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继电器rc吸收回路原理是什么?



				
				
Mr.白马王爷
89076 次浏览 2024-06-02 提问
58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4 23:47:33 回答

直流继电器,需在线圈两端并联二极管,这是因为当继电器断电(释放)时,继电器的线圈会产生自感电动势,这个电压会击穿和它相连的三极管,所以常常在继电器两端连一个二极管(通常称呼它叫:吸收二极管)将这个自感电动势短路、吸收掉。不用二极管,那就要连一个适当大小的电容也可以。2、对于交流来说,需在触点(电源在高频分析时短路)两端并联RC吸合回路,RC吸合回路由电容和电阻串联组成。电阻经验值:10-100欧姆,电容经验值:0.1uF/250V或者0.22-0.47uF这个触点两端的RC作用不一样,它是为了减小触电工作是的电火花用的,所以也称吸收回路,火花不仅对触电寿命有影响,同时它也是一个干扰源,所以同时这样做也是为了防干扰。3、在交流继电器出放至RC的话,不是有句话说,通交隔直吗?在交流继电器线圈上并联一个C,不就是通直,从RC那条之路通过了吗?  这个问题你就不要困扰着,首先,电容并不是真正地通过交流电,另外对于电容你也要看是多大容量,不就是0.22-0.47uF,你可用公式计算一下,对于50HZ交流电它的容抗是很大的,不会成为通路的

2024-06-04 23:47:33 回答

固态继电器有三部分组成:输入电路,隔离(耦合)和输出电路。安输入电压的不同类别,输入电路可分为直流输入电路,交流输入电路和交直流输入电路三种。有些输入控制电路还具有与TTL/CMOS兼容,正负逻辑控制和反相等功能。固态继电器的输入与输出电路的隔离和耦合方式有光电耦合和变压器耦合两种。固态继电器的输出电路也可分为直流输出电路,交流输出电路和交直流输出电路等形式。交流输出时,通常使用两个可控硅或一个双向可控硅,直流输出时可使用双极性器件或功率场效应管。SSR按使用场合可以分成交流型和直流型两大类,它们分别在交流或直流电源上做负载的开关,不能混用。

2024-06-04 23:47:33 回答

固态继电器(SOLIDSTATE  RELAYS),简写成“SSR”,是一种全部由固态电子元件组成的新型无触点开关器件,它利用电子元件(如开关三极管、双向可控硅等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可达到无触点无火花地接通和断开电路的目的,因此又被称为“无触点开关”,它问世于70年代,由于它的无触点工作特性,使其在许多领域的电控及计算机控制方面得到日益广范的应用。
一、固态继电器的原理及结构  SSR按使用场合可以分成交流型和直流型两大类,它们分别在交流或直流电源上做负载的开关,不能混
下面以交流型的SSR为例来说明它的工作原理,图1是它的工作原理框图,图1中的部件①-④构成交流SSR的主体,从整体上看,SSR只有两个输入端(A和B)及两个输出端(C和D),是一种四端器件。工作时只要在A、B上加上一定的控制信号,就可以控制C、D两端之间的“通”和“断”,实现“开关”的功能,其中耦合电路的功能是为A、B端输入的控制信号提供一个输入/输出端之间的通道,但又在电气上断开SSR中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联系,  以防止输出端对输入端的影响,耦合电路用的元件是“光耦合器”,它动作灵敏、响应速度高、输入/输出端间的绝缘(耐压)等级高;由于输入端的负载是发光二极管,这使SSR的输入端很容易做到与输入信号电平相匹配,在使用可直接与计算机输出接口相接,即受“1”与“0”的逻辑电平控制。触发电路的功能是产生合乎要求的触发信号,驱动开关电路④工作,但由于开关电路在不加特殊控制电路时,将产生射频干扰并以高次谐波或尖峰等污染电网,为此特设“过零控制电路”。所谓“过零”是指,当加入控制信号,交流电压过零时,SSR即为通态;而当断开控制信号后,SSR要等待交流电的正半周与负半周的交界点(零电位)时,SSR才为断态。这种设计能防止高次谐波的干扰和对电网的污染。吸收电路是为防止从电源中传来的尖峰、浪涌(电压)对开关器件双向可控硅管的冲击和干扰(甚至误动作)而设计的,一般是用“R-C”串联吸收电路或非线性电阻(压敏电阻器)。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4707598686218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