下露出的足墙宽度有的器物为1至2毫米左右,有的为2至3毫米左右,最宽的北宋器物有达5至6毫米左右不等。
(2)结合处釉层边缘齐整型。这一种往往由于施釉过足墙直达足脚底边,釉屯至足脚边缘一圈嘎然而止,似乎把足墙一圈齐齐埋住,细看却还留有一线尚存,即所留足墙宽度最多不过1毫米左右。此种情况的结合处一圈很齐整,所屯之釉厚而不淌,其工艺相当高超,和清代的刮釉修整是两回事,可说是一个不解之谜。这一点在和清代器物的比较时一定要认真看。
9、口部特征:宋官窑瓷口部大多呈上扬状态,口部边沿比较尖薄,有刮手或挡手感,釉汁下淌微露胎色或胎体。黑胎器物则呈现一圈微黑或紫黑色,被称做“紫口”。有一些器物由于历史阶段造型工艺不同或口沿较平润不能使釉汁下淌则没有明显紫口。灰胎器物也没有紫口。“紫口”一般只在黑胎器物上得以表现。有的口部釉下淌较多在口部以下还形成一圈很明显的屯釉现象。极个别器物还在口部的芒口部位如同定窑那样略施酱色护胎釉进行装饰。

2024-06-09 13:01:48 回答

方法
1、器型和概貌:宋代造型。大多用来祭祀或陈设,也有部分日用品。一般概括为厚胎厚釉、厚胎薄釉、薄胎薄釉、薄胎厚釉以及胎不太厚(3.5毫米左右)釉也不太厚(0.8毫米左右)适中型等。釉色纷繁。釉质莹润如玉。釉面开片,大片纹者多。里外披釉并有纹。类似哥窑瓷容易混肴,但仔细看能辨清。在烧制方法上为垫烧(使用匣钵装烧,底部有垫圈)或裹足(釉将底足全部包住不露胎)支钉烧。支钉烧制底部留有支钉痕,支钉数为三、五、七个或更多不等。
宋朝官窑瓷器鉴定方法
2、胎色和胎骨:宋官窑瓷胎色从传世和窑址出土两种情况看,为黑、黑紫、灰黑、香灰、浅赭、灰(含深灰)、灰白(有的趋白)、土黄(含褐黄红)。黑胎数量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为香灰、灰、灰白等色。
制成的宋官窑瓷胎骨有厚薄两种,厚者5毫米左右,薄者3毫米左右。宋官窑瓷胎土细腻温润,特别是一些精品由黑或紫黑土烧成胎后其质如同古代笔砚(端砚石类),有笔砚胎之说。如用砂纸打磨可感十分细腻滑润,绝不含砂,玉质感直追或类似古笔砚的效果。这一点,在南宋叶寘《坦斋笔衡》的书中对宋官窑瓷所用胎土已经说得很明白:“澄泥为范,极其精致”,就是指宋官窑瓷胎是用澄泥所做,特别细腻精致。而澄泥,特别是古澄泥这种极细之物是专门用来制作澄泥砚的,其弥足珍贵至今已无法找到。所以要仿出细腻如笔砚效果的宋官窑瓷胎对于现代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
宋朝官窑瓷器鉴定方法
3、釉层和釉质:釉层有厚薄两种,薄者小于1毫米,厚者大于1毫米,但都比哥窑瓷和汝窑瓷厚。釉质分三类。第一类为失透润泽型。即釉层透明已很弱或消失,釉呈玉质态似凝脂或堆腊,有一层较明显的酥油光闪烁或呈腊光,显得十分温润玉泽。第二类为失透晶莹型,是指在第一类基础上一些器物在失透的釉层外含一层极薄莹亮的釉水,在玉态的外表上,有如酥光浸润,呈现出玻质般的晶莹华贵感,或用行话说,就是釉好。第三类为莹润型。这类釉层清明玉润,有光泽感,略显些微透明,釉层薄厚均有。在第一、二类失透润泽型或晶莹型中,釉层趋厚者多,也有趋薄的;有的光泽稍多一些,有的光泽稍弱一些。特别是部分真品器物釉表面还带有类似芝麻花弥漫形态的点点发白或带黄闪蓝的土沁花斑点,擦不掉,这是由于釉中含有玛瑙缘故,在汝瓷中也有此现象。以上凡釉层厚者,均是经多次施釉烧制而成,其难度极大,因烧制中厚釉屯留很困难而易流散,今天我们所见的一些精品其釉厚如凝脂般光润,特别是其呈现出的如玉似腊的酥光宝晕效果,是后世仿品无法做到的。
宋朝官窑瓷器鉴定方法
4、釉色:因两宋窑口多而不同,颜色纷繁复杂,粉青、虾青、米黄、蜜腊黄、翠绿、月白等色居多,其中以粉青、米黄、蜜腊黄、翠绿等色最为引人。以上各色中,都有或深或浅的颜色品种。另还有其它多种颜色。
宋朝官窑瓷器鉴定方法
5、开片:分大开片、小开片,有大器小片者为贵,小器大片者为奇之说。具体分三种,第一种为开大小片,即藏家所说的文武片,即在同一器物釉表开大小两种纹片,大片很大且稀疏,小片很小而集中。开片的角边为三角、四角、五角、六角或三边、四边、五边、六边,形成没有规则的不等形。开片的边弯曲回旋多变化,开片的角或钝或尖形状各异。第二种为全大片、全中片或全小片,开片大小相差不太大,开片角边情况同第一种(此第二种开片情况可以布满器物全身或大部)。第三种为开冰裂片(类似冰或云母层层开裂)、百圾碎片,属于纹片较小面积差不多琐碎且光泽感强的一类(从近年出土遗存和传世品看,其中有一些较特殊的明显带有汝窑性质和宋官窑特征的冰裂纹、百圾碎纹器物,被藏界借称做汝官窑瓷。官窑中的汝官瓷同大众熟称的汝窑中的汝官瓷或官汝瓷不同,这种叫法不一定合适)。这类器物釉层比通常汝瓷稍厚一点,带有一定光泽和略微透明度,胎色为香灰,烧制方法也是支钉或垫烧,裹足或露足.
宋朝官窑瓷器鉴定方法
6、纹路:开片裂纹不断延长弯曲或回旋形成的纹线。最有代表性的为蟹爪纹,即纹路从一点向多方幅射延伸弯曲支展的形态。被人称做“九曲十八弯”。有的器物常有一条纹从底部曲折延伸到顶部不断,或中途又折返回来到底部,也有称这种纹为牛毛纹的(除颜色如下一条所述的牛毛色外,更强调的是其形态多变化)。但大多为普通的开片纹,有称其为龟背纹,依据开片大小走势形成,或其包围面积大小差不多,或差异较大。但总体上说,纹路状态比较活泛。
宋朝官窑瓷器鉴定方法
7、纹色:鳝血、鱼籽黄、血黑、黑、金丝铁线、白裂等颜色。最著名为鳝血色或牛毛色,即色如鳝鱼之污血或牛毛色,是千百年来于裂纹中自己从内部逐渐生成的,是自然变化的结果,即胎内老色长久渗出所为,在放大镜下可以清楚看到这一点,就像深夹于缝隙间的褐色的已凝结的老锈(褐色偏红或偏黄有深浅,属于牛毛纹的其色有的线段深、有的线段浅、有的线段变白,如同牛毛的自然态),其间或伴有新生成的白裂纹,再过几百年也会逐渐生成鳝血的颜色(如一些器物鳝血纹并未全布满或连续生成,其中不少白裂纹正处在延续生成变化中)。鳝血色这种老锈感对鉴定非常有效,往往对一件真品的属性起到极关键的作用。此外,白裂纹器物也不少,其纹色属白或无色态。
8、汽泡:以失透润泽型为例。其特点如古人形容该类宋官窑瓷汽泡时所说的“聚沫攒珠”形态,放大镜下可见如吹出的液体沫般一个泡紧挨一个泡,如下面三种:
1)细密形。汽泡极细小密集。30倍放大镜下仿佛密集细小针尖紧挤在一块儿。80倍放大镜下,如煮米粥,汽泡分多层,上层汽泡仿佛从被煮烂雾化的米粒肚子中钻出,而下层有更小汽泡浸在模糊雾状背景之中。
(2)雾态形(难见汽泡型)。30倍放大镜下平润模糊如雾态。能见一些极小汽泡浮出表面或难看到汽泡。80倍放大镜下可见深处球形白色雾团中埋藏有数量不多大小不同、深浅层次不同的汽泡。比正常的“聚沫攒珠”汽泡量少得多,也有专把这类在30倍放大镜下看不到多少汽泡的定为无汽泡型。
(3)密集形。30倍放大镜下可见汽泡密集紧挨如阵,泡比第一种略大些,个别偶尔可见一两个大汽泡在某一区域,可称为“寥若晨星”。80倍放大镜下可见多层泡,大泡于上,中小泡于下,泡外均为雾态充斥粘连。
需要提示的是,宋官窑瓷汽泡的“聚沫攒珠”态,在80倍放大镜下可见深浅大小层次,而在30倍放大镜下则显平齐、紧密,这种两重性特点或称做有“立体感”,是现代仿所达不到的。
还有一些属于黑胎器物中的露紫黑或灰褐色足脚的器物,因年代久远其足脚底常含有一种褐黄色土沁(一种洇在胎骨中的带褐黄色的土锈,含氧化铁所致)由里向外渗透出,擦不掉,可在底足见渗印到表面的土沁呈黄红色或褐黄色。
靠近足脚的胎釉结合处往往屯积厚釉,有两种情况:(1)结合处釉层边缘一圈修整得大体上看去较齐整,但仔细看仍有或上下或左右或薄厚或多少的偏差之处,给人的感觉是既认真,又随意,有点信手拈来的意思。这一种情况和清代不同,清代仿品胎釉结合处修得过于认真刻板齐整,其一圈看下来平直如一条线。再就是这种情况的宋官窑瓷胎釉结合处以下露出的足墙宽度有的器物为1至2毫米左右,有的为2至3毫米左右,最宽的北宋器物有达5至6毫米左右不等。
(2)结合处釉层边缘齐整型。这一种往往由于施釉过足墙直达足脚底边,釉屯至足脚边缘一圈嘎然而止,似乎把足墙一圈齐齐埋住,细看却还留有一线尚存,即所留足墙宽度最多不过1毫米左右。此种情况的结合处一圈很齐整,所屯之釉厚而不淌,其工艺相当高超,和清代的刮釉修整是两回事,可说是一个不解之谜。这一点在和清代器物的比较时一定要认真看。

2024-06-09 13:01:48 回答

具体如下:1、器型和概貌:宋代造型。大多用来祭祀或陈设,也有部分日用品。一般概括为厚胎厚釉、厚胎薄釉、薄胎薄釉、薄胎厚釉以及胎不太厚(3.5毫米左右)釉也不太厚(0.8毫米左右)适中型等。釉色纷繁。釉质莹润如玉。釉面开片,大片纹者多。里外披釉并有纹。类似哥窑瓷容易混肴,但仔细看能辨清。在烧制方法上为垫烧(使用匣钵装烧,底部有垫圈)或裹足(釉将底足全部包住不露胎)支钉烧。支钉烧制底部留有支钉痕,支钉数为三、五、七个或更多不等。
>02
2、胎色和胎骨:宋官窑瓷胎色从传世和窑址出土两种情况看,为黑、黑紫、灰黑、香灰、浅赭、灰(含深灰)、灰白(有的趋白)、土黄(含褐黄红)。黑胎数量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为香灰、灰、灰白等色。
制成的宋官窑瓷胎骨有厚薄两种,厚者5毫米左右,薄者3毫米左右。宋官窑瓷胎土细腻温润,特别是一些精品由黑或紫黑土烧成胎后其质如同古代笔砚(端砚石类),有笔砚胎之说。如用砂纸打磨可感十分细腻滑润,绝不含砂,玉质感直追或类似古笔砚的效果。这一点,在南宋叶寘《坦斋笔衡》的书中对宋官窑瓷所用胎土已经说得很明白:“澄泥为范,极其精致”,就是指宋官窑瓷胎是用澄泥所做,特别细腻精致。而澄泥,特别是古澄泥这种极细之物是专门用来制作澄泥砚的,其弥足珍贵至今已无法找到。所以要仿出细腻如笔砚效果的宋官窑瓷胎对于现代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
>03
3、釉层和釉质:釉层有厚薄两种,薄者小于1毫米,厚者大于1毫米,但都比哥窑瓷和汝窑瓷厚。釉质分三类。第一类为失透润泽型。即釉层透明已很弱或消失,釉呈玉质态似凝脂或堆腊,有一层较明显的酥油光闪烁或呈腊光,显得十分温润玉泽。第二类为失透晶莹型,是指在第一类基础上一些器物在失透的釉层外含一层极薄莹亮的釉水,在玉态的外表上,有如酥光浸润,呈现出玻质般的晶莹华贵感,或用行话说,就是釉好。第三类为莹润型。这类釉层清明玉润,有光泽感,略显些微透明,釉层薄厚均有。在第一、二类失透润泽型或晶莹型中,釉层趋厚者多,也有趋薄的;有的光泽稍多一些,有的光泽稍弱一些。特别是部分真品器物釉表面还带有类似芝麻花弥漫形态的点点发白或带黄闪蓝的土沁花斑点,擦不掉,这是由于釉中含有玛瑙缘故,在汝瓷中也有此现象。以上凡釉层厚者,均是经多次施釉烧制而成,其难度极大,因烧制中厚釉屯留很困难而易流散,今天我们所见的一些精品其釉厚如凝脂般光润,特别是其呈现出的如玉似腊的酥光宝晕效果,是后世仿品无法做到的。
>04
4、釉色:因两宋窑口多而不同,颜色纷繁复杂,粉青、虾青、米黄、蜜腊黄、翠绿、月白等色居多,其中以粉青、米黄、蜜腊黄、翠绿等色最为引人。以上各色中,都有或深或浅的颜色品种。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8847498893737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