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草莓牛奶L
64466 次浏览 2024-05-30 提问
36

最新回答 (5条回答)

2024-06-01 08:16:46 回答

您好,桂枝
性味辛温,有散寒解表的作用
常配合麻黄治疗无汗的风寒感冒,有助麻黄发汗解表的作用。配合白芍治疗有汗的风寒感冒,有调和营卫,解肌止汗的作用。桂枝还能温经、祛风寒、活血通络。可配合当归、赤白芍、川芎、红花、桃仁等,治疗月经后错或经闭不潮以及行经腹痛、腹部症块等证;配合片姜黄、防风治疗因风寒阻络、气血不畅所致的肩臂疼痛;配合赤芍、红花、伸筋草等治疗骨节拘挛难伸、肢体疼痛等;合羌活、独活、防风、威灵仙、当归、附片等,可治疗风、寒、湿所引起的关节疼痛、四肢疼痛,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病。  
桂枝还有助心阳和温化水饮的效能。常配茯苓、猪苓、白术、泽泻、苏子、桑皮、炙甘草,治疗水饮凌心的心悸、怔忡、浮肿等;配瓜蒌、薤白、红花、五灵脂,治疗心阳不振而致的胸痹心痛。近些年来,根据这些经验,常用于治疗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但要注意辨证论治,不可用于有热证的病例。桂枝有横通肢节的特点,能引诸药横行至肩、臂、手指,故又为上肢病的引经药

2024-06-01 08:16:46 回答

桂枝的功用包括:解表和营,通阳散寒,温化水气,补益里气,平降冲逆通瘀活血等六大方面.
  配伍应用方面:桂枝配芍药,调和营卫;配麻黄可增强发汗作用;配生姜有两个作用:一是协同辛散外邪,一是温散胃中寒饮;
  配干姜也有两种作用:一是温化上焦水饮,一是温散下寒;配甘草,在用量差距不大时,都是取甘草之甘以缓桂枝之性,在心阳虚而心悸怔忡,欲桂枝,甘草以复心阳时,桂枝用量须较大于甘草,但在心阳既虚而心血亦虚时,必须以甘草为主;配人参,一是补虚解表,一是补益气虚;配黄耆补虚;配附子,一是温阳解表,一是温经散寒,一是温补肾阳;配白术化湿;配茯苓治水气内停;配龙骨,牡蛎,养心阳,安心神;配地黄,用于阴阳两虚;配当归,主治血虚寒滞;配防己温行水气;配桃仁通瘀活血;配黄连,取其寒热相并,以治寒热错杂之症;配石膏,一是解表清里,一是清透里热;配大黄,一是解表攻下,一是温下太阴寒实,一是攻瘀泻热.温病化燥必须禁用桂枝.

2024-06-01 08:16:46 回答

桂枝能发汗,桂枝辛甘温熙。  桂枝禁忌:有热病高热,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禁服。  桂枝食疗作用: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  香辣行散,体轻升浮;具有散寒解表,温经通脉,通阳化气的功效  主治风寒表症,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蓄血,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  、
桂枝做法指导:
 1.  桂枝辛温,善祛风寒,能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不论有汗、无汗都可应用。
 2.  如风寒表症,身不出汗,配麻黄同用,有相须作用,可促使发汗。
 3.  如风寒表症,慎身有汗出,配芍药等,有协调营卫的作用。
 4.  桂枝能温通经脉,对寒湿性风湿痹痛,多配合附子、羌活[5]、防风等同用。
 5.  对气血寒滞所引起的经闭、痛经等症,常配合当归、芍药、桃仁等同用。
 6.  桂枝性温,善通阳气,能化阴寒,对阴寒遏阻阳气,津液不能输布,因而水湿停滞形成痰饮的病症,常与茯苓、等配伍应用。
 7.  如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用桂枝以通阳化气,助利水药以通利小便,常配合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
 8.  桂枝为风寒外感,寒凝血滞、阳不化气等证之要药。其发汗之力虽不及麻黄,然其味甘力缓又无伤阳之弊,故风寒感胃虚实皆可应用。
 ①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细切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伤寒论》桂枝汤)  
②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200克(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姜150克(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100克(炙)。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伤寒论》桂枝附子汤)  
③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200克,芍药150克,甘草100克,麻黄100克,生姜250克,白术250克,知母200克,防风200克,附子一枚(炮)。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  
④治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各150克,枳实五故。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桂枝生姜枳实汤)  
⑤治伤寒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250克,桂枝200克(去皮),甘草100克(炙),大枣十五枚(擘)。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⑥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150克,芍药150克,桂枝150克,生姜300克,大枣十二枚。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黄芪桂枝五物汤)

2024-06-01 08:16:46 回答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阳化气。
作用:1、有解热作用、能使皮肤血管扩张、调整血液循环、使血液流向表体有利于散热排汗、2、健胃作用;3、对流感病毒、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有显著抑制作用、4、对家兔心脏有抑制作用、并使血压下降。

2024-06-01 08:16:46 回答

扩张血管、促进发汗
有效成分:桂皮油。作用:扩张血管,调节血液循环,使血液流向体表,加强麻黄发汗作用。
解热、镇痛
有效成分:桂皮醛、桂皮酸钠。机理:皮肤血管扩张、散热增加、促进发汗;提高痛阈值。
镇静、抗惊厥
有效成分:桂皮醛。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9193301200866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