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设计要点主要有哪些?



				
				
锦瑟无端2325
34826 次浏览 2024-05-30 提问
64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1 17:19:32 回答

1.应合理设计加强层的数量、刚度和位置。当布置1个加强层时,可设置在0.6倍房屋高度附近;当布置2个加强层时,可分别设置在顶层和0.5房屋高度附近;当布置多个加强层时,宜沿竖向从顶层向下均匀布置。
2.加强层水平伸臂构件宜贯通核心筒,其平面布置宜位于核心筒的转角、T字节点处;水平伸臂构件与周边框架的连接宜采用铰接或半刚接。结构内力和位移计算中,设置水平伸臂桁架的楼层宜考虑楼板平面内的变形,中震验算时宜考虑楼板的开裂对其刚度的影响。
3.加强层及其相邻层的框架柱、核心筒应加强配筋构造。
4.加强层及其相邻层楼盖的刚度和配筋应加强。
5.宜考虑核心筒与外框架施工过程在重力荷载作用下变形差的影响。可采用后施工伸臂桁架腹杆、伸臂结构先与柱铰接,待主体结构完成后再与柱刚接等方法来减少其影响。伸臂桁架会造成核心筒墙体承受很大的剪力,上下弦杆的拉力也需要可靠地传递到核心筒上,所以要求伸臂构件需贯通核心筒。高层建筑由于设置了加强层,结构刚度突变,伴随着结构内力的突变以及整体结构传力途径的改变,从而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其破坏和侧移容易集中在加强层附近,形成软弱层,因为规定了加强层及相邻层的竖向构件需要加强。加强层的上下层楼面结构承担着协调内筒与外框架的作用,存在很大的面内应力,因此对设置水平伸臂构件的楼层在计算时宜考虑楼板平面内的变形,对加强层及相邻层的结构构件的配筋给予加强,并注意加强层各构件的连接锚固。

2024-06-01 17:19:32 回答

高层建筑设计是指工程结构设计人员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工程经验,设计要点是:结构简单、规则、均匀;刚柔适度、延性良好;加强连接,整体稳定性强;轻质高强、多道设防。一般的高层建筑风格都是比较规则的,很少太多变化的。一般城市中很多这样的结构式高层建筑,尽管是通过一些外部装修,给人明快的感受,但却失去了一些设计师、建筑师的创造性和风格化。高层建筑的塔楼是主体部分,它的样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024-06-01 17:19:32 回答

高层建筑  -  设计要点
当高层建筑的层数和高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它的功能适用性、技术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都将发生质的变化。与多层建筑相比,在设计上、技术上都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加以考虑和解决。
建筑方面   
主要有:①总平面布局要加大防火间距,处理严重的日照干扰,为大量集中的人口疏散和停放车辆安排通道和场地。②在符合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将多层重复的建筑平面布局标准化、统一化,以满足主体结构、设备管线、电气配线分区、防火疏散等竖向设计技术的要求。③合理布置竖向交通中心,确定楼梯、电梯的数量和布置方式,保证使用效率和防火安全。④内外建筑装修、构造、用料和做法必须适应因风力、地震、温度变化等所引起的变形和安全问题。⑤在建筑艺术方面要考虑高大体型在城市和群体中的形象和全方位造型效果。    
结构方面   
主要有:①考虑高层建筑遇到巨大风力和地震力时所产生的水平侧向力。②严格控制高层建筑体型的高宽比例,以保证其稳定性。③使建筑平面、体型、立面的质量和刚度尽量保持对称和匀称,使整体结构不出现薄弱环节。④妥善处理因风力、地震、温度变化和基础沉降带来的变形节点构造。⑤考虑在重量大、基础深的地质条件下如何保证安全可靠的设计技术和施工条件问题。   
设备和电气方面   
主要有:①设计供暖和给水排水系统时,必须考虑因建筑高度增大的压力,保证管道、炉片具有耐压能力。②特殊处理消防和排烟问题。③在供暖、通风中考虑因高处风力增大而增加的空气渗透和中合面以上、以下的热压变化对于散热量计算的重要影响。④考虑由于增加了电梯、水箱供水和消防动力用电,对电气设计的区域配电和干线、支线布置提出的要求。    
高层建筑  -  综合问题   
主要有:①关于城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问题,应遵照城市规划部门指定的地段和控制高度建造,而不能完全根据建筑本身的需要。②高层建筑由于应力增加,设备和装修水平必须提高,施工难度增大,因而造价必然大大高于多层建筑。因此,需要各专业设计人员密切合作使平面布局合理,提高使用系数,做到构造简洁,自重轻,便于安装,综合降低造价。③高层建筑最突出的是防火安全设计,各专业设计人员应严格遵守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高层建筑  -  展望规划   
高层建筑能够节约城市土地,缩短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的开发周期,从而减少市政投资,加快城市建设,这些优点已经逐渐得到公认。各国的大城市建设部门,都在不断地对已经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研究,采取改进措施。这些措施是:①提前在城市发展规划中预作统筹安排,协调单个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群布点同周围环境、已有建筑、名胜古迹、城市风貌、市政公用设施等之间的矛盾。②克服高层建筑使大量人口远离绿化地带、生活环境不如低层和多层建筑等缺点,设法增加每层绿化阳台、敞开式的公共休息层、屋顶花园等。③大力开发高层建筑结构、构造、防火安全、竖向交通所必需的高级材料、设备和设计施工技术等基本条件,严格控制质量,力争降低工程造价和管理费用。④在建筑设计方面,对高层建筑带来的日照阴影和电磁波干扰的影响,对体量高大突出的建筑造型风貌和城市空间天际线的艺术效果,以及高层建筑群大量集中的人口对城市供应和交通的影响等多种问题,采取新的科学分析和研究步骤,以求得最佳设计方案。  
希望可以帮到你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112771034240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