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了解楼梯钢筋施工方法是什么?



				
				
写下文字
3289 次浏览 2024-06-12 提问
99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14 03:18:36 回答

1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污、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但对钢筋表面的水锈和色锈可不做专门处理。在钢筋清污除锈过程中或除锈后,当发现钢筋表面有严重锈蚀、麻坑、斑点等现象时,应经鉴定后视损伤情况确定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
2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中心线同直线的偏差不应超过其全长的1%。成盘的钢筋或弯曲的钢筋应调直后才允许使用。所调直的钢筋不得出现死弯,否则应剔除不用。钢筋调直后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现象,应作为废品处理,并应鉴定该批钢筋质量。钢筋在调直机上调直后,其表面不得有明显的伤痕。
3  钢筋的调直宜采用机械调直和冷拉方法调直。对于少量粗钢筋;当不具备机械调直和冷拉调直条件时,可采用人工调直。如采用冷拉方法调直,则其调直冷拉伸长率不宜大于1%。对于1级钢筋,为了能在冷拉调直的同时除去锈皮,可适当加大冷拉率,但冷拉率不得大于2%。
注:钢筋伸长值的测量起点,以卷扬机或千斤顶拉紧钢筋(约为冷拉控制应力的2%)为准。
4  钢筋的除锈方法宜采用除锈机、风砂枪等机械除锈,当钢筋数量较少时,可采用人工除锈。除锈后的钢筋不宜长期存放,应尽快使用。

2024-06-14 03:18:36 回答

钢筋工程
5.1  材料要求
5.1.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明书、检验报告单,并按规定分批抽取试样作机械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1.2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识;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折痕和锈蚀现象。
5.2钢筋加工
5.2.1钢筋加工制作在现场进行,配置钢筋弯曲机、钢筋切断机和卷扬机用于钢筋加工。
5.2.2技术人员负责编制钢筋配料单,操作人员严格按钢筋配料单进行钢筋加工,确保尺寸正确。  
5.2.3对特殊复杂部位钢筋,加工前应放大样,经复核无误后再进行加工制作,做到尺寸依图纸,操作按规范。
5.2.4严格按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执行,成型后的钢筋要挂牌分类堆放,存于钢筋棚内,并做好防锈。  
5.2.5焊工须有上岗操作证,钢筋焊接施工前,应先进行钢筋试验焊接,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焊接。钢筋焊接接头按规范要求做抽样试验。
5.2.6箍筋弯钩应满足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5.2.7一级盘圆钢筋加工前先进行调直,冷拉率控制在4%以内。  
5.3钢筋安装
5.3.1基础钢筋安装
5.3.1.1基础钢筋四周两根钢筋交叉点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每隔一根呈梅花绑牢,双向受力主筋的钢筋网,应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绑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5.3.1.2现浇柱、墙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下端,用90°弯钩与基础钢筋进行绑扎,插筋位置应用钢筋架成井字形固定牢固,以免造成柱子钢筋位移。
5.3.1.3基础配有双层钢筋网时,应在上层钢筋网下面设置钢筋撑脚(螺纹φ14@1000,双向),以保证上下层钢筋间距和位置的正确。
5.3.1.4承台、承台连梁及防水底板钢筋均采用闪光对焊连接,接头百分率控制在50%内。
5.3.2剪力墙、柱(剪力墙边缘构件)钢筋的安装  
5.3.2.1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均在绑扎前进行校正。
5.3.2.2剪力墙及柱(剪力墙边缘构件)钢筋接头位置按设计规定错开,剪力墙钢筋连接采用绑扎搭接,柱(剪力墙边缘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根据规范及图集要求二者钢筋接头百分率均按不大于50%控制。
5.3.2.3箍筋加密区按规定布置,梁、柱节点内的加密箍筋事先按顺序布好。箍筋弯钩重叠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之间成八字形。柱(剪力墙边缘构件)箍筋端头完成135°,平直长度不小于10d。5.3.2.4柱钢筋控制保护层采用塑料定位卡卡在柱主筋外皮上,间距为1000mm,以确保主筋保护层的厚度。
5.3.3梁钢筋的安装
5.3.3.1流程:主筋穿好箍筋,按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主筋→穿次梁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梁架立筋、次梁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住→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5.3.3.2主梁与次梁上部纵向钢筋相遇处,主、次梁钢筋次梁钢筋置于主梁钢筋之上。
5.3.3.3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垫以直径为25mm的短钢筋,短筋的设置间距≤1000mm。
5.3.3.4悬臂梁端部边梁的上部钢筋,布在悬臂梁筋的上部。
5.3.3.5梁箍筋的接头(弯钩重迭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力钢筋上。  
5.3.3.6四角主筋用骑马式绑扣,使主筋与梁箍圆弧部分相吻合。
5.3.3.7距墙或柱边50mm为第一道箍筋位置。
5.3.3.8梁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连接,接头百分率控制在不超过50%的范围内。
5.3.3.9钢筋接头位置:上皮筋接头留在跨中1/3范围内,下皮钢筋接头留在支座内,且满足锚固长度要求。
5.3.4板钢筋的安装
5.3.4.1绑扎前应修整模板,将模板上垃圾杂物清扫干净,根据设计间距用粉笔在模板上分好主筋、分布筋的安装位置。
5.3.4.2按划好的间距先排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洞等同时配合安装并固定。
5.3.4.3板下部钢筋不留接头,钢筋端部按设计要求锚固长度直接埋入支座。
5.3.4.4双向板的底部钢筋,短跨钢筋在下排,长跨钢筋在上排。
5.3.4.5板上洞口尺寸≤300mm,一般将钢筋从洞边绕过,当>300mm时按设计要求设加强筋。  
5.3.4.6双层网筋之间为保证上层筋的有效高度,采用设置几字形支撑筋,一般纵横向间距为φ10@600mm,撑脚长度不小于200mm。
5.3.4.7板筋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钢筋位置正确,双向受力主筋的钢筋网,应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绑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5.3.4.8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钢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5.3.4.9梁板钢筋绑扎时应防止水电管线将钢筋抬起或压下。
5.3.5楼梯钢筋绑扎
5.3.5.1在楼梯支好的模板上,弹上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按设计图纸中主筋和分布筋的排列,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有楼梯梁,先绑扎梁,后绑扎板钢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2024-06-14 03:18:36 回答

你好,楼梯钢筋施工方法是:
一、先在土建基层上放线,确定立柱固定点的位置,然后在楼梯地面上用冲击钻钻孔,再安装膨胀螺栓,螺栓保持足够的长度,在螺栓定位以后,将螺栓拧紧同时将螺母与螺杆间焊死,防止螺母与钢板松动。扶手与墙体面的连接也同样采取上述方法。
二、放线。由于上述后加埋件施工,有可能产生误差,因此,在立柱安装之前,应重新放线,以确定埋板位置与焊接立杆的准确性,如有偏差,及时修正。应保证不锈钢立柱全部座落在钢板上,并且四周能够焊接。
三、安装立柱焊接立柱时,需双人配合,一个扶住钢管使其保持垂直,在焊接时不能晃动,另一人施焊,要四周施焊,并应符合焊接规范。
四、扶手与立柱连接。立柱在安装前,通过拉长线放线,根据楼梯的倾斜角度及所用扶手的圆度,在其上端加工出凹槽。然后把扶手直接放入立柱凹槽中,从一端向另一端顺次点焊安装,相邻扶手安装对接准确,接缝严密。相邻钢筋对接好后,将接缝用不锈钢焊条进行焊接。焊接前,必须将沿焊缝每边30―50的尺寸,希望可以帮到你.希望可以帮到你.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7502293586731 秒