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虹吸管的作用是什么?



				
				
CC陈四斤
70444 次浏览 2024-06-01 提问
121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3 15:50:36 回答

什么是虹吸
虹吸现象是液态分子间引力与位能差所造成的,即利用水柱压力差,使水上升后再流到低处。由於管口水面承受不同的大气压力,水会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直到两边的大气压力相等,容器内的水面变成相同的高度,水就会停止流动。利用虹吸现象很快就可将容器内的水抽出。
虹吸管是人类的一种古老发明,早再公元前1世纪,就有人造出了一种奇特的虹吸管。
事实上,虹吸作用并不完全是由大气压力所产生的,在真空里也能产生虹吸现象。使液体向上升的力是液体间分子的内聚力。在发生虹吸现象时,由於管内往外流的液体比流入管子内的液体多,两边的重力不平衡,所以液体就会继续沿一个方向流动。在液体流入管子里,越往上压力就越低。如果液体上升的管子很高,压力会降低到使管内产生气泡(由空气或其他成分的气体构成),虹吸管的作用高度就是由气泡的生成而决定的。因为气泡会使液体断开,气泡两端的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减至0,从而破坏了虹吸作用,因此管子一定要装满水。在正常的大气压下,虹吸管的作用比在真空时好,因为两边管口上所受到的大气压提高了整个虹吸管内部的压力。
虹吸被破坏,吸水高度瞬间上升,使供水量立即下降,造成冷却水量减少,  冷却水出口温度上升,从而使凝汽器里的传热效果变差,凝汽器真空度下降
虹吸流动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不是真空过大或水温过高使最高点的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水因此而汽化)造成的,这种情况在理论分析时是虹吸破坏的主要原因,但在实际当中,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的,以我厂为例:循环水出口最高点的真空值运行时,最大不会超过0.04MPa(出口阀全开,循环水量最大时),按这种情况推测下来只有当循环水出口温度达70度以上,循环水才可能汽化,虹吸才会破坏,但在正常运行时循环水出口温度是不可能达到这么高的,所以说在实际运行时虹吸真空值保持高些,也不会因虹吸破坏而断流的。
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当虹吸真空保持最小(例如出口阀开度较小,循环水量小)时,往往虹吸容易破坏,其原因是:此时循环水的流速较低,而循环水的吸热量较大,致使凝结器内有些铜管(特别是流阻大的管子)中的水过早汽化,产生汽泡,这些汽泡又由于水流速低不能及时被带走,在出口管的最高点处越积越多后使虹吸破坏。
所以说在实际运行中尽量保持较大的流量(较高流速),较小的循环水温升,可防止虹吸断流的发生。

2024-06-03 15:50:36 回答

虹吸现象是液态分子间引力与位能差所造成的,即利用水柱压力差,使水上升后再流到低处.由于管口水面承受不同的大气压力,水会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直到两边的大气压力相等,容器内的水面变成相同的高度,水就会停止流动.利用红吸现象很快就可将容器内的水抽出.虹吸管是人类的一种古老发明,早再公元前1世纪,就有人造出了一种奇特的虹吸管.事实上,虹吸作用并不完全是由大气压力所产生的,在真空里也能产生虹吸现象.使液体向上升的力是液体间分子的内聚力.在发生虹吸现象时,由于管内往外流的液体比流入管子内的液体多,两边的重力不平衡,所以液体就会继续沿一个方向流动.在液体流入管子里,越往上压力就越低.如果液体上升的管子很高,压力会降低到使管内产生气泡(由空气或其他成分的气体构成),虹吸管的作用高度就是由气泡的生成而决定的.因为气泡会使液体断开,气泡两端的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减至0,从而破坏了虹吸作用,因此管子一定要装满水.在正常的大气压下,虹吸管的作用比在真空时好,因为两边管口上所受到的大气压提高了整个虹吸管内部的压力.,吸虹是大自然的赐予,是人类利用大气压与真空之间存在的压差及落差势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永不衰竭的能量支持,从而达到自动抽吸引水的水流现象.采用虹吸管输送流体无需任何外加动力,是新型的节能环保技术,应用领域广泛,诸如长距离引水、自来水配水、水力发电、防汛抗旱、溢洪灌溉、水库清淤、地下水回灌、海底矿石采吸等.

2024-06-03 15:50:36 回答

防虹吸管的作用其特征是;将虹吸软管从中间剪断后分为两截,球型气囊的一端与其中的一截虹吸软管的一端连接,球型气囊的另一端与另一截虹吸软管的一端连接,使球型气囊处于整段虹吸管的中间位置。需虹吸时把虹吸管的一端伸进液体内,液体外的另一端软管折成死弯,形成密闭,再一捏气囊,软管内空气就从液体端跑出来,放开气囊后,空气压力自然就将液体压进软管,形成虹吸现象,这样不仅比用嘴吹吸方便,而且也避免了用嘴接触软管的可能,最大的保护我们自己。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76290988922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