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釉彩有什么样的区别?



				
				
maggielj520
83232 次浏览 2024-06-19 提问
40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21 06:46:13 回答

珐琅彩和粉彩产生于同一时代,所用于瓷胎的工艺,颜料有相似之处,故难以区别。尤其是康熙,乾隆在粉彩中加入部分珐琅彩颜料,其区别尤难。其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珐琅彩的瓷质十公洁白,其反差度在77度以上,而粉彩则对瓷质的要求不十分高,有白地,黄地,绿地等。
2.粉彩绘画,以墨线稿,而珐琅彩则无。
3.珐琅彩釉颜料层厚,故突起釉面较粉彩为高。而汾彩由于乳化作用,色面较平,且色彩艳丽。
4.珐琅彩颜料多有冰裂纹。

2024-06-21 06:46:13 回答

珐琅彩与釉彩区别之一
  
  首先,珐琅彩中含有硼,它的基质是铅硼玻璃,而在中国彩料中,无论五彩或粉彩都不含硼,中国传统釉上彩的基质是含有少量氧化钾的铅玻璃。
  
  珐琅彩与釉上彩区别之二
  
  其次,珐琅彩中含有砷,而中国传统釉上彩或釉下彩料中,除康熙粉彩(粉彩楚从珐琅彩中衍生出来的)外,都不含砷。推荐阅读:雍正珐琅彩的发展概况、工艺特点及其鉴定方法
  
  珐琅彩与釉上彩区别之三
  
  再次,珐琅彩中的黄彩属锑黄,而在康熙以前,五彩中的黄彩和低温色釉中的掉彩,都属铁黄。最后,珐琅彩中的胭脂红属于金红,金红在康熙以前没有见过。
  
  珐琅彩料有红、黄、蓝,紫、白、黑,绿、胭脂等。这些彩料在烧成后,都呈现本来的颜色,有透明的玻璃质感,因此又称其为“料彩”。由于在绘画的色地上堆料较厚,又有多色阶深浅不同的料彩的巧妙配合,使得画面有层次分明的实感。

2024-06-21 06:46:13 回答

首先是“珐琅彩”与“釉彩”的化学成分方面:“珐琅彩”与“釉彩”都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不同的呈色金属氧化物制成。玻璃粉末为基本釉,是由玻璃研磨制得,主要原料是石英、长石、硼砂、氟化物等按照适当比例混合。呈色金属氧化物的主要作用是混合在基本釉中使其产生不同发色效应。可以说,制作各色釉料与烧制玻璃时加入不同金属氧化物制成“色玻璃”属于同一道理。
   
   然后,“珐琅彩”与“釉彩”两者的彩料方面也是有区别的,有些资料中解释“五彩和粉彩中都不含化学成分硼,而珐琅彩中含硼”这一实验结果似乎成为“珐琅彩”与“釉彩”的最大区别。由于石英(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的熔点极高,甚至超过一千七百多度,为烧制方便,需要添加长石来降低石英的熔点。长石中又含有钠、钾等元素,它们会增大基本釉的膨胀系数,降低釉与瓷胎间的附着力,导致珐琅彩釉从胎体上脱落。为控制钠、钾的负作用,制釉者加入硼砂来调节缓和膨胀系数。除了“硼”,釉药还有其它很多情况,例如加入氟化物降低釉料粘度,使熔融釉料易于流动,釉药乳化失透可遮住胎体,同时增强釉层耐压度。类似原理在玻璃制作工艺中应用很多,不同特点的特殊玻璃都是因为添加不同化学元素所致。所以,笔者认为是否含硼很难成为两种色釉的关键区别,而是彩釉制作者在所处环境、知识领域中选择的一条科学捷径。
 
部分鉴定者说“珐琅彩”彩釉的种类要比“釉彩”丰富,其实这也是误解。珐琅彩、釉彩的釉料种类在雍正前期的确不多,但随着制作需求,造办处在原有进口基础上不断研制、创新,许多新彩釉随后产生,例如造办处的档案中记载:“雍正六年七月十二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初十日怡亲王交西洋珐琅料月白色、白色、黄色、绿色、深亮绿色、浅蓝色、松黄色、浅亮绿色、黑色,以上共九样。
 
  旧有西洋珐琅料:月白色、黄色、绿色、深亮蓝色、浅蓝色、松黄色、深亮绿色、黑色以上共八样。
 
  新炼珐琅料:月白色、白色、黄色、浅绿色、亮青色、蓝色、松绿色、亮绿色、黑色,共九样。
 
  新增珐琅料:软白色、香色、淡松黄色、藕荷色、浅绿色、酱色、深葡萄色、青铜色、松黄色,以上共九样。”
 
  该史料所提到的几种“新增珐琅料”最能说明问题。所以说,“珐琅彩釉的种类比粉彩丰富”并无道理,两者的彩釉可以混合使用,这就更无法相互对比多少了。
 
  “珐琅彩瓷”与“釉彩瓷”的彩釉共用
 
  造办处珐琅作记载这样一条资料:“雍正六年七月十二日,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将此料收在造办处做样,俟烧玻璃时照此样着宋七格到玻璃厂每样烧三百斤用,再烧珐琅片时背后俱落记号。闻得西洋人说:珐琅调色用多尔门油,尔着人到武英殿露房去査,如有,俟画‘上用',烧珐琅片时用此油。造办处収贮的料内,月白色、松花色有多少数目?尔等査明回我知道,给年希尧烧瓷用。”说明雍正六年前后景德镇御厂也使用造办处提供的珐琅釉。联系实际情况,唯有粉彩瓷制作需要,于是更加验证了珐琅彩与粉彩存在的釉料共用问题。随着雍正后期炼釉技术不断提高,共用彩釉的种类也会越来越多。
 
  “珐琅彩瓷”与“釉彩瓷”两者的“粉白”打底情况也不同,许多人在谈及珐琅彩瓷与粉彩瓷区别时,强调粉彩使用“粉白”打底。其实,珐琅彩瓷也会运用这种方式。在绘画彩瓷时,由于釉料是提前制好的成品,如果需要表现花瓣浓淡及云水朦胧时,釉药呈色不好自然过渡。这时先用粉白打底,再施彩釉,并用毛笔调节局部釉料浓淡,既利于彩、釉结合,又能获得理想渲染效果。图案中的远山近水都是先使用“粉白”打底,然后施彩渲染达到朦胧效果。“珐琅彩瓷”中也可以见到类似使用方式,表现目的完全一致,因此说这种制作工艺并不是粉彩瓷的固有特征。通过这些“粉白”打底效果,无法判断“珐琅彩瓷”与“粉彩瓷”之间的区别。
   
   还需要指出,前者实验标本并没有具体解释清楚。康熙后期至雍正前期宫廷所用珐琅彩釉主要依赖于海外进口,雍正中期宫内造办处自己研制珐琅釉成功并大量制作。例如:“雍正七年十一月初二日,郎中海望,员外郎满毗传:为陆续烧造珐琅活计,著炼珐琅料三十四斤备用。记此。于本月二十日烧炼得各色珐琅料三十四斤,陆续画活计用讫。十一月二十六日,又传:为陆续烧造珐琅活计,著配珐琅料广白二十斤,月白二十斤,松绿五斤,大绿五斤,水黄十斤。记此。十二月二十日炼得,陆续画活计用讫。《珐琅作》”这一资料充分说明珐琅釉由舶来改为自给自足。届时各种情况都会发生改变,甚至在以后的数十年釉料制作中还会出现其它变革,这些都足以影响到两者釉料的化学成分。
   
   “珐琅彩瓷”与“釉彩瓷”的制作工艺
   
   1.珐琅彩瓷  “珐琅彩瓷”制作时各项进程都非常严谨。先由造办处设计者绘制造型,呈览应允后交与宫内木作制作木样,再次呈览应允后送到景德  镇御厂交与督陶官制胎。烧制好的瓷胎运回宫中,由造办处设计图案,允许后让珐琅作绘画者烧制。其中器物上的题词、印章、落款等都  各有专人分工,包括题词的临摹、字体也由统治者亲自指定安排。总之,每一道工序都经过严格把关。正是如此,瓷胎画珐琅才凝聚了当时的最高艺术成就,发展为清代彩瓷顶峰。同时,统治者的积极参与又使它充满皇家气息。珐琅彩瓷制作数量相对较少,所以显得比较珍  贵,特别是康雍时期主要用于帝王赏玩,如果下赐重臣或外交互赠时一般都有记录存档。

扩展回答

釉彩的种类

希望全面。
问题补充:釉彩的种类主要有:

釉上彩,其品种有斗彩、五彩、粉彩、素云彩、珐琅彩等。

釉下彩,其品种有青釉褐绿彩、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釉下五彩等。
青釉,主要品种有粉青、梅子青等。

白釉,主要品种有卵白釉、甜白釉、象牙白釉等。

黑釉,主要品种有兔毫釉、油滴等。

红釉,又分铜红釉和铁红釉两类。铜红釉的主要品种有鲜红、朗窑红、宝石红、釉里红等;铁红釉的主要品种有矾红、珊瑚红等。

黄釉,主要品种有娇黄、姜黄、蜜蜡黄、蛋黄等。

低温釉,主要品种有胭脂红、孔雀绿等。

结晶釉,主要品种有鳝鱼黄、茶叶末等。
不全面

釉彩蓝忌什么颜色搭配

大家觉得釉彩蓝跟什么颜色搭配是不好看的?颜色搭配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吗?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2139000892639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